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竟然這樣對待體罰自己兒子的老師!

在網上看到一條“老師罰學生站了幾分鐘,竟然被抓進派出所關了7小時”的消息,消息稱,湖南株洲縣一國小老師因學生遲到罰站,而被罰站學生的父親為當地派出所副所長,聽說自己的女兒被罰後,派所裡的民警将涉事老師帶到派出所“了解情況”。随後,株洲縣釋出官方資訊,稱獲悉情況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10月17日,株洲縣紀委監委對此事開展調查。10月18日,株洲縣警察局已對渌口派出所副所長趙某作出停職的決定。調查組将繼續深入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處理……

小編不敢對此事進行妄議,隻是想起了兩個關于帝師的小故事。

王傑是陝西同州府韓城人,乾隆二十六(1761)年恩科狀元,也是清朝立國後的第一位陝西籍狀元。曆士乾隆和嘉慶兩朝,官至内閣學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出任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次年,又出任東閣大學士,加封太子太保。

朱元璋竟然這樣對待體罰自己兒子的老師!

太子太保,是東宮官職,說白了就是太子的家庭教師。王傑為人性格耿直,對本職工作認真負責,在教皇子颙琰(後來的嘉靖皇帝)讀書時,嚴加管教,不惜施以罰站,甚至罰跪的方式進行限制和管教。

有一次,乾隆皇帝想看看未來接班人的學習情況,恰好碰見皇子被罰跪,心裡老大不快。颙琰見皇帝老爹來了,趁機裝出一付可憐相,乾隆當即命他起來,同時對王傑說:“教者天子,不教者天子,君君臣臣乎!”王傑答道:“教者堯舜,不教者桀纣,為師之道乎!”

這段家長與老師的對話,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你教他是天子,不教他也是要當天子的,你如此體罰,還講點君臣之道嗎?最妙的是王傑的回答:教育之後,是堯舜一樣的君主,不教育則是桀纣一樣的昏君,這是為師之道!正所謂學與不學差之萬裡,這我做老師的職責。

朱元璋竟然這樣對待體罰自己兒子的老師!

乾隆皇帝為之一震,是這麼個道理。自己不也希望兒子好嗎,難得這個王傑老師,不但才學一流,品德和責任心更是沒得說!于是又命太子重新跪下,并鄭重地對王傑說道:“朕把太子托付給你,也就相當于把天下蒼生交給你了。太子将來是堯舜,還是桀纣,就看你這個當老師的了”又對颙琰說:“沒得到老師的允許,你不得起來!”說完轉身便走了。

比王傑更狠的是明洪武朝時一個叫李稀顔的儒士。朱元璋是地道地道從社會最底層起家當上皇帝的,小時候窮得連飯都吃不上,更别提接受教育了。朱元璋當上之後,本着“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窮不能窮了教育”的方針,決心給他的後代聘請最好的師,創造一流的學習環境,對孩子實行嚴格的教育。他自己就說“人有精金,必求良匠冶而範之,有美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于子弟,有美質而不求明師教之,豈愛子弟之不如金玉邪?”

朱元璋竟然這樣對待體罰自己兒子的老師!

最難得的是,朱元璋在尊師重教方面堪稱典範,在老師面前沒有皇帝的架子,他特地交待各有關人員:凡是皇子們的老師來找朕,不用通報,随時可以見朕!

一些老師名氣大,脾氣也大,特别是那些專家級的進階老師,他們對學生的管教是相當嚴厲的。上面提到的那位叫李稀顔的老師,教育學生以嚴厲著稱,上課一把戒尺從不離手,如有學生上課調皮搗蛋,偷懶或冒犯老師,就會受到責罰,通常是用手中的戒尺他們的腦門,這叫長記性。他雖然當了皇二代的老師,卻依舊改不了他的臭毛病,有的王子實在太調皮,挨打次數多了,腦袋上難免痕迹斑斑,舊痕未去,新迹又來。

朱元璋竟然這樣對待體罰自己兒子的老師!

朱皇帝看見自然心痛啊,爆脾氣一上來就要治李老師的罪。馬皇後就從旁勸道,人家李老師以聖人之道教導咱們的孩子,你發什麼脾氣啊? 一句話就提醒了朱元璋,嚴是愛,松是害;教不嚴,師之惰。這些道理怎麼一下子就忘了呢?朱元璋竟轉怒為喜,非但沒有責怪李顔稀,還升了他的職,提高他的待遇。放眼曆朝曆代帝師,敢無視皇家的天威,對他們的子弟進行體罰,并得嘉獎的,恐怕隻有李希顔一人了。

從以上兩位皇帝的表現,對比株洲育紅國小何老師的遭遇,真的令人無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