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會拍馬屁的人!竟跟諸葛亮有關,孫權被逗得嗨翻天
三國時代有許多才華洋溢的謀士,但未必都有好下場,因為在從政路上,可不是光有才華就好,還要對君主的味,知道如何拍馬屁,否則就如楊修這般有才華、口若懸河之人,最後還是落得慘死的下場!然而三國時代最會拍馬屁的人其實落在諸葛家,但當然不是諸葛亮,諸葛亮神機妙算,還用不着靠拍馬屁,而是另有其人。

▲諸葛恪情商高、會講話,深得孫權重用。(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熟讀三國的人,對于誰最會拍馬屁,很多學者專家多會想到一個人,那就是諸葛恪;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東吳重臣諸葛瑾之子、東吳的權臣。諸葛恪在吳官至太傅。孫權臨終,任之輔政大臣,輔助太子孫亮。
孫亮即位後,諸葛恪獨攬軍政,初期籠絡民心,東興之戰勝利後頗有衆望,後來窮兵黩武,産生輕敵之心,大舉出兵伐魏,慘遭新城之敗。回朝之後,獨斷專權。建興二年(253年),為 皇帝孫亮聯合托孤大臣孫峻所害,時年五十一歲。孫休即位後,得以平反昭雪。
▲諸葛恪,字元遜,琅邪陽都人。三國時東吳重臣諸葛瑾的長子、蜀國諸葛亮的侄子。(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諸葛恪從小就很聰明,他是孫吳大将軍諸葛瑾的長子、蜀國諸葛亮的侄子,從小就被視為神童;是以,他留下的經典故事也相當多。當諸葛恪還是小毛孩的時候,由于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有一天,孫權和大臣們談笑之餘,拿諸葛瑾開玩笑,派人牽來一頭驢,還在驢的臉上挂了一張紙,寫着:諸葛子瑜(子瑜是諸葛瑾的字)。
大家都開心地笑了。諸葛恪看到後,很淡定地跪了下來,請求孫權給他一支筆。孫權叫人拿給他,諸葛恪在四個字的下面又添了兩個字:“之驢”。大家看到這個小毛孩在大臣面前從容不迫,反應靈活,都稱贊不已,孫權更是開心大笑,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諸葛恪很知道君主喜歡什麼,堪稱三國時代拍馬屁第一人。(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諸葛恪才思靈活還不止于此,為什麼說諸葛恪是三國時代拍馬屁第一人,話說諸葛恪是諸葛亮的親侄子,在當時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才高八鬥,神機妙算,是被公認最厲害的軍事家之一;
有一次,孫權見到諸葛恪,問他:“你的父親(諸葛瑾)和你的叔父(諸葛亮)誰比較優秀?”諸葛恪應聲回答:“我的父親比較優秀。”孫權笑着說,你叔父諸葛亮在劉備那裡可是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父親諸葛瑾在我這隻是普通的将軍,你為何說說你 父親比較優秀呢?
諸葛恪從小就很聰明
諸葛恪說:“我父親知道侍奉誰為君主才對,而叔父不知道,是以我父親比較優秀。”孫權聽罷大笑,便命諸葛恪依次給大家斟酒。而這句話也讓孫權開心了一整天。
雖然諸葛恪在才華上不及三國很多謀士,但拍馬屁的功夫可是一流,拍馬屁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對方不覺得你在拍馬屁,知道寓意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在誇他,這點諸葛恪做到了,就算在現代,這點也很受用唷!
雖然諸葛恪在才華上不及三國很多謀士,但拍馬屁的功夫可是一流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