
周日·悅聽
用聲音觸碰心靈
時光的腳步飛快,轉眼間,又一年了。
我去花場,捧了幾盆花回來,每年送舊迎新之際,我喜歡給家裡的陽台添枝加葉,那一朵朵巧笑倩兮的姹紫嫣紅,總能在某個瞬間,驚喜我的眼睛和心靈。汪曾祺老先生在《人間草木》裡說:“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這個可愛的老人,喜歡花草,一草一木在他的筆下,皆有動人的光芒。
一年的時光,看似匆匆,然而回首來時的路,我發現,這一年,自己的身後,也留下了紮紮實實的足迹。
這一年,國内的新冠病毒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三針新冠疫苗的接種,更增添了人們抵抗病魔毒害的信心。盡管每到公共場所,依然要戴口罩,刷行程,但心不再惶恐,也相信偉大的祖國,還有那些“最可愛的人”,會為我們的生命保駕護航,生于華夏,何其有幸!何其驕傲!
這一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為了給黨的百年華誕獻禮,市裡的宣傳部、報社、文聯、作協,還有一些文學團體,開展了一系列以“紅色”為主題的文學活動,我也參加了幾次這樣的采風活動。和一群志趣相投的文友走在一起,談文學、談創作、談在這片熱土上發生的動人故事,真是又長見識又開心。
這一年,我依然“舞文弄墨”,但寫作的速度慢了下來,不再為了寫而寫,而是更專注于用我手寫我心,寫出自己對生活的思考、感受、感悟和熱愛。古人說:“文者,貫道之器也!”若筆下的文字,能夠溫暖一個人,感動一個人,影響一個人,那麼它的存在,便有了意義,便真正做到了“文以載道,以文化人”。
這一年,每天不少于一個小時的閱讀,我堅持下來了,即使外出學習、交流,睡前,我都會把這點功課做好。是以,零碎地看了一些書,比如蕭紅的《呼蘭河傳》、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一爐香》、嚴歌苓的《一個女人的史詩》、餘光中的《長長的路我們慢慢走》等等。三毛說:“書讀多了,容顔自然改變,它潤物無聲地滋養着我們,并在未來的某一天,讓你驚訝于自己的蛻變和成長。”我不知這樣的閱讀,是否讓自己蛻變和成長,但各式各樣的書籍,的确使我的内心,更趨于豐滿。一些陰晦的日子,我會通過閱讀,在心裡播種陽光。
這一年,我一如既往地喜歡花花草草、日月星辰和山川河流。梭羅說:“大自然中,有我們永遠學不完的東西。”深以為然!每天上班,我喜歡走車少人稀的環湖路,因為沿途,可以看到四季花開。盡管這條路比另一條前往機關的路要遠了約1公裡的路程,但我樂此不疲。因為這一路的風景,是真正的人間值得。有時,被陽光誘惑,我會停車,站在湖邊看周圍景色。湖水閃着鱗鱗的光,鳥兒貼着湖面自由飛翔,天這樣藍,雲這樣白,樹這樣綠,日子可以這樣的安甯,我心裡有透明的快樂。
因為疫情,這一年的出行多少有點受限,但父親生日的時候,我請假去了一趟廣州,陪父親過了一個快快樂樂的生日。我的母親,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我的父親、姐姐、弟弟和妹妹,目前都生活在廣州,我的到來,用姐姐的話來說,是一家人團圓了,父親是以倍感欣慰。五妹還特意請假陪我騎着共享單車,在廣州的大街小巷穿梭。充滿西關風情的永慶坊、見證了老廣州歲月的上下九、夜晚燈火璀璨的北京路……這座省會城市,在歲月的波光濤影裡,越發美麗動人了。“母親節”,我到江門和婆婆過節,給老人家買好吃的,好穿的,人群中,她的笑臉比任何一朵花都要燦爛,我也樂得眉開眼笑。在能愛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愛呀,幸好,我可以!
這一年,我參與了一些慈善活動,向一些有需要的人捐款、捐物、捐書籍。女友心寶貝說,我們都是普通人,做不出轟轟烈烈的事情來,但我們可以用愛,做一些微小的事情,關心弱小,傳遞溫暖。我在她這句話面前沉思良久。如果愛,就讓我們這樣愛吧,不忽略那些微小,讓卑微的生命,也能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一年的時光,在來來往往中,畫上了句号。新的一年,還是希望自己身上有光、有愛、有暖。新的一年,期待春暖花開,歲月靜好。
作者 | 梁媛
主播、編輯 | 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