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土匪楊大山,為何成了剿匪行動中的漏網之魚?狡兔三窟,他會挖洞

土匪楊大山,為何成了剿匪行動中的漏網之魚?狡兔三窟,他會挖洞

民國時期一直到建國之前,我國都是一個非常動蕩混亂的時期。政權的不穩定與頻繁的更疊,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加之最嚴重的是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可以說那真的是一段黑暗屈辱的時期,殘忍,貧窮,内憂外患,戰敗,割地賠款,民不聊生。

國家動蕩不安,人的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說不上什麼時候,自己的身家性命就會丢掉。那個時代人民經曆的苦難太過沉重,以至于我們很長時間,很多時候,不願提起,卻從未忘記。而本文的主人公,淄博的土匪楊大山,正是那個時期的人物。

落草為寇,時代有錯,關鍵還在自己

當時,中國本就面臨着内憂外患,國家與人民早已不堪重負。然而一戰後,日本借助自己的戰勝國,卻明目張膽的提出了損害同是戰勝國的中國的權益。

土匪楊大山,為何成了剿匪行動中的漏網之魚?狡兔三窟,他會挖洞

中國自然是反對的,然而由于實力的落後,中國根本沒有話語權,于是日本便順利的接管了由德國侵占的青島,這在今天看來無疑是巨大的恥辱,然而放在當時,人民的災難很顯然是最嚴重的。日本勢力入侵青島,軍閥的混戰,戰亂頻仍,人民流離失所,痛不欲生。而就在這種形勢下,一部分農民或因無奈,或起了歹心,落草為寇,借機趁火打劫,燒殺搶掠。

而之是以單獨提到山東淄博的這個土匪楊大山,他除了無惡不作,還僥幸的成為了漏網之魚,直至抗戰勝利後都沒有被抓捕正法,可以說是非常的難辦與狡猾了。就連他的土匪隊伍中都很少有人見過他的真面目,他的謹慎程度已經達到了如此地步,可謂是心機深,為自己留足了後路,一起來看看這個老奸巨猾的淄博土匪頭子。

土匪楊大山,為何成了剿匪行動中的漏網之魚?狡兔三窟,他會挖洞

楊大山,神秘謹慎的土匪

楊大山這個土匪可謂是非常的狡猾了,在淄博盤踞多年,日本人侵略後,立馬見機行事投降日本人,而在後來剿匪的多次進行中,竟然從未被發現更别提抓獲。那麼這個人是狡猾到了啥程度呢?

首先就是使用"吓唬"的方法,充分考驗小弟的膽量。每次有新人加入他的土匪大隊,他都要讓手下人試試那人的膽量,故意說那人是内奸,假意加入,吓唬那人看他的反應,若是怕了,自然不會收留這膽小的孬種,打一頓,從哪裡來送哪裡去。若是過了吓唬這一關。便來更刺激的,在那人的頭上放個水果啥的,瞄準射擊,若是三槍後那人依然鎮定,這第一關才好歹算是過了。

再然後,就是殺人驗膽,隻有殺了人手上沾上了人命,那便算是真的沒有退路了。

土匪楊大山,為何成了剿匪行動中的漏網之魚?狡兔三窟,他會挖洞

最後一關,看上去最輕松也最不是人的一關,搶女人。劫個女人回來,若是富家女,恐吓其家裡人拿筆巨款來贖,也算是入夥費了。若是哪個普通人家的女子被搶來可就真的沒這麼好命了,不幸地被這些土匪們淫樂糟蹋緻死。可以說是真的很沒有人性了。考驗到這裡,既有膽又夠惡,終于也就有了入楊大山土匪窩的資格。

狡兔三窟,跑得了土匪

楊大山深知露面的同時意味着暴露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是以,這個狡猾的土匪頭子選擇和老婆保镖們在洞裡藏着不露面。

至于怎麼招兵買馬,那這麼狡猾的人自然也就想的出周到的辦法,是以,招兵買馬這些土匪鞏固擴大勢力的必經之事,他都是交給心腹去做。

土匪楊大山,為何成了剿匪行動中的漏網之魚?狡兔三窟,他會挖洞

不過,長期藏在一個洞裡,也會有很大的暴露風險,他的計劃又開始開展了,那就是挖足夠多的洞,自己經常的的換着住,什麼人都不知道他的行蹤才最好。他充分的利用當地山高水多,樹林茂密的特點,到處挖藏得隐秘的洞穴。

更讓人想不到的狠辣是,挖山洞自然需要勞工苦力,為了完美的隐藏自己的行蹤以及山洞的地點,最大限度地減少自己暴露的機會,楊大山往往在洞穴修建完畢後,将這些勞工們滅口。可以說是為了自己的小命,不惜一切代價,真的是什麼手段都用。然而,無辜的勞工們就這樣在出賣完自己的力氣後無辜慘死,真的為他們感到咬牙切齒。

終于,在1945年,中國終于取得了抗日戰争的勝利,而身兼土匪頭子和大漢奸雙重身份的楊大山,自然要被讨伐,被清算。

土匪楊大山,為何成了剿匪行動中的漏網之魚?狡兔三窟,他會挖洞

抗戰勝利結束,曾圍剿過土匪多次。但是每次這個狡猾的"兔子"都僥幸脫逃。歸根結底還是當初給自己留的後路,那些鮮有人知的山洞,為他的逃亡提供了最安全的避身之所。這也是這個土匪最大的聰明之處了,時時刻刻做着有備無患的準備,真的是為了保命無所不用其極。解放後,解放軍再次組織大規模的剿匪行動。

在百姓與軍人們共同的努力下,毫無疑問,并且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土匪都被剿滅了,但是楊大山仍然出逃在外,未被抓獲。之後,更是失去了他的音訊。而他究竟是逃到哪裡,見過什麼人,至今都是一個謎。當然,到今天,雖然未被抓獲正法,他要麼是早已被打死沒被認出,或者說是終老在深山裡了。

而我們之是以至今提及此事,究其本源,覺得"壞人終有惡報"這個我們心中早已設定的觀念沒在他身上展現罷了。是以我們耿耿于懷,憑什麼,做了如此多的壞事,害死那麼多無辜的人,為何抓不到他,為何他沒受到制裁?我們不甘心罷了。

土匪楊大山,為何成了剿匪行動中的漏網之魚?狡兔三窟,他會挖洞

寫在最後

僥幸逃脫,沒被抓到就地正法,算是他這個個體本身的狡猾至極,他成了衆多作惡死刑犯中的一條漏網之魚。然而,山東淄博土匪楊大山,他的黑曆史卻被後人永遠的記住,他的罵名也不會有任何一點減輕。在我看來,身後的遺臭萬年也算是對這個土匪最大的懲罰。

在如今的日益完善的抓捕體系中,惡人的逃逸更是難上加難,相信這種事情也将越來越少的發生。

作惡,逃脫了又如何?能逃得了罵名,人民的冷眼和不安的良心嗎?毫無疑問,逃不掉的。是以,任何時候都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觸犯惡的邊界,跌落不可挽回的深淵。

世上不存在得到滿足的欲望,隻有愈發膨脹的僥幸之心。當然還存在日複一日的自省與良善。看你如何選擇,如何積累,是心中的天使戰勝惡魔,還是惡魔吞噬天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