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嘉靖時期禦敵不力的明軍,為何到了萬曆年間,能夠戰勝倭寇的大軍

在嘉靖年間,抗擊倭寇的鬥争中,明軍吃了很大的虧,但是在戰鬥中也增加了明軍的實力,在和日寇作戰過程中,明軍也在不斷學習和進步。

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就要屬戚繼光了,戚繼光的橫空出世,不但在器械上學習倭寇,在其創造的“鴛鴦陣”上也是學習了倭寇,采用小股力量分工合作的隊伍模式。(說鴛鴦陣學習自倭寇,是我個人認為,并沒有得到相關史料支撐)

在戚繼光的率領下,中國南方的軍隊已經能夠完全戰勝倭寇,後來戚繼光的戚家軍被調往北方戍邊,作戰實力完全超過北方的正規軍精銳,在對待遊牧民族的戰争中,屢戰屢勝。

戚繼光死于萬曆十五年左右,在戚繼光的訓練下,明軍有了一個較為顯著的提升,到日本豐臣秀吉侵入北韓的萬曆二十年前後,戚繼光去世僅僅五年。

以上就當我多給戚繼光點面子,以下具體來談一談萬曆年間的北韓戰争。

戚繼光去世的那年,正好是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時,在準備了五年之後,豐臣秀吉調動大軍渡海入侵北韓。

在北韓對日作戰的第一階段,日本打敗北韓軍,北韓是以向明軍求援,遼東本來就是明軍的重要軍區,在北韓求援後,明廷讓遼東明軍開始向北韓進兵。

在遼東明軍入朝之後與日軍的第一次作戰中,就因為久疏戰陣而失利,被打了回來。

在意識到日軍入朝作戰的真實意圖後,明廷由遼東主導,變更為中央主導,并且開始調集大軍準備跟日軍做大規模戰役,當時明廷甚至規劃調集七十萬人對日軍進行一次超級打擊,然而因為後勤不足,最終采取了梯次進兵。

1592年底,李如松率領4.3萬人在平壤擊敗日本擁有1.8萬人第一軍團,重創一萬多日軍,取得平壤大捷。

平壤大捷後,為了擴大戰果,明軍展開追擊,在碧蹄館處與日軍展開混戰,關于此戰勝負一直有争議,整體上來說,互有傷亡,在後續的陸戰中,北韓也擊敗日軍,尤其李如松燒毀日軍糧倉後,使得日軍缺糧,最終給予日軍極大的打擊。

嘉靖時期禦敵不力的明軍,為何到了萬曆年間,能夠戰勝倭寇的大軍

當然,陸戰的勝利并不是根本,最終還是要看海軍作戰,在唐浦海戰、固城海戰和栗浦海戰後,日本水師受到極大打擊,而經過閑山島海戰後,日本水師受到重創,完全喪失了制海權。

1593年6月,日本因為海戰失利,供給不足,軍隊爆發瘟疫等原因與明軍議和。

1596年豐臣秀吉在準備充分後,再次調動14萬陸軍,2.2萬水軍再度入侵北韓,明軍派遣八萬人入朝,中日再次爆發大戰。

明軍與北韓軍民一同合作,最終徹底打敗日軍,尤其是在鳴梁海戰中,擊敗日本,重新掌握制海權,鎖定日軍敗局。

1598年豐臣秀吉去世,日本士氣受挫,開始準備撤退。

嘉靖時期禦敵不力的明軍,為何到了萬曆年間,能夠戰勝倭寇的大軍

關于這場戰争,《明史?日本傳》記載:“秀吉死,諸倭揚帆盡歸,北韓患亦平。然自關白侵東國,前後七載,喪師數十萬,糜饷數百萬,中國與北韓迄無勝算。至關白死,兵禍始休,諸倭亦皆退守島巢,東南稍有安枕之日矣”。

雖然有些誇張,但是總體來說,明朝能夠取得該次戰争的勝利,也實屬不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