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春和賈寶玉是一母同胞的姐弟,都是由賈政與王夫人所生,并且在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姐妹當中,她是一位擅長撫琴的女子,與另外三位妹妹不同的是,賈元春入宮作了女史,後來又被皇帝選為妃子。

總之,榮國府、甯國府的興衰與妃子賈元春在宮中的受寵、失寵是密切相關的。賈元春的妃子身份,實際上是與清朝的選秀制度密切相關的。按照《,紅樓夢,》中的叙述,賈元春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了宮中,當了女史。
女史是服侍皇帝、太子、王子的,如果能夠被皇帝看中,或者是跟了太子、王子,地位都能跟着提升,如果太子後來繼位成為了皇帝,也可以從妃子成為嫔妃,娘家也就成了皇親國戚。在清朝的時候,按照規矩,旗人的女兒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被送到宮中,參加選秀,薛寶钗當初就是去宮中選秀。
被選中的秀女,如果被皇帝寵幸了,就會被封為常在、答應、妃、貴妃等身份,賈元春先是被選為女史,後來被皇帝寵幸,加封為了賢德妃。賈家的榮耀一下子也跟着到達了頂峰,然而,賈元春被封妃之前,秦可卿給王熙鳳托夢所說的話,也暗含了賈元春悲慘的命運。
秦可卿: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
“非常喜事”指的是賈元春被封為賢德妃、回家省親的大喜事,不過“盛極必衰”,另外,在金陵十二钗當中,賈元春排名第三,同時也是“薄命司”中之人,這些都說明了賈元春的命運是悲慘的、短命的。
那麼,賈元春的“薄命”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在高鹗的後四十回續書當中,賈元春是病死的。賈母與王夫人去宮中探望元春的時候,發現她“口中有痰,不能言語,體胖,見了賈母、王夫人二人之後,隻有悲戚之狀,卻沒有眼淚。”之後,賈元春就因病去世了。
高鹗的續寫與曹雪芹所著的後二十八回佚稿是不同的,由于高鹗沒有曹雪芹那種家破人亡的切身體會,他就将賈元春的結局,簡單的改為了病死,其實,在曹雪芹的原稿當中,元春根本就不是病死的。
在前八十回當中,曹雪芹早已埋下賈元春死因的“草灰蛇線”,她省親的時候,一共點了四出戲,脂硯齋的評語是“乃通部書之大過節大關鍵。”其中的一出戲為“乞巧”,是清朝戲曲《長生殿》中的一出,主要講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脂硯齋在此的批語為“伏元妃之死”。
從這可見,賈元春是像楊貴妃那樣“死于宮廷争權奪勢”之中,另外,賈元春的原型也說出了答案。
曹雪芹的姑媽,嫁給了清朝時期的平郡王納爾蘇,成為王妃,納爾蘇卷入了“九子奪嫡”的鬥争當中,後來,雍正四年,納爾蘇被“圈禁”,在家中死去,作為他的王妃,曹雪芹的姑姑自然也惶恐度日、命運凄慘。
曹雪芹所著的《紅樓夢》看似在寫賈家,其實處處是在寫曹家、在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