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皖南事變中,被俘虜的4200名新四軍,最後結局如何?

蔣介石,一個頗為争議的人物之一。你說他愛國吧,他曾經不止一次的調動我們國家的内戰,也不止一次的縱容侵略者的行動,例如他在日軍侵華戰争當中就曾經奉行過“不抵抗政策”,最終的結果導緻我們國家的東北完全淪為日軍的囊中之物,全面淪陷。除此之外還有針對我們軍隊曾經展開的戰争,也就是“圍剿”戰争。

皖南事變中,被俘虜的4200名新四軍,最後結局如何?

而你說他不愛國吧,在張學良将軍以及楊虎城将軍發動了著名的“西安事變”後,他所率領的國民黨軍隊也是全面抗日。在日軍侵華戰争當中,國民黨軍隊一直是正面戰場的主力軍,講實話,如果沒有國民黨軍隊頂在前面我們的損失将會呈幾何倍的上升。并且我們所熟知的“中國遠征軍”也是國民黨軍隊擔任主力。

皖南事變中,被俘虜的4200名新四軍,最後結局如何?

他們在抗日戰争中付出的代價隻會比我們多,不會比我們少。而且很多精英将領都在這場戰争中去世,例如“戴安瀾”将軍。這位将軍的事迹不用我們過多的叙述了,他的經曆可以稱得上傳奇!是以,我才會說蔣介石是一個很難評價的人,他做的事情充滿了沖突,充滿了迷惑,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皖南事變中,被俘虜的4200名新四軍,最後結局如何?

但是這同樣無法掩蓋他所犯下的一些罪行,例如“皖南事變”、“解放戰争”、“圍剿”等等。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皖南事變”。大概時間是在二十世紀中期,蔣介石不知道抽什麼風了,下達了強硬的指令讓黃河以南的八路軍還有新四軍全面撤退,而且這道指令是那種沒有絲毫讨價還價的餘地。

皖南事變中,被俘虜的4200名新四軍,最後結局如何?

因為當時正處于抗日戰争的重要時期,為了不影響抗日戰争的整個局面,八路軍以及新四軍在進行了讨論之後,最終帶領着大部隊從這裡撤退。而也正是這個撤退的決定,導緻了後面的慘案的發生。在他們選擇撤退後,蔣介石的下一步計劃就已經開始行動了,可以說是一環扣着一環。

皖南事變中,被俘虜的4200名新四軍,最後結局如何?

等到新四軍全部撤退後,他指令旗下部隊由顧祝同以及上官雲帶領,針對撤退的新四軍展開無差别的進攻!全然不顧整個抗日的局面,一意孤行。而這兩人也是沒有絲毫的阻止,完全為蔣介石馬首是瞻。是以在新四軍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一場針對他們的緻命大網已經悄然鋪好。

等待時機成熟後,上官雲兩人率領的部隊針對新四軍展開了全面進攻。而戰争發生的地方就是在皖南,國民黨的軍隊有大約八萬人之衆,在人數上是完全碾壓新四軍的部隊。另外他們是以逸待勞,是伏擊的一方,在這種情況下,新四軍雖然在他們的突襲下全力反擊,但是由于種種困境、還有叛徒的裡應外合最終戰敗。

非戰之敗,新四軍已經盡自己的全力與敵軍交戰了,但是奈何敵我差距太大,敵衆我寡的情況下硬拼下去結果隻能是全軍覆沒,是以為了不至于全軍覆沒,新四軍選擇了突圍,但是最終的結果也并不是太過理想的。突圍出去的不足十分之一,而且都是一些普通士兵,那些進階将領隻有兩種結果,死亡、被俘虜!

皖南事變中,被俘虜的4200名新四軍,最後結局如何?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他為何會造成那麼大的轟動,主要原因還是由于當時的環境。而這場戰争當中,出來陣亡的将士之外還有幾千人的俘虜,對于這些俘虜在國民黨軍隊中就是燙手山芋一樣的存在。因為他們再怎麼嚣張也不敢犯天下之大不諱将他們全部擊斃,那樣所造成的後果比他們伏擊新四軍還要嚴重。

皖南事變中,被俘虜的4200名新四軍,最後結局如何?

最終經過商議,針對這些俘虜采取了兩種方法。第一,将其中的一部分納入軍隊;第二,将那些“頑固不化”的人槍斃了,以此達到殺雞儆猴的作用。而這些活下來莫人當中,有的重回原部隊,有的退伍,什麼都有。而這場戰争的失敗,還有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叛徒!這些個叛徒最終也沒有好下場,死的死,殘的殘。對我們而言,和平安穩的生活我們要倍加珍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