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厭學情緒戰鬥日記(69)——從“恐聲症”看家長自我覺察與改變

作者:厭學和本博士

本文原創作者為陽光阿莘。

希望他的分享,能夠給經受厭學症困擾的家庭以力量和希望。

與厭學情緒戰鬥日記(69)——從“恐聲症”看家長自我覺察與改變

陽光阿莘:

與厭學情緒戰鬥日記(69)——從“恐聲症”看家長自我覺察與改變

2021年12月28日(星期二),今天早上,與孩子媽媽一起吃早飯,面包、牛奶麥片粥。吃飯的過程中,我的喝粥的聲音引起了隊友的強烈不滿,她告訴我聽到這個聲音很難受,希望我能不出聲。我認為我的聲音隻是正常的,她喝粥也有這樣的聲音。過去的三年裡,我們經常因為這個發生争吵和沖突,我認為不能舒服的吃飯很難受,她認為這是很難聽的聲音,為什麼不改變呢,是不是以後要分餐?如果在過去,沖突會迅速爆發,可能會持續1天。現在,我們都能思考自己的情緒。

飯後,我們對這件事進行了交流。隊友說,我就是這樣不喜歡這個聲音。我認為,我的聲音不足以引起别人的不舒适,因為幾十年的時間,除了近幾年隊友有這種看法,我并沒有收到其他人的類似回報。我比較擔心這是冰山效應,也就是表面的現象下隐藏着我們不知道的問題。不過我願意調整自己,避免發出這個隻有喝粥的時候聲音。隊友說,真的有恐聲症嗎?随手上網查了一下,沒想到真的有這個說法!

下面是關于“恐聲症”的文章摘錄:

咀嚼聲是恐聲症人群最為敏感的聲音之一。

許多深受恐聲症之擾的人在擷取相關資訊管道之前,會因為“為什麼隻有我這麼奇葩”而倍感孤獨。然而,201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2],在483名大學生被試中,存在恐聲症症狀的竟然高達20%。

一些醫生與科學家人為,這種對聲音的過激反應不過其他一些精神疾病的副産物,換句話說,恐聲症或許隻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獨立的“疾病”。相比之下,那些已發現與恐聲症有關的“正牌”疾病便搶眼了許多,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強迫症、抽動性穢語症、泛焦慮症和分裂型人格障礙。不難想見,如果一位患者說自己一聽到别人啃蘋果就有上前拼命的沖動,醫生多半會先從那些已有明确診斷标準的精神障礙入手,而不是隻有少量臨床報道的“恐聲症”。

結果表明,志願者們的恐聲症表現具有許多共通的特征,而且,依照現今流通的臨床診斷标準,沒有任何一種精神障礙能夠完整地将他們的症狀囊括在内。是以,他們提議為恐聲症“正名”,将之立為一個獨立的精神疾病,并且初步列出了診斷标準:

1.患者會被一些人為制造的聲音激起負面的生理和行為反應;

2.聽到這些聲音時,患者先是感到煩躁和厭惡,随後便很快更新為憤怒,有時還會出現失控的攻擊性行為;

3.患者能意識到自己的反應是不理智的;

4.患者傾向于主動回避會出現這些聲音 的場合;

5.患者會因自己的反應而感到焦慮和自責,甚至影響正常生活;

6.患者的反應無法用其他精神障礙進行解釋。

恐聲症幾乎沒有被研究過,也尚未被正式承認為精神或神經疾病。但是,一些心理學家已經看到了它給患者造成的嚴重痛苦,他們确信應該認真對待它。恐聲症的潛在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科學家懷疑它是由一些人的大腦處理特定聲音并對其作出反應的方式引起的。

在5月17日發表在《科學報告》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Denys和他的同僚監測了21名患有恐聲症和23位健康參與者的大腦,他們觀看了以下動作的視訊剪輯:觸發聲音,如嘴唇咂嘴;中立事件,如冥想;或電影中的粗俗場景。

隻有不發聲的片段在兩組之間引起了不同的反應。在觀看嘴唇咂嘴或沉重呼吸的視訊時,患有恐聲症的人會感到強烈的憤怒和厭惡,并且他們的心率會飙升。他們的大腦掃描顯示了突出網絡的過度活躍,這是一組大腦區域,将我們的注意力引向周圍環境中的明顯事物。

這項研究的結果與去年另一個研究小組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志上的研究結果相吻合。該研究發現,在患有恐聲症的人群中,觸發聲音會使突出網絡進入過載狀态并激活負責調節恐懼和情緒的大腦區域,并形成長期記憶。研究人員利用不同的腦成像技術發現,這些大腦區域之間的聯系是不同的,恐聲症人群相較于健康人群,在結構上更強大。

這些研究結果使科學家懷疑恐聲症是由于大腦的不同布線引起的,導緻大腦感覺到特定的聲音非常突出,并以強烈的焦慮和痛苦做出反應。換句話說,這個大腦對咀嚼聲音的反應更适合于對獅子的咆哮做出反應。

經曆過恐聲症的人之間存在很多相似之處,但也存在許多差異,患者在聽到聲音時會感到焦慮,有些人會感到厭惡,而有些人會感到憤怒。這使我們對病情的了解變得複雜。

以上文章來源:簡書

作者:生活之上

而發現真實的問題,沒有情緒的對立解決的方法就很簡單,我發自内心的把吃飯時喝粥的聲音降下來就是了。

遺憾的是,我們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這是一個問題,一直試圖用沖突和對立讓對方屈服,這個過程嚴重破壞了家庭和諧,傷及了孩子。這隻是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但是可以看到,我們發現問題的答案用了幾年的時間,代價更是太大了!

作為家長,千萬不要以為了解孩子,了解家庭成員,實際上了解自己都很難!自我覺察、自我改變的路很漫長,不過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