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上竟還有這樣讓人振奮的事,可惜一直埋沒不傳

提起大唐,人們就會想起長安街上熙熙攘攘的人間富貴,想起李白杜甫驚才絕豔的名詩佳句,但是,很多人都忘了它也有血染疆場、複我河山的壯烈。

公元850年,長安城朱雀大街,人們從四面八方飛奔而來,擠在朱雀大街上迎接一個遠來的和尚,個個都熱烈盈眶,高呼“天佑大唐”!

這個和尚名叫悟真,他從河西走來,帶來了點燃唐人内心驕傲的消息——

“河西大捷!沙洲大捷!瓜州大捷!”

“節帥張議潮率領義軍已收複沙州、瓜州,希望與王師共複河隴故土!”

勝利的消息總是讓人振奮的,但是,本文的主角不是悟真和尚,而是收複4000裡河山的大唐遺民——張議潮。

中國曆史上竟還有這樣讓人振奮的事,可惜一直埋沒不傳

公元799年,張議潮出生于淪陷後的沙洲,也就是今天的敦煌,張家祖輩都是唐将,真真正正的唐人。

當時的沙洲由吐蕃控制,吐蕃權貴信奉自己族人高貴,施行奴隸主制度。吐蕃人的風俗是貴壯賤老,對自己人尚且如此,何況是一直以來備受壓迫的唐人,面臨的是更加殘酷的境況,“斷手鑿目”,視同牲畜。

每到阖家團圓的春節,也隻有在這一天,唐人才穿起漢家衣,遙拜大唐,痛哭失聲,傾訴數不盡的鄉思之情。河西遺民心懷故土,幾百年來未曾變過分毫,每遇到東來唐使,殷殷切切訴問:“皇帝猶念陷蕃生靈否?”

成長于如斯環境,張議潮的心中自然種下了收複故土的種子。

公元848年,天幹無雨,吐蕃大旱,底層暴亂,上層争權。苦待的時機到了,張議潮率領招募的義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攻擊,很快就将沙洲的吐蕃人趕了出去。

首戰大捷,為唐人帶來了信心,面對吐蕃大軍的多次反撲,義軍依然牢牢掌控住了沙洲。

中國曆史上竟還有這樣讓人振奮的事,可惜一直埋沒不傳

随後,張議潮派出信使給唐王朝報信,自己帶領義軍據守沙洲,以期與朝廷軍隊兩面夾擊吐蕃。為確定資訊能順利上報到朝廷,張議潮共派遣了十路信使。

從沙洲到大唐長安,豈止是“艱難”二字可以形容,簡直就是九死一生的征程,穿越渺無人煙的巴丹吉林大沙漠、騰格裡大沙漠、庫不齊大沙漠……除了環境的威脅,還有吐蕃人無情的彎刀一路追殺。

十路信使,腦袋懸在胸前,千裡迢迢奔赴長安,然而,最終隻有悟真帶領的這一隊順利穿越了千裡大漠,來到了天德軍,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烏拉特前旗,并在防禦使李丕的協助下,于公元850年抵達長安。

此時,距離沙洲起義,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

從沙洲到天德軍,在地圖上的直線距離大約是1400公裡,從天德軍到長安的直線距離約是800公裡,這一路八成以上途經的都是沙漠地帶,玩過西部自駕遊的人都知道,沙漠大太陽一照,涼白開冰可樂都撫慰不了藍瘦的心靈,分分鐘吐槽自己是有多想不開要來這鬼地方。換算成大唐時期呢?不但沒有汽車代步,甚至連水源都難以保證。

走出來的,就是英雄!

中國曆史上竟還有這樣讓人振奮的事,可惜一直埋沒不傳

“三曹”“七子”奠定了慷慨悲涼、遒勁陽剛的建安風骨,而無數如同張議潮、悟真這樣的唐人,也同樣創造了大唐風骨!

公元851年,經過三年的軍隊擴充和軍需囤積,在河西人民的鼎力支援下,張議潮率領義軍向吐蕃在河西地區的駐軍發起大規模反攻。河西故地時刻心系故地的大唐子民,紛紛揭竿而起,連克九州:伊州、西州、河州、甘州、肅州、蘭州、岷州、部州、廓州。

至此,被吐蕃淩虐統治長達百年之久的大唐河西“甘、涼十一州”,已全部再次歸屬我大唐!

同年8月,張議潮帶領使者28人遠赴長安,并以河西義軍上司人的身份,将河西走廊共計十一州的地圖、戶籍呈遞給大唐朝廷,并親自向唐宣宗呈上貢品。

為這一天,大唐已等待了太久。捷報呈至唐宣宗後,即刻通告天下,普天同慶。

中國曆史上竟還有這樣讓人振奮的事,可惜一直埋沒不傳

張議潮被正式冊封為歸義軍節度使、十一州觀察使、檢校禮部尚書,兼金吾大将軍,成為整個河西地區最高軍政長官。

公元856年,面對周邊虎視眈眈的少數民族三次大型偷襲,張議潮千裡奔襲,旌旗招展,再揚大唐國威。

公元858年,張議潮親率精銳騎兵7000人,東征吐蕃在河西地區的最後據點——涼州。敵軍軍械辎重充沛,士兵數倍于己,然而,“漢家持刃如霜雪,虜騎天寬無處逃,頭中鋒矢陪垅土,血濺戎屍透戰襖”,奏響了一曲盛唐戰歌。

血戰三年,殲敵萬餘,終為大唐拼好了河西地圖的最後一塊拼圖,此後河西再無吐蕃勢力,少年時“驅逐胡虜,河西歸于中華”的熱血,終于成為了現實。

中國曆史上竟還有這樣讓人振奮的事,可惜一直埋沒不傳

河西已歸國,如何能忍攏右據他人之手?

公元866年,張議潮又率騎兵數萬西征,一路勢如破竹,收複西域西州、北庭、輪台,征程長達幾千餘裡。

同年10月,張議潮生擒吐蕃主帥尚恐熱,并将其首級送往長安。至此,曾經強大到攻占長安的吐蕃王朝四分五裂,徹底衰敗。

史書有記載:一路西征,唐軍“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裡,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舊”。

然而,收複大唐4000裡河山的張議潮,卻長期淹沒于曆史長河之中,若不是筆者無意中看了電影《大漠紫禁令》,甚至都不曾聽說過還有這樣一位英雄人物。

除了張議潮、悟真和尚,還有未曾留下名姓的九路信使、血染西征路的歸義軍,都值得曆史銘記,更值得我們緬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