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農看病挂不上号,無奈對醫生說:我是主席的侄子,你們給看不?

湖南省湘潭縣竹雞塅,賀鳳生的祖輩就一直生活在這個小村落之中。五更勞作,起早貪裡,這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農民的真實寫照。

賀的父親叫做賀曉秋,老實巴交的農民。但要說起其祖母,如今看來還是非常有來頭的,她是主席的姑姑,從小時候關系很是親密。兩家是親戚,小時候甚至還在一起上學玩耍。

賀曉秋也曾參加過農民活動,與主席并肩作戰。

老農看病挂不上号,無奈對醫生說:我是主席的侄子,你們給看不?

後來,因為被敵人發現,于是派人來抓捕。情況危急之下,賀曉秋急中生智假扮成轎夫,一路艱辛,膽戰心驚,終于将主席平安地送出了韶山,并且事後還把身上僅有的錢給了主席,讓他在路上使用,也好為後面做事行個友善。但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他們一家也遭到了追捕。後來居家被迫離開了此地,攜妻帶子前往洞庭湖區的南縣丁字堤,在那裡繼續了農民種田的生活。之後,在華容縣(嶽陽)定居。

1927年後,因為戰況緊急,外界連年戰争,導緻百姓流離失所,而主席也是帶着部隊與敵人奮勇抗戰,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與賀家沒有再見過面,隻有一些書信往來問候,但卻一直對他們家十分惦記。

老農看病挂不上号,無奈對醫生說:我是主席的侄子,你們給看不?

建國之後,因為公務繁忙,見面的機會也是非常少。而當時賀曉秋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了,見此情況,主席便将自己的稿費寄給他們,并且多番叮囑好好休養。

在如今的湖南省博物館裡,還儲存着當年主席寫給他們家的一封信。盡管紙張已經些許泛黃,但字裡行間透露的真情實意,讓人看後贊歎不已。

按照輩分來說,賀鳳生算是主席的表侄子。盡管有着主席這樣的親戚,但他們一家為人非常低調,而他也是老實本分地做着農民的活,不分晝夜辛勤勞作,田間地頭經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老農看病挂不上号,無奈對醫生說:我是主席的侄子,你們給看不?

“人有禍福旦夕”這是在所難免的,生病了就需要吃藥看病。1958年,在看管錢糧湖集體農場的時候,他肚子疼痛難忍。過了一會,病症消失了,他也就沒有在意。

但到了1960年,病狀再一次發作,吓壞了家裡人。鎮裡,縣裡輾轉多地都沒有得出結果。最後,在縣裡醫生的指導下,他們來到了省裡的大醫院。

挂号排隊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經過漫長等待,終于輪到他了,卻産生了問題。挂号人員問他有沒有縣委介紹信,又問他當過什麼幹部。面對這樣的問題,賀老老實實地回答沒有。但得到的結果卻是因為他的此類病症一般大醫院是不接受的,隻有縣級幹部或者有介紹信的才能在這裡看病。

老農看病挂不上号,無奈對醫生說:我是主席的侄子,你們給看不?

千辛萬苦到了這裡,卻看不了病,這讓賀有些懵了。

情急之下,他對那些人說:“我和主席是親戚,是他侄子,你們看這行不?”

聽完這句話,經過一番調查之後,賀進入了醫院,并且最好的醫生操刀救治。

到了1960年冬天,他前往北京,找到了主席,并且向他反映了農村就醫的問題。主席知道後高度重視,随後召開了“七千人大會”商讨此事情。

老農看病挂不上号,無奈對醫生說:我是主席的侄子,你們給看不?

對年後,賀會議這件事,面露着窘迫之色,說道:“要不是當時真是情急,我真的不會那樣說的。主席那麼一位公正廉明的人,我這是影響了他。”

後來有人問他:“主席開始不知道這件事嗎?”他回答道:“這我哪敢說?他這麼忙,不能操心這樣的小事!我也是沾了他老人家的福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