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末代王爺載濤,甯可被打死也不當賣國賊,建國後享受部級待遇

末代王爺載濤,甯可被打死也不當賣國賊,建國後享受部級待遇

愛新覺羅·載濤是清朝的末代皇叔,他一生酷愛馴馬養馬,喜歡騎自行車,更愛唱平劇。如果大家認為這樣一個末代皇叔不過爾爾那就錯了,他與清末皇室的那些遺老遺少可截然不同。如果以1912年為分界線,那麼,載濤前半生是位尊貴逍遙的清末皇室貝勒爺,後半生則是動蕩歲月中鐵骨铮铮的愛國公民。

亂世之中降生的高貴王爺,最後竟成了末代皇叔

1887年,大清貝勒和碩醇賢親王奕譞迎來了他第7個孩子的出生,那是個可愛的男孩,身為父親的奕譞按照乾隆皇帝所敕定的子孫後代命名用字,給孩子取名為愛新覺羅·載濤。而早在1875年,慈禧太後一言蓋世,立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為帝,是為光緒皇帝,而載濤正是光緒皇帝同父異母的親弟弟,更是大清末代皇帝溥儀的七皇叔。

載濤3歲那年就被光緒帝封為了二等鎮國将軍,不久之後又成了大清輔國公。清朝“輔國公”的品階極高,官位在正一品大員之上而且俸祿極為可觀。15歲那年,載濤榮升為多羅貝勒,榮華富貴加身的他恭謹内斂,毫無纨绔子弟的浮誇之氣,載濤不喜歡政治,卻對行軍作戰以及馴養戰馬非常感興趣。

末代王爺載濤,甯可被打死也不當賣國賊,建國後享受部級待遇

1909年,載濤奉命親赴法國,到法國著名的騎兵學校學習馴馬以及騎兵戰術。為了理論結合實際,載濤還在家中雇用了專業的馴馬人,讓他們幫助自己馴養良駒。因為對馬兒發自内心地喜歡,載濤很快就在生活實踐中加深了認識、積累了經驗,成了一名擅長相馬和馴馬的專家。

載濤和很多自恃皇親貴胄的身份而終日無所事事的滿蒙貴族大不相同,他積極參加赴外考察,學習西方國家治軍的經驗和制度,學成歸國後,載濤成了晚清為數不多的軍事人才,出任了禁衛軍統帥一職。

哪怕被槍口對準了腦袋,也堅決拒絕與侵略者合作

1911年底,代表着革命進步思想的靈魂人物孫中山從國外回到了上海,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革命黨人的簇擁下,在南京宣誓就職,成為了民國臨時大總統,并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其後,以袁世凱為代表的民國政府與大清皇室進行了多次協商,要求溥儀退位,并承諾民國政府會負擔起皇室成員的日常開銷費用。1912年初春,溥儀退位。

末代王爺載濤,甯可被打死也不當賣國賊,建國後享受部級待遇

帝制已成往事,新政府起初沒有食言,的确按月足額保障了皇室成員的日常開支。有着貝勒爺身份的載濤雖賦閑在家,每月卻仍可得到800大洋的“月錢”。這800月錢足以讓貝勒府維持正常的生活和運轉,是以那一時期的載濤,生活得還是頗為自由滋潤的。載濤閑來無事,甚至還花錢拜師學藝,師從平劇名家學習平劇功夫和唱腔。

後來,溥儀從天津北上到大連、長春,在日本人的誘騙下當上了僞滿洲國的“皇帝”,而民國政府之前那俸養大清皇室遺族的承諾也随即失效。沒有了月例的錢銀,載濤立刻就發起愁來——府中的妻妾子女、仆婦下人,餐餐要吃,月月開支,“月錢”斷供、載濤又無其他生活來源,今後的日子還能過得下去嗎?!

戰争的年月裡,有一技之長的人謀生都倍感吃力,更何況是從未參加過勞動、還有一大家子要養的皇族遺室載濤呢?!面對窘境,載濤先是将家裡值錢的物件翻出來一一變現,他把家中收藏的那些古董字畫都賣了,愛馬懂馬的他繼而還将自己心愛的馬兒也賣了。1929年,府裡實在一空如洗,且一連斷炊了數日,載濤咬咬牙,将整座貝勒府折現賣給了當時的輔仁大學。

末代王爺載濤,甯可被打死也不當賣國賊,建國後享受部級待遇

其後,載濤帶着家眷和為數不多的家當搬到了京郊居住,為了謀生,載濤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長,他自知身份特殊,就開始利用起自己的所剩不多的“名氣”去參加各類宴會、各種社交活動,以便獲得一些收入。

而每每到了捉襟見肘的時候,載濤甚至蹲在德勝門外的鬼市中靠擺攤販賣一些古舊的小物件為生,那樣艱辛的日子裡,這位昔日的王爺還曾自嘲說:我這是蔫兒黃瓜落了架啦。

溥儀成了僞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後,深感身旁無人可信、無人能用,當他想起了仍在北京生活的七皇叔載濤,便特派日本人田中來到北京,想把載濤拉攏到僞滿洲國去任職,可載濤卻直言不諱地說:我還想多活上幾年呢,再怎麼難也不能去東北當那個亡國奴。田中知道自己碰到了個硬骨頭,隻好灰溜溜地傳回了長春。

末代王爺載濤,甯可被打死也不當賣國賊,建國後享受部級待遇

1933年春,載濤那許久未曾有客到訪的寒屋中突然闖進了幾個穿戴講究的男子,為首的男子陰陰一笑,直接說明了此番的來意——原來,這人是日本特務頭目土肥原賢二,他想通過威逼利誘讓載濤歸順日本帝國、并為日軍順利侵占中華而效力。

載濤的心裡一點都不糊塗,他故意木讷地說道:您要我去僞滿洲國當親王,隻可惜我年歲已高,身體不堪颠簸勞頓,閣下還是另作打算吧!土肥原賢二聽後冷笑不止,他見和顔相對不成功,立刻就從懷裡掏出了手槍,将槍口對準了載濤的腦袋,想要逼迫載濤點頭應允歸順日本。

因長期營養缺乏而黑瘦枯幹的載濤此時卻表現了驚人之舉,他大力地抵住槍口,閉眼開口道:我甯可餓死或者被你打死,也絕不做賣國賊!這條命也不值什麼,你要開槍就開吧。土肥原賢二怔了怔,知道載濤并不貪生怕死,于是隻好帶着手下快速離開了。

末代王爺載濤,甯可被打死也不當賣國賊,建國後享受部級待遇

國共相争之時,大漢奸王揖唐還上門邀請過載濤出山任職,但載濤始終都未曾動搖過愛國的初心,多次斷然回絕了這些人不懷好意的“邀請”。

有骨氣的末代王爺建國後受政府稱許,成了軍隊進階幹部

建國後,載濤因為政治覺悟高、曆史清白幹淨而受到了政府的稱許和關照。載濤在北京的街道辦事處參加了工作,他和善可親、樂于助人,後來還受邀出席了全國政協會議,受到了國家上司人的親切接見。

在往昔的戰争歲月裡,戰馬和騎兵都是軍隊中的“實力部隊”。載濤為了感謝國家的照拂,向中央送出了一份“改良馬種以利軍用”的提案,這份難得的優秀提案更是獲得了國家上司人的首肯。

1950年,受政府委任,載濤出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成了我軍級别很高的上司幹部。上任後,載濤鼓足了幹勁兒,作報告、寫調研,整頓全國的軍馬基地,為新中國做出了特殊的巨大貢獻。

末代王爺載濤,甯可被打死也不當賣國賊,建國後享受部級待遇

1970年秋,載濤在北京的家中病逝,去世前,載濤仍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伏案寫作,主要是根據他早年的生活經曆撰寫出一本本回憶錄,這些記叙詳實的文字,後來變成了文史專家學者研究清末史實和宮廷秘辛的珍貴參考依據。

末代皇叔載濤病逝的消息傳進了中南海,總理根據載濤生前所做的貢獻,特批将他的遺骸安葬于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

末代王爺載濤,甯可被打死也不當賣國賊,建國後享受部級待遇

昔日為了讨生計,落魄之中的末代皇叔載濤甯願擺攤販賣一些細碎的物件,也不肯投靠日本人,更不願通過出賣良心而換得高官厚祿,成為漢奸、賣國賊。對家庭,他有擔當;對人民,他有情義;對國家,他有貢獻,載濤雖為末代王朝的皇室遺胄,卻鐵骨铮铮、胸懷大義,這才是我們泱泱華夏真正的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