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30年成為首富,僅20天便破産,胡雪岩敗因:恨未能整死一個兄弟

公元1883年,大清帝國與法國在越南狠狠幹了一架。誰也沒想到,一場遙遠戰争引發的蝴蝶效應,竟把身處江浙地區的60歲首富胡雪岩拖入了泥潭中,他用30年時間建構起來的2000萬兩身家的商業帝國,僅僅20天便轟然倒塌。這背後,也隐藏着老對手盛宣懷精心設計的一個局。

被稱為“中國商父”的盛宣懷,其實并非靠經商起家。他是正統的官二代,父親盛康曾在湖北主管鹽政,還兼管教育和财政。有這樣一位手握實權的老爹,盛宣懷的人生起點比窮小子出身的胡雪岩要足足高出半座山。

盛宣懷自幼跟在父親身邊曆練,深谙官場的各種潛規則。可惜的是,他的學習才能卻很不突出,在23歲勉強考中秀才後便原地踏步,說什麼都考不中進士。

無奈之下,盛康在1870年托了關系,将26歲的盛宣懷送到大清第一重臣李鴻章的麾下。

用30年成為首富,僅20天便破産,胡雪岩敗因:恨未能整死一個兄弟

圖 | 李鴻章麾下的洋務幹将盛宣懷(前排左)

李鴻章手下人才濟濟,盛宣懷文憑不高,雖然入了李鴻章的門,卻沒有得到任何優待。他當着最底層的軍營秘書,成天要麼起草文書,要麼騎馬在各個軍營間傳遞消息,仕途上看不到一絲光亮。

1871年直隸(保定)的一場大水,總算将盛宣懷這塊金子的光芒給沖刷了出來。由于物資短缺,李鴻章組織了大規模的民間勸捐助赈活動。身為幕僚,盛宣懷積極周旋于上海的名流之間,用勸捐得來的銀子購置了大批棉衣,解決了李鴻章的燃眉之急,從此得到上級的青睐。

李鴻章投桃報李,在1872年推舉盛宣懷升為知府。盡管清末由于官員太多實缺太少,盛宣懷隻得到了一個虛職,但短短兩年時間,他能由一名高中生爬到從四品的廳級幹部(相當于市委書記)的職位上,升遷速度堪比坐火箭。

李鴻章在提拔了盛宣懷的同時,又将成立輪船招商局的重擔壓在了他的肩上。

當時國内沿海一線以及長江内河的航運全部被外國船隊把持,就連朝廷運送糧食都得通過外國公司。見到大筆銀錢流出國門,李鴻章憂心不已,他成立了招商局,意在把輪船運輸從洋人手上奪回來。

盛宣懷大膽提出官商合營的簇新理念,由官方入股加以監督,以商人為主具體操辦。招商局的整體營運基本按照盛宣懷的建議實施,确實盈利頗豐,還将老對手美國旗昌公司吞并,一度成為全亞洲最強大的航運集團。

遺憾的是,為了招商局嘔心瀝血的盛宣懷,最後僅僅得到了一個象征性的幫辦職務,相當于今天的經理助理。看似從決策到執行都有話語權,實際上,一把手唐廷樞和二把手徐潤這群人精子,沒人理會他的建議。

用30年成為首富,僅20天便破産,胡雪岩敗因:恨未能整死一個兄弟

圖 | 盛宣懷

李鴻章有自己的考量,盛宣懷當時才28歲,資曆太淺不足以服衆,還需要好好曆練才行。于是就在招商局風頭正盛的時候,盛宣懷被派往湖北,灰頭土臉地在大山裡四處尋找煤礦和鐵礦。

礦務也是李鴻章籌劃的洋務運動的重要部分,可是在湖北探礦的事情極端不順利,老百姓嚷嚷着挖礦驚動了祖先的靈魂,從英國高薪聘請來的工程師是個騙子,漫山遍野被他挖得污水橫流,鐵礦石和煤礦石卻沒見到幾塊。

就在盛宣懷焦頭爛額的當口,湖北廣濟煤廠虧損極其嚴重的傳聞飛到了慈禧太後耳朵裡,四處傳播這條消息的,正是盛宣懷的“忘年交”胡雪岩。

在1871年直隸大水的那場募捐活動中,初出茅廬的盛宣懷被胡雪岩的慷慨解囊所打動,胡雪岩還贈送給盛宣懷相當貴重的禮物,兩人幾乎結拜成為異性兄弟。

很快盛宣懷就會明白,利益面前沒有朋友。況且胡雪岩接近他,其實是想通過他這根梯子與李鴻章搭上線。

胡雪岩與盛宣懷,分屬兩個陣營。胡雪岩依附于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西征名帥左宗棠,而左宗棠與李鴻章雖然同為曾國藩門生,卻沖突重重。胡雪岩曾盡力想搞好與李鴻章的關系,奈何李鴻章壓根不搭理他。

在李鴻章大興洋務運動時,胡雪岩機敏地察覺到,招商局和湖北礦務局會是一塊大肥肉。隻可惜除了投錢入股獲得點小利潤外,他多數時候隻能幹咽口水。

整垮李鴻章難度太大,朝盛宣懷擲飛刀小菜一碟。胡雪岩曾在廣濟煤廠投了10萬兩銀子入股,還派了不少密探盯着盛宣懷的一舉一動,很快就掌握了煤場虧損的内幕消息。于是一場搞垮盛宣懷、強勢插手礦務的計謀就此誕生。

1879年8月,在胡雪岩等人的鼓動下,朝廷派專人下來查賬。當一份虧損高達十五萬八千兩白銀的賬單送到李鴻章手上時,他對盛宣懷的能力産生了深深的懷疑。

用30年成為首富,僅20天便破産,胡雪岩敗因:恨未能整死一個兄弟

圖 | 李鴻章

廣濟煤廠是朝廷下令興辦的,按理說賠錢了也應該由國家墊付損失。盛宣懷眼見大臣們一窩蜂地攻擊李鴻章,為了不連累老上司,他選擇自己出錢補虧空。

盡管盛家頗有些家底,但10多萬兩銀子的欠債還是令祖宗三代的基業化成烏有,盛宣懷也被父親憤怒地指責為“天下第一敗家子”。

原本盛宣懷以為隻要拼命堵上窟窿,便可以憑借李鴻章的地位和人脈将此事順利遮掩過去。誰知,胡雪岩并不打算放棄高擡貴手,他再次祭出狠招,要令盛宣懷永世不得翻身。

胡雪岩的第二招,是抖摟出當年輪船招商局在收購美國旗昌公司時,盛宣懷收取了5萬兩好處費的事情。他找到平素與自己過從甚密的兩名監察禦史,請他們出山給慈禧太後遞折子彈劾盛宣懷。

正所謂禍不單行,正在盛宣懷焦頭爛額應對之際,對輪船招商局和湖北廣濟煤廠給予大力支援的原兩江總督沈葆桢又去世了。

沈葆桢是著名愛國将領林則徐的女婿,在朝廷說話極有分量。原本靠着他和李鴻章兩座大山,盛宣懷的職場生涯可以一帆風順。如今,沈葆桢病逝,李鴻章又因為開礦一事對他成見極大,盛宣懷的前途,黑得像一團化不開的霧。

好巧不巧,華北地區的一場嚴重大旱,令李鴻章回想起盛宣懷當年在救災中的亮眼表現。盛宣懷被重新啟用後不負重托,設立了紡織局以工代赈,完美解決了災民安置問題,又妥善處理了影響甚大的“景州赈案”。

至此,李鴻章總算原諒了盛宣懷在湖北辦礦務的過失。

好運終于開始青睐盛宣懷。胡雪岩本想靠兩名監察禦史扳倒他,但還沒等這兩人找到下手的機會,其中一人便因賣官鬻爵到大獄裡吃了牢飯,另一人則被外放山東去做官。

更奇妙的是,盛宣懷收受賄賂的關鍵證人徐文達,在船上吃花酒後意外落水而死,人證物證全都消失在水中。招商局總辦唐廷樞又在李鴻章的示意下,上書力保盛宣懷,将他描述成挽救招商局的大英雄,導緻胡雪岩白忙活了一場。

用30年成為首富,僅20天便破産,胡雪岩敗因:恨未能整死一個兄弟

盛宣懷真的一點沒A錢嗎?胡雪岩既然敢參他,就說明手裡掌握了确鑿證據。盛宣懷并不是什麼面對銀錢不動心的大聖人,他後來主管全國鐵路工作時,修路兩千一百公裡,從外國銀行貸款一千零六十五萬英鎊,吃回扣百分之五,折合白銀四百四十萬兩。

李鴻章對此心知肚明。當時的晚清混亂一片,到處都是胡作非為的蛀蟲,盛宣懷在撈錢之餘還能為國為民做點實事,勉強可以算作一位好公仆了。

在李鴻章的大力保舉下,盛宣懷又在1881年接手了籌辦電報局的工作,這可是個肥差,他也由此實力大增。當然,老對頭胡雪岩也沒少給他使絆子。

原本盛宣懷打算在紫竹林、大沽口、濟甯、清江、鎮江、蘇州、上海設立7個電報分局,不料架設長江電線的計劃卻意外被左宗棠扣下。

胡雪岩深知,電報在将來傳遞軍事資訊、釋出作戰指令等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為此他慫恿左宗棠利用手中權力加以阻撓,硬要從盛宣懷口中奪一塊肉下來。

此時的盛宣懷,經濟實力和官場經驗大漲,早已不是9年前那個任胡雪岩宰割的小透明了。他先後與丹麥大北公司和英國大東公司這兩家壟斷型的電報公司洽談,表示隻要他們不向胡雪岩售賣産品,願以三倍的價格收購電線器材。

胡雪岩也很有韌性,不斷地派人與這兩家公司交涉,最終大北公司同意為胡雪岩供貨,但一個多月後才慢騰騰運來一批器材。

胡雪岩興高采烈地開始施工,全然不知盛宣懷早就聯合了大北公司在他背後捅刀子,這些高價買來的電線器材全是劣等品,工程隻進行了三分之一就被迫停工。

胡雪岩架設電線失利的消息被李鴻章上書彈劾,朝廷大臣們也跟風要求撤換他。左宗棠頂不住壓力,隻好把架設長江電線一事歸還給盛宣懷。

用30年成為首富,僅20天便破産,胡雪岩敗因:恨未能整死一個兄弟

圖 | 盛宣懷在日本

胡雪岩在電報線上跌了個大跟頭後,暫時偃旗息鼓,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傳統的茶葉、絲綢生意上去。盛宣懷卻絲毫沒有放松警惕,他深知此人是自己最大的對手,如果不找機會打垮他,将來必定後患無窮。

很快,當聽說胡雪岩忙着高價收購生絲時,盛宣懷打定主意,要在生絲市場上和胡雪岩一決高下。

胡雪岩不愧為商界奇才,他瞅準各省的商人都把眼睛盯在礦務上、絲業大受冷落之際,迅速出手囤積生絲。等大家反應過來後,生絲已被他橫掃一空,想怎麼賣就怎麼賣。

看見盛宣懷出手,财大氣粗的胡雪岩立刻從自己開辦的阜康錢莊調動大筆資金迎戰。阜康錢莊的銀子調空之後,他又從各分号調動資金應急。

誰知就在4個月後,盛宣懷突然退出了競争。

原來,清朝駐英、法、俄三國公使曾紀澤是個頭腦敏銳、頗有遠見的外交家,他發現因為戰争,西方國家開始出現金融危機的苗頭,是以力勸李鴻章在項目投資上一定要小心謹慎,盡量避開這場金融風暴。

盛宣懷仔細分析了外部形勢後,決定放棄與胡雪岩的較量,還把囤積的生絲高價出手給他。同時聯絡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叫他們今年别買胡雪岩的生絲。

胡雪岩絲毫未察覺到危險正在逼近。他從一位意大利人的口中得知,意大利因為蠶絲産量低,“全國的人都要穿不上褲子了”。巨大的利益誘惑使胡雪岩昏了頭,顧不得考慮盛宣懷的退出原因,把手中的現金全部換成生絲,足足囤積了15000包之多。

時間來到1883年,法軍突然進攻派駐越南的清軍,中法戰争爆發。能征善戰的左宗棠帶兵迎戰,胡雪岩為他跑前跑後忙得不亦樂乎。

用30年成為首富,僅20天便破産,胡雪岩敗因:恨未能整死一個兄弟

胡雪岩一介商人,在這場戰争中能發揮什麼作用呢?

原來,打仗是件相當燒錢的事。當年胡雪岩曾在3天之内為左宗棠籌集了10萬石軍糧,從此獲得了左宗棠的信任。他還利用經常與外國人打交道的機會,主動替左宗棠訓練了一支裝備先進的外國雇傭軍。

當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西征新疆時,胡雪岩又代其向外國銀行借款1870萬兩白銀,解決了燃眉之急。不過,胡雪岩可不會白白出力,他從這筆利息高得離譜的借款中,向外國人索取了巨額回扣,還賺取了288萬兩的利差。

眼見這次中法大戰有利可圖,胡雪岩又一次忙得不亦樂乎,他不知道的是,金融危機正撲扇着翅膀迎面朝他飛來,老對頭盛宣懷也在背後磨刀霍霍。

原本胡雪岩準備将囤積的生絲悉數運往意大利,不料意大利生絲突然豐收,而中法戰争的爆發又導緻絲價大跌。轉眼間,胡雪岩的虧損便達到了100多萬兩白銀。

此時的盛宣懷,宛如潛伏在草叢中一動不動的獵豹。他深知,100萬雖不是小數目,但整不垮财大氣粗的胡雪岩,他需要耐心等待最佳機會。

胡雪岩也着實夠忙亂的,這邊的巨額虧空還沒補上,彙豐銀行每半年一度的還款日期又到了。

胡雪岩與彙豐銀行的瓜葛,主要在于他為左宗棠籌措軍費時,以個人名義前後向彙豐銀行借了兩筆貸款,共計1050萬兩白銀。

錢雖然是以胡雪岩名義借的,可實際還款人卻是清王朝。每次彙豐銀行催款時,上海道台府就會将銀子交給胡雪岩,由他轉手還給彙豐銀行。

這套還款流程表面看起來毫無可趁之機,但盛宣懷卻認定,整垮胡雪岩的機會來臨了。

用30年成為首富,僅20天便破産,胡雪岩敗因:恨未能整死一個兄弟

圖 | 胡雪岩

他先是以李鴻章的名義給上海道台邵友濂發電報,要求他20天後再将銀子交給胡雪岩。邵友濂是李鴻章的部屬,緩發20天又沒有什麼損失,便一口應承下來。

緊接着,盛宣懷找到彙豐銀行等外國銀行,告訴他們胡雪岩即将破産,趕緊找他要錢。

彙豐銀行很清楚錢是清政府借的,但經手人畢竟是胡雪岩。于是,他們拼命纏着胡雪岩讨債,胡雪岩沒辦法,隻能從阜康錢莊抽取80萬先行墊付。

由于現金流都被生絲和墊付款所占用,胡雪岩的資金鍊一時周轉不靈。在這個節骨眼上,盛宣懷再次向各個洋行和儲戶、官員、富商大肆宣揚,說胡雪岩的錢莊快倒閉了。

危機由此爆發,在錢莊存過錢的大戶們,紛紛湧入阜康提款,少則數千兩,多則上萬兩,專業名詞叫擠兌。再勢大财雄的錢莊和銀行,提起“擠兌”二字也會瑟瑟發抖。短短20天時間裡,胡雪岩手下的錢莊、當鋪像滾雪球般宣告破産。

按理說,胡雪岩囤積生絲總共花去480萬兩,在生絲上僅僅虧損了150萬兩,他有千萬的身家,怎麼都不至于走上迅速敗落的道路。

主要原因在于當時中國興起了一股造鐵路、開煤礦、興輪船的熱潮,許多人向錢莊貸款買賣股票,胡雪岩為了賺取高額利息,将絕大多數資金都用在了放貸上面。

等到金融危機降臨時,這些放貸在外的大量資金就成了無法收回的壞賬、呆賬。如果盛宣懷動作稍慢一點,胡雪岩就可以周轉資金從容應對。偏偏盛宣懷采用了閃電戰的方式,緊緊掐住胡雪岩現金流暫時中斷的要害,緻使其偌大的基業突然崩潰。

兵敗如山倒,胡雪岩那些陳年的A錢老賬被一一翻出。到1885年年底胡雪岩去世前,價值千萬兩白銀的生絲被低價掠奪,典當鋪等産業被悉數變賣,就這樣,他還倒欠了清廷二十萬八千兩銀子。

在臨終前,貧恨交加的胡雪岩将子孫叫到跟前,叮囑他們:“白老虎(銀子)可怕!”

文 | 怅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