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李鴻章,有“東方的俾斯麥”的美譽,而李經方,卻鮮為人知。李鴻章,簽下了《馬關條約》的賣國賊,而李經方,曾勸阻李鴻章不要屈服,但徒勞無功。李鴻章生性沉穩,内斂,李經方敢說敢做。

可作為李鴻章的大兒子,他為何會與父親産生如此大的差距?

一、身份特殊,悉心培養

(1)傳統思想,過繼鴻章

繼子,是指自己沒有兒子或者無法生出兒子,于是從兄弟或者其他親戚那邊過繼一個成為自己的兒子。與自己并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但是中國古代長期盛行重男輕女思想,那句“傳男不傳女”的俗話讓許多沒有兒子的百姓選擇收養繼子,甚至不惜為此付出一些代價。

李鴻章就是這一類人,也不知為何,在他四十歲的時候,依然未能給家中添上一個後代。

出于無奈,李鴻章從自己六弟家中過繼了七歲的長子李經方,當作自己的大兒子。

有趣的是,李經方來到李鴻章家中之後,李鴻章不久就有了好幾個子女。

雖然當時重男輕女思想是社會的主流,但是這種思想和世界主流思想相比明顯是落後思想。有人評價他再外交上是強手,但是在對外戰争上是庸者。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任人唯親,讓自己的錢袋子變鼓等做事特點注定了李鴻章及時洋務運動的成就再大,也不能力挽狂瀾。

(2)年少有為,少有的外交人才

李經方雖為繼子,李鴻章一直将他當作自己的大兒子,給予最好的教育。

随着他在1882年中舉,李鴻章便對他的未來充滿了期望。

作為洋務派的上司人之一,李鴻章深刻明白“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于是在李經方成為地方候補官員的時候,李鴻章為他請來外國教師,希望他能夠成為自己的接班人,繼續完成清廷的外交事務。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李經方在父親李鴻章的安排之下,于北洋大臣衙門協助父親處理過外交事務,也曾跟随欽差大臣,遊曆歐洲各國,考察政治軍事等。

李經方先後前往世界上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和距離清朝最近的東亞強國進行考察和處理外交事務。如此培養讓李經方的心中對國際格局有了清晰的認識。

倘若李經方能夠繼續這樣下去,可以成為諸如李鴻章,顧維鈞這樣的近代有著名影響力的外交家。

由于李鴻章自己對外交事務并不擅長,加上對外語的生疏,迫切需要一位能夠協助他處理外交事務的秘書。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李經方,作為精通五國語言,了解國際局勢,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自然成為了李鴻章秘書的最佳人選。但是,這限制了李經方才華的徹底施展。

二、初入官場,性格不同,父子意見相左

(1)條約簽訂,經方心有不甘

1895年,日本公然出兵北韓,推翻北韓皇室的政權。

作為北韓的宗主國,清朝派出了大量的清軍,還有當時号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師。

但随着黃海海戰與威海衛保衛戰,陸上戰役的先後失敗,一切努力都付諸東流。

1896年,李鴻章等人前往日本馬關,談判甲午戰争有關割地賠款等事宜。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李經方曾經在日本負責外交事宜,于是陪同李鴻章一同前往。

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态度,李鴻章一直保持克制。

但是年輕的李經方可不這麼想。這是國與國之間的談判,李經方認識到自己作為清朝的臣子,必須要努力維護清國的利益。

曾有數次,李經方面對日本無理的态度和過分的要求,他都想要據理力争,但是都無一例外地被李鴻章制止了。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既然這條路走不通,那就換條路。李經方與諸大臣商議,将自己的建議寫成小紙條,作為李鴻章談判時候的錦囊,李鴻章對此不為所動。

但是,即使李鴻章被日本浪人刺傷,李經方成為全權大臣,李鴻章卻依然在幕後把持着談判。

(2)交接台灣,怒而蟄居

因為《馬關條約》的巨額賠款,大量的割地給一個東面大海上的彈丸小國,實在有損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朝的臉面。

一時間,李鴻章和李經方成為了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此時還有一個更加屈辱的任務落到了李經方的身上,前往台灣完成與日本的交割事宜。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李鴻章不願自己的兒子背負更多的罵名,但是光緒皇帝執意讓李經方來完成這項事務。

處理完這件事之後,李經方已經徹底對清廷失去了信心。于是,他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拒回京師,隐居上海。

對于之後李鴻章主持八國聯軍侵華戰争結束後的政治談判,李經方曾不止一次建議李鴻章幹脆利用自己手中的軍權推翻滿清的腐朽統治。

但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李鴻章拒絕了。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雖然在談判時在郵政事務上與外國人據理力争,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改變不了清朝最終滅亡的命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中華民國成立。李經方拒絕為國民政府效力,一直隐居在家,于1934年病逝。

三、父子截然不同,性格,眼界,思想是根本

(1)直率的性格

李經方的性格和李鴻章截然不同,這一點是非常明顯的。

曆史如果有假設,那麼或許李經方為成為當時清朝最厲害的外交官。

為什麼?因為他敢說。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外交本身本身是一門政治,也是一門藝術。外交官代表自己的國家,與其他國家進行事務的交涉,維護本國利益是外交官的本職。

既然要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就必須要敢于說。

這點李經方和李鴻章之間的差距非常明顯。李鴻章作為在官場上沉浮幾十年的洋務派成員,對國際局勢相對是比較了解的。

官場上的沉浮同樣讓他在為人處事上非常圓滑。但是,官場上的套路在外交上卻完全行不通。

相反,李經方從小就被李鴻章悉心培養,有來自國外的老師教授知識。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年紀輕輕就前往國外,了解國際局勢,協助處理外交事務。但是,父親的束縛以及自以為是,不願放權的性格限制了李經方才華的施展。

(2)開闊的眼界

年紀輕輕,風華正茂的李經方被父親派到列強那了解國際情況,尤其是日本。

一紙《馬關條約》讓清朝這個十倍于日本體量的古老國家臣服在這個彈丸小國面前。

李經方作為曾經在日本長期工作的外交官,這點讓他難以接受。

日本作為一個彈丸小國,沒有太多殖民地,甲午戰争是日本開疆拓土的第一仗。當時,為了能夠在戰争當中擊敗清政府和氣勢如虹的北洋水師,日本可謂舉全國之力。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日本國土狹小,底子薄的固有缺點沒有改變。這點相比李經方是知道的,而這,或許也就是他會對清政府失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為清政府居然會向這樣一個彈丸小國低三下四。

(3)進步思想,掙脫儒學束縛

在清朝的末期,尤其是最後十年,李鴻章作為當時清朝最具權勢的大臣,許多人都向他提議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其中就有李經方。

可是,當時的李鴻章面對鋪天蓋地的奪權建議均表示了拒絕。

李經方的建議不是沒有道理。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當時的清政府已經腐朽不堪,隻要大炮一響,列強的軍隊一靠近,皇帝就馬上抛棄所有政治考量,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是以,推翻現有清政府的掌權而被勢在必行。

李鴻章之是以沒有這麼做,最主要是因為他早年一直接受的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教育,“君臣父子”的觀念已經深入到他的内心深處。

而李經方不一樣,接受過外來文化,遊曆諸國,各種進步思想影響着他。

從他力勸父親發動政變來看,他的思想是具有進步性的。

反對父親李鴻章,恥于賣國求榮的行為,李經方一輩子不容易

但是,李經方之後不願為中華民國政府效力,反而參與到張勳複辟當中,看得出來他還是擁護大清王朝背後的君主專制制度。從這點來看,他思想上存在的落後性同樣明顯。

不過,李經方曾因為洋人控制大清郵政業務而據理力争,最終因為有功而被任命為第一任郵政局局長。

可惜的是,他拒絕為國民政府效力,賦閑在家。在八十大壽剛過,李經方就因為傷寒而去世。

作為一名思想上存在沖突性的晚清大臣,愛國精神是他身上永遠閃耀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