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功虧一篑!郭汝槐活捉蔣介石的計劃堪稱完美,遺憾妹夫陽奉陰違

走出特别軍事會議室,郭汝瑰的心情可以用亢奮來形容。

一開始,他想仰天大笑,現在,心裡忽然有了一個更大膽的計劃。

想肆無忌憚地仰天大笑,是他覺得今晚這個軍事會議上,蔣介石的部署,在他看來真的就是白癡,可能被解放軍打怕了,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打仗了。

這是蔣介石在大陸開的最後一次軍事會議,會議室就在西南行政長官公署。參加會議的有張群、胡宗南、錢大鈞、楊森、羅廣文、劉文輝、鄧錫候、郭汝瑰等。

蔣介石跟往常一樣,分析一通國際形勢後,明确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固守大西南——這是他在大陸最後垂死掙紮的機會了。

功虧一篑!郭汝槐活捉蔣介石的計劃堪稱完美,遺憾妹夫陽奉陰違

郭汝槐

郭汝瑰這次沒有發言,因為他的身份不同于以往了。此前,他是國防部作戰廳長,不說也得說。現在,他不在國防部了,而是72軍軍長,他不必表明自己的觀點,隻要聽别人說也就可以了。

郭汝瑰多次參加過蔣介石親自主持的軍事會議,在他看來,這次的部署最不成章法。他都不打算将這個作戰計劃作為情報保送,覺得這樣做沒有多大意義。

郭汝瑰不用什麼情報分析,就可以判斷出,解放軍二野必定是由酉陽、貴陽入川,先攻重慶,再攻成都。

而蔣介石是部署了一大圈幾千裡的防線,把重點放在川北。将羅廣文兩個軍和陳春霖軍一共三個軍編為15兵團,直赴廣元,以楊漢烈部固守大巴山,孫震部守三峽,宋希濂部守鄂西及酉陽,何紹周部守貴州正面。

解放軍二野會在千裡防線上平推作戰?這也太愚蠢不過了。

郭汝瑰沒有說話,因為自己的72軍原地駐防,他也就無話可說。這樣最好,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來做細落實起義事宜。

當時間來到1949年下半年後,像郭汝瑰這樣要求從國防部去當軍長的,隻有他一個。在軍事上節節敗退的形勢下,軍官們想的都是脫身溜走。在國防部、參謀部任上,是相當容易,而作為軍長師長,那可就難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郭汝瑰找到顧祝同,要求離開國防部作戰廳,去當軍長。顧祝同勸他三思而行,大勢早就擺在那裡了,沒有人看不清楚的。

功虧一篑!郭汝槐活捉蔣介石的計劃堪稱完美,遺憾妹夫陽奉陰違

顧祝同

而且,郭汝瑰可不是吃不開的人,他周旋于顧祝同、陳誠、何應欽、白崇禧四大巨頭之間,如魚得水,這四人都特别器重他。

還有,他的鄰居蔣經國,對他更是刮目相看。人脈如此旺盛,卻在人心思走時,他提出要當軍長,這實在太令人意外。

但,郭汝瑰的心,顧祝同這些人根本沒辦法懂,因為他是共産黨在國防部的潛伏人員,是挂着将軍銜的紅色特工。

全國解放指日可待,這是郭汝瑰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現在,就要實作了,他可不想被裹挾潰逃台灣,他想留在新中國,親眼看着新中國的發展,親自參加新中國的建設。

而讓他急于離開的,是他感覺到了蔣介石開始對他有所懷疑了。那是1948年12月,杜聿明的參謀長舒适存飛來南京,請示杜聿明部的下一步行動。

當時郭汝瑰在場,蔣介石訓示舒适存:“擊潰當面之敵後南下。”

郭汝槐聽了後說道:“如果杜部能擊破當面之敵,也就不會被包圍了。想救杜聿明二十萬大軍,唯一的辦法是集中可以集中的兵力,由蚌埠方面出擊,也許能死中求生。否則,必然全盤皆輸。”

蔣介石聽了郭汝瑰的話,并沒有像以往那樣眼睛一亮,招手讓他過去進一步詢問,而是随口問了句:“還有其他意見?”

待郭汝瑰說沒有其他意見後,揮了揮手,讓他退了下去,其他人繼續研究。郭汝瑰知道,蔣介石對自己應該有所懷疑了。

這可不是空穴來風,在這之前,杜聿明曾經分别跟顧祝同、何應欽等說過郭汝瑰不可靠,而且有一次還跟蔣介石說過。

功虧一篑!郭汝槐活捉蔣介石的計劃堪稱完美,遺憾妹夫陽奉陰違

杜聿明

杜聿明是怎麼看出郭汝槐不可靠的,是猜測嗎?這個問題,藏在郭汝瑰心中30多年。直到1982年,郭汝瑰去拜訪杜聿明時,還問他,當年說自己不可靠,是猜測還是與什麼根據。

杜聿明告訴他,當時不是瞎猜測,而是有根據的,是山東來人說的。具體山東什麼人說了什麼,杜聿明沒有說,也就成了謎。

郭汝瑰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謀劃去當軍長的。他想的是,離開國防部,情報工作也就基本上結束了。他想到的是,最後,要帶一部分隊伍過來,總不能兩手空空回歸吧。

其實,郭汝瑰即使不帶一兵一卒回歸,也已經是功勳卓著了。他在國防部時,憑着超強的記憶,将蔣介石親自主持制定的絕密作戰計劃,完整地呈送給黨中央,那是除了他之外,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做到的。

是以,當他将情況彙報給中央,請求去留時,中央給的的訓示是暫時不回歸,最好能想辦法去大西南,因為有多種迹象表明,蔣介石要在大西南打造陸上台灣,進行負隅頑抗。

離開國防部到部隊當軍長,郭汝瑰也是遭遇了驚險。他憑着對蔣介石的了解,認為會讓他去一個雜牌軍。沒想到蔣介石卻任命他為18軍軍長。

這對郭汝瑰就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18軍是蔣介石的嫡系,是一張王牌。郭汝槐如果當18軍的軍長,根本就舉行不了起義。因為這個軍裡,特務密布,而且軍官都是死硬分子,自己不但不能讓他們起義,還會被他們裹挾到台灣去。

最後算是有驚無險,18軍軍長的任命,一夜之間就變成了72軍軍長的任命。這真該感謝劉斐,是他在得知郭汝瑰被任命為18軍軍長後,專門找到蔣介石,說郭汝瑰缺少統兵實戰的經曆,作為參謀人員,喜歡出奇案,但實戰未必奏效,擔任18軍軍長,太冒險。

功虧一篑!郭汝槐活捉蔣介石的計劃堪稱完美,遺憾妹夫陽奉陰違

劉斐

劉斐是“三個半”軍事家中的一個,老蔣對其極為器重。因為劉斐這一席話,郭汝槐變成了72軍軍長,立即開拔四川。這實在是太合郭汝瑰的心意了,他真想對劉斐高唱贊歌。

現在,郭汝槐心中有了個非常大膽的計劃,當時心裡忽然生出這個想法時,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但他想來想去,完全可以實施,而且,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這個計劃就是他要趁蔣介石在大西南時,活捉他!

郭汝瑰用最短的時間,回到了軍部。密室裡,已經有兩個人在等待着他,一個是徐孔嘉,他的心腹,72軍參謀長。一個是他的妹夫傅秉勳,104師師長。

想到這兩個人,他的心裡更有底了,有他們全力支援,活捉蔣介石并非不可能。

進入密室,郭汝瑰把今晚作戰會議的情況簡單說了一下,然後詢問徐孔嘉對于活捉蔣介石有何看法。徐孔嘉也真厲害,腦子一轉,已經有了方案。

郭汝瑰一聽,信心更足了,因為徐孔嘉跟他的計劃,幾乎是不謀而合。

具體方案是,由傅秉勳派出104師最強主力團,駐守江津要隘,控制住白市驿機場。盯緊重慶行營機要室,及時掌控蔣介石離開山洞林園的時間。一旦其座車出動,立即指令事先埋伏的爆破組炸毀退往山洞的橋梁。

如此,隻剩下一條路通向璧山,是個易守難攻的所在,隻要一個加強機槍排,即可封鎖通路。

這樣,蔣介石不能去重慶,也不能去成都,隻有鑽進白市驿機場。隻要他進入機場,也就是甕中捉鼈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蔣介石出逃重慶時,走的就是這條路線,跟設想的完全相同。

功虧一篑!郭汝槐活捉蔣介石的計劃堪稱完美,遺憾妹夫陽奉陰違

傅秉勳

也許是曆史不該是如此走向吧,當時密謀時積極性很高、信誓旦旦的傅秉勳,實際上完全是陽奉陰違,他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他既沒打算跟随郭汝瑰起義,更沒打算活捉蔣介石。

那麼,傅秉勳在如此大形勢下,在想些什麼呢?此人一貫是金錢至上,曾經在楊森手下當軍長,因為将軍費席卷而逃,蔣介石雷霆大怒,宣布取消了他的黃埔學籍和國民黨黨籍。

這一次,他犯了同樣的錯誤,因為最後一次軍饷發了,他決定趁着亂世,将這些軍費占為己有。于是,他出爾反爾,背棄參加起義的承諾,将部隊拉到了重慶。重慶解放後,又潰逃到成都。

成都解放後,逃到了松潘,遇到軍統成都站站長周迅飛,結拜為兄弟。而後,将周迅飛的電台搶走,憑着其少将軍銜,收編了3000多國民黨殘兵,聲稱十萬人馬。

然後直接發報給台灣,老蔣得知他這個時候還這樣忠心,撤銷了之前的處分,恢複了其黃埔學籍和國民黨黨籍,并任命他為“反共突擊軍249路中将副總指揮”、72軍軍長。

但解放大軍一到,這幫亡命之徒即土崩瓦解。在逃命過程中,傅秉勳被牧民活捉,深知罪孽深重的他,投入隻有齊腰深的小溪中,自溺斃命。當時,他用化名唐有餘,但最終被其衛士陳萬林供出。

一條光明大道就在前面,傅秉勳偏偏不走,自尋死路,倒也是罪有應得。隻是,如若不是他陽奉陰違,真的活捉了蔣介石,那曆史的走向,真的就不是後來這樣子了。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