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唯一一位出身奴隸的皇帝,很少有人知道他

劉邦和朱元璋,是衆所周知的布衣天子,他們沒有依靠背景和家族實力,一步一步白手起家。其實,在衆多開國之君中,若問出處,還有一位出生比布衣百姓還要低的皇帝——後趙高祖石勒。雖然後趙比不上漢、明兩朝波瀾壯闊的悠久曆史和文明,但石勒由一位奴隸,成為将領、再被封王,最後稱帝、稱霸北方的人生旅途,多少有值得可圈可點的地方,也稱的上一時英傑,值得後世去品味。

古代唯一一位出身奴隸的皇帝,很少有人知道他

石勒,竭族人,本名?,字世龍(古代少數民族,如果和漢人一樣取名字或者有“表字”,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這人甚至這個民族的漢化程度比較高了。再比如契丹的遼朝,很多君主除了有契丹名,還另有漢名和表字,遼朝統治者也有言“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于中華”)。

石勒十四歲時,由于生活勞累,多日終于飽餐一頓,心情舒暢,便興奮地吼叫。當時尚書仆射王衍路過,正巧看見石勒怪異的舉動,便對左右說:“向者胡雛,吾觀其聲視有奇志,恐将為天下之患。”于是,想命人抓住石勒。可由于來往人數衆多,石勒很快消失在人群中,此事就不了了之。永嘉五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晉軍被石勒率軍攻破,王衍被傳至石勒前問話。起初,石勒還是挺欣賞王衍的高尚學問,可由于王衍過于明哲保身,推卸晉朝戰敗的原因,并勸說石勒稱帝。此舉惹怒了石勒,終為石勒所害。

古代唯一一位出身奴隸的皇帝,很少有人知道他

石勒二十多歲時,被并州刺史司馬騰抓住,押往冀州當奴隸賣掉,以充軍饷。石勒被荏平人師歡買下當做奴隸,由于石勒會相馬,幸運地和馬頭汲桑有些交情,能夠以奴隸的身份和馬頭常在一起飲酒。後來,石勒被師歡轉租給别的田主,趁看守士兵嘴饞獵鹿之時,掙脫繩索而逃。這次僥幸逃脫使石勒意識到,當一名奴隸任人宰割,像牲口一樣活着,橫豎都是死,不如主動聚集反抗。于是,石勒聚集了幾個一些幹活的難友,幹起了打家劫舍、四處掠才的勾當。原本這種罪大惡極的行為,本應被擒而誅之,但由于西晉末年八王之亂,朝野動蕩,百信疾苦,官府要面對的是連年的征戰和他國的入侵,沒精力去管這些地方之事。石勒也是懂得巴結豪強之人,把大批搶來的物資送給馬頭汲桑。汲桑自然很高興,石勒不僅不對自己的馬場下手,反而還送來更多的好馬。于是,汲桑便為這位胡人取了“石勒”這個名字。随着時間的推移,兩人的勢力也越做越大,汲桑自封大将軍,石勒也官拜掃虜将軍、忠明亭候,打着成都王司馬穎的旗号,到處攻城略地,并且打敗了把石勒當奴隸販賣的并州刺史司馬騰。司馬穎心有不安,便派兖州刺史苟晞攻打石勒。苟晞軍法嚴明,用兵謹慎,數月便擊敗了汲桑和石勒的軍隊。敗退之際,二人走散,汲桑被晉軍抓住問斬,而石勒在上黨說服了數千胡人,同他一起投奔了漢王劉淵。劉淵是匈奴人,由于漢初高祖劉邦派漢室公主與冒頓單于聯姻,冒頓這一支後代皆以“劉”為姓。趁八王之亂之際,劉淵逃回匈奴,被衆族人推舉為大單于,假借“恢複漢室”的旗号,于公元304年自稱漢王,國号為漢。見有人來投,漢國正用人之際,劉淵自然欣喜,加封石勒為督山東征讨諸軍事。至此,石勒算是正式開始了建功立業的生涯,事業也開始了上升期。

劉淵和其子劉聰為帝時,石勒作戰勇猛,累獲升遷。永嘉五年,昭武皇帝劉聰,命石勒、劉淵的從子劉曜等将領攻滅晉軍主力,攻破晉朝都城洛陽,俘獲晉懷帝。而石勒并不居功,将功勞讓給了劉曜等将領,劉聰授予的官職也堅決不受。雖然在初起事時,石勒打家劫舍的惡行可憎,但替匈奴漢國攻城略地時,但《晉書》卻有記載,石勒也不會濫殺無辜,“老弱安堵如故,軍無私掠,百姓懷之”,這多少說明他有“仁”的一面。并且會集中多地的讀書人,組成“君子營”,為石勒出謀劃策。石勒的謀主張賓,便出于當時,其人謀略過人,胸懷大志,深受石勒器重,算是十六國時期的一流謀士。公元312年,石勒聽從張賓“得地者昌,失地者王”的計策,占據了襄國。由于劉聰及其子劉粲二帝,均縱情酒色,不理朝政,匈奴漢國的朝野一時動蕩,劉粲甚至為權臣靳準所殺。劉曜平定内亂,于公元319年稱帝,并改國号為“趙”(是以,劉淵建立的漢朝也稱“漢趙”、“前趙”)。同年十一月,石勒斷絕與漢趙的君臣關系,于襄國即趙王位,國号也為“趙”(史稱“後趙”)。兩趙交戰中,劉曜禦駕親征,不幸戰敗,為後趙軍所擒,前趙覆滅,後趙是以占多諸多領域和資源。

古代唯一一位出身奴隸的皇帝,很少有人知道他

石勒為君主時,實施了些許明政,注重教育,任用賢才,或許因為年幼的遭遇,使他更懂得了與漢人共處的重要性,為了減輕沖突,明令趙國“重其禁法,不得侮易衣冠華族”,胡漢分治的理念,上承前趙,下啟魏燕。也有人認為石勒暴虐殺戮,對後代缺乏教育,後人對其評價各有褒貶。

終究是時勢所驅,能從奴隸一步步走上皇位,并将後趙發展成當時北方最強的政權,石勒自然還是有其過人之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