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索額圖當了33年忠臣,為何突然謀反?康熙忍他5年,殺光他的兒子

康熙算得上是清朝少數有較大作為的君主之一,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一年有着出色功績,少年時代便挫敗權臣鳌拜,九年肅正朝綱。成年後平定三藩之亂,澎湖海戰收複台灣,力擊沙俄侵略軍簽訂《尼布楚條約》。三征噶爾丹并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争,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

索額圖當了33年忠臣,為何突然謀反?康熙忍他5年,殺光他的兒子

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但康熙并非一個人完成如此顯赫功績,這一切自然離不開手底下的一幫大臣協助。索額圖在這些大臣之中,無疑算得上是極其有功的領頭之人,從擒拿鳌拜到征噶爾丹。

哪一件事索額圖未參與其中,在康熙一朝,他稱得上是第一大功臣。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當了33年忠臣的索額圖忽然要謀反,最後竟以清朝第一罪人的名義被處死。康熙忍了他五年,還是選擇痛下狠手,殺光他所有的兒子。那麼索額圖又為何要造反呢?

索額圖當了33年忠臣,為何突然謀反?康熙忍他5年,殺光他的兒子

索額圖全名為赫舍裡·索額圖,他是大學士索尼的第三個兒子,也是孝誠仁皇後的叔父。索額圖陪伴康熙的日子,那真的是非常早非常久,少年時代擔任皇宮侍衛。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為了康熙的擒鳌拜計劃,本來當上吏部右侍郎的索額圖回到了一等侍衛的職位。這樣友善康熙召喚他謀劃,采取突襲方式,逮捕鳌拜并懲其黨羽。

索額圖當了33年忠臣,為何突然謀反?康熙忍他5年,殺光他的兒子

正是在索額圖的全力協助下,他才真正得以主持朝政,康熙九年(1670年)恢複内閣後擔任保和殿大學士。在這個位置上,索額圖一待就是十九年,為康熙的盛世付出了滿腔心血。他确實有才華,也比較忠心,性格上卻有點毛病。《清史稿》曾記載:索額圖生而貴盛,性倨肆,有不附己者顯斥之。

索額圖當了33年忠臣,為何突然謀反?康熙忍他5年,殺光他的兒子

他這個人一面仗着功勞嚣張跋扈,一面A錢受賄,對于不肯依附的人便全力打壓。比如說索額圖想拉攏卻沒拉攏成功的顧八代,出于私情竟然批駁他浮躁,導緻顧八代被罷官。又比如說熊賜履,一度與他平起平坐的人,索額圖那是全力彈劾。跟明珠更不用說,兩人鬥得死去活來,索額圖後來的倒台跟明珠也有一定關系。

不過以上這些行為,康熙看在他忠心的份上,也會留點情面。是以我們可以看到,在索額圖真正倒台之前,康熙便敲打過他三次。索額圖也意識到了這些,兩次請求辭官回家,可惜辭官并不代表能全須全尾的退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康熙忽然下令,将索額圖幽禁于宗人府。

索額圖當了33年忠臣,為何突然謀反?康熙忍他5年,殺光他的兒子

緊接着到九月,又下令賜死索額圖,他的同黨不是被殺就是被拘禁流放。至于兩個兒子格爾芬、阿爾吉善也被處死,康熙甚至對索額圖一生所參與的重要軍政大師,除去尼布楚談判外全盤否定。并定下四宗大罪,第一作為大學士曾被貶官,卻不知悔改。第二作為一家之主,沒能限制好弟弟和家人,是他管教不當。第三結黨營私,私下議論國家大事,有錯不改。

第四到德州為太子侍疾,竟然騎馬到中門才下,這是蔑視皇權。這兒有個奇怪之處,索額圖都已經辭職了,康熙為何還要他死?要算賬,之前不就該算了嗎?主要有兩點,一則索額圖曾參與太子奪嫡之争,是皇太子黨。而當時康熙與太子的沖突并未解決,二則前一年,索額圖的弟弟心裕把家人虐待緻死。

索額圖當了33年忠臣,為何突然謀反?康熙忍他5年,殺光他的兒子

最重要的是參與皇太子之争,康熙曾親口說索額圖助太子謀大事,謀什麼大事?很明顯是謀反,至于有沒有這回事不好确定,畢竟康熙也沒有給出實質性的證據。總而言之,即使索額圖辭職,作為皇太子黨的他也無法安然度日。當沖突越來越大,于是忍了索額圖幾年的康熙,再也不想忍了。至于所謂的四大罪,謀大事,很有可能隻是康熙的一個借口而已。

參考資料:《清史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