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戲曲盔頭技藝傳承人董濤山:“行雲流水”間 但愛戲台美

77歲的董濤山沉聲靜氣,将預先調制好的膠皮“泥”袋穩穩地拿在手上,幾個娴熟的動作過後,立體感極強、活靈活現的羽翼便“鳳臨人間”。

“盔頭制作有20多道工序,瀝粉這道工序最見功夫。做好了,龍有龍樣、鳳有鳳樣,如同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如果做不好,給人的感覺就很死闆,也影響戲台效果。”董濤山說。

戲曲盔頭又稱“盔帽”“戲帽”,其制作工藝複雜,是一門稀有的民間手工技藝。如今,董濤山每天大多數時間仍會沉浸于盔頭的制作。2022年,老人最大的願望是将這門手藝發揚光大。“隻要年輕人願意學,我會教得又好又快。”他說。

董濤山是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娘子關鎮下董寨村人。童年時,他常随父親到戲班裡看戲。父親制作盔頭時,他就站在一旁觀察琢磨,日積月累,便有了自己的創意。

1963年,國中畢業的董濤山第一次上手制作盔頭。他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一氣呵成制作了十幾個盔頭,正趕上村裡鬧紅火用。緊接着,他又緊鑼密鼓地給鄰村做了一套50多頂盔頭。雖然是第一次做,但他胸有成竹,沒有絲毫怯意。

25歲那年,董濤山進入平定縣晉劇團,成為一名專職演出人員。在劇團的十五六年間,他一邊演出、擔任舞台主角,一邊在閑暇時研究制作盔頭。結合自身的舞台實踐,他不斷琢磨:怎樣能把盔頭做得既美觀、又安全,更加符合舞台演出的需要?

戲曲盔頭技藝傳承人董濤山:“行雲流水”間 但愛戲台美

董濤山制作的盔頭。(受訪者供圖)

盔頭制作是個細活兒,處處可見功夫。剪樣、制坯、拉花、瀝粉、點綢、裝配,無一不是手工完成。小到一根珠須、一顆絨球,董濤山都要花費心思,自己繪圖設計。

一頂盔頭的制作,長則需要一個多月,短也要十多天,但董濤山從未厭倦。“隻要一做起盔頭,一切煩惱全都忘了。”遇到不懂的難題,董濤山總要想辦法去問懂行的人,哪怕路再遠,也不嫌麻煩。

有一年夏天,他在制作中遇到了難題。他步行30多裡地,到在同一劇團工作的一位老哥哥家求教。

還有一次,董濤山随劇團到河北井陉縣演出,聽說當地有一位知名的盔頭制作藝人,他專門跑到人家廠子裡參觀。看戲的時候,他也在尋找靈感,“盔頭輕重要适宜,不能讓人在舞台上掉了帽子”。

戲曲盔頭技藝傳承人董濤山:“行雲流水”間 但愛戲台美

董濤山家裡存放着許多戲曲盔頭,都是他近年的作品,有七星額子、帥盔、霸王盔、蝴蝶盔……他介紹說,七星額子兩端插鳳耳,下端挂排穗,兩側插雉雞翎,主要是成年女性大将戴的,不同人物所戴七星額子上的絨球顔色有别,不同情況下同一人戴的七星額子顔色也會不同。“比如,在《穆桂英挂帥》等劇目中,穆桂英一般用紅絨球七星額子。但穆桂英為表示戴孝,戴的則是白絨球七星額子。”

常見的盔頭有百餘種,隻要說出劇情、身份,董濤山就能做出相應的戲劇盔帽。近年來,他借鑒北京等地盔頭的特點,對本地盔頭的設計制作又做了精進。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1年初,董濤山的董氏戲曲盔頭制作技藝入選陽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董濤山的孜孜不倦,使董氏盔頭得以經久耐用。

戲曲盔頭技藝傳承人董濤山:“行雲流水”間 但愛戲台美

記者:劉翔霄

編輯:冷彥彥、陳冬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