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紅色特工劉人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是中共情報專家潘漢年一手培養出來的紅色特工。

他機智無畏,精通無線電報技術,曾在二戰期間準确發出了德軍進攻蘇聯的确切日期,以及在淮海戰役前期順利發出了國民黨徐州“剿總”的軍事部署情報。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劉人壽

1955年因潘漢年案被審查入獄,兩次入獄長達18年之久。劉人壽長期潛伏在上海、被潘漢年稱為“全能特工”。

劉人壽就是在延安結識潘漢年的。那時,他還隻有18歲,是個熱血愛國的小青年。

劉人壽1920年3月20日生于上海。1932年,父親去世,一家人隻能靠一點積蓄和姐姐的微薄收入維持生計。

一天,母親得知上海英租界有一所格緻公學,打聽到這學校可以為優秀畢業生提供工作,母親讓決定讓兒子報考。劉人壽不負母親衆望,不僅順利通過了入學考試,而且有幸成為該校首位獎學金獲得者。

但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激起了他的愛國熱情,于是他加入了上海文化界的救國活動。

在此期間,劉人壽結識了比他小一歲的黃承珍(1921年6月出生于福州)。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劉人壽(後排左三)、黃承珍(後排右一)與潘漢年(前左五)

1937年,日軍大規模侵華,抗日戰争全面爆發。

而就在國民黨軍隊抗戰節節敗退之際,傳來八路軍在平型關大捷的消息,劉人壽的内心就更傾向于堅決反抗日本侵略的中國共産黨了。

一天,劉人壽在刊物《抗戰》上,看到了陝北公學的招生通知,于是下定決心與女友黃承珍等八位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悄悄地離開上海,朝延安出發。

到延安後,劉人壽和黃承珍進入陝北公學。在求學期間,劉人壽深受陝北公學黨員的影響。

1938年1月,年僅18歲的劉人壽帶着女友黃承珍一起,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從那以後,他們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了組織的手中。

畢業後,劉人壽等人被配置設定到中央社會部工作。康生(時任中央社會部部長)親自接見了劉人壽、黃承珍等優秀畢業生,要求他們開始從事秘密工作,公開身份是《燕京報》駐延安通訊社的記者。

不久,康生将劉人壽等人介紹給了潘漢年(資深紅色特工,時任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并由潘漢年親自培養和上司。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潘漢年

從此,劉人壽與黃承珍跟随潘漢年前往龍潭虎穴,開始了舍生忘死、曆盡艱辛的特工生涯。

1939年初,身在延安的劉人壽收到姐姐的來信,說她和母親已經逃往重慶。老母親此時非常想念兒子,希望劉人壽來重慶看望她,不然母親就去延安看望兒子了。

劉人壽立即将這封家信交給了潘漢年。

此時,潘漢年正為如何在日僞嚴控下的上海建立特工情報網而煩惱,經中央社會部準許,潘漢年同意了劉人壽、黃承珍去重慶看望母親,并囑咐一定要利用這個探親的機會,潛伏在重慶一段時間,然後等待機會傳回上海建立情報網。

潘漢年還要求他們學習開車、拍照和收發電報等技術。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這一年(1939年),劉人壽19歲,黃承珍18歲。

“為了你們工作的友善,你們就假扮成夫妻吧。”潘漢年說道。

劉人壽等人登前往西安,先是在位于西安七賢莊的八路軍辦事處落腳,幾天後乘軍車前往重慶八路軍辦事處。

劉人壽到了重慶後,換上了便裝,住在了親戚家。

在親戚的介紹下,劉人壽被中央儲蓄會錄取為見習生。

這段時間,黃承珍得知表哥陳震在國民黨海軍做電報員。

于是,黃承珍出面找到了表哥,說男友劉人壽初到重慶,想學習收發電報技術謀個出路,表哥同意幫助劉人壽學習無線電電報技術。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國民黨民權号軍艦

表哥陳震所在的“民權号”軍艦,停靠在重慶以東30英裡的唐家泡。

1939年5月3日,日軍敵機連續轟炸重慶,重慶市民紛紛逃亡。劉人壽當即以避彈為由,請求陳震帶他住在“民權号”軍艦上去學習無線電技術。

本來,外人要上艦入住,需要艦長同意。但是艦長不在,而副艦長和陳震是同學,就同意劉人壽上艦。

兩個多月的學習後,劉人壽每分鐘可以發送120個代碼,超過了每分鐘80個代碼的标準。在這艘國民黨軍艦上,他曾多次嘗試發過電報,結果都令人滿意。

就這樣,劉人壽潛伏敵艦學成了電報技術。

潘漢年得知劉人壽已經學成電報首發技術,于是委托了同志給劉人壽送去100港币,指令劉人壽,黃承珍離開重慶去香港。

當時,100港币隻夠一個人赴港的路錢,剩下的費用都是劉人壽、黃承珍自己出的。

劉人壽說:

“當年中共的地下特工,不僅沒有任何差旅補貼,為了少用組織經費,大部分是自己出生活費的。我在國民黨軍艦上學會了電報收發技術,這期間,每個月的生活費,都是我姐姐出的。”

1939年8月,劉人壽、黃承珍抵達香港,在香港六國飯店向潘漢年彙報工作。

當時,日軍大肆轟炸重慶,交通十分不便。從重慶逃難至香港,途徑昆明的公路,都要排到6個月之後了。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中共中央社會部已派出潘漢年妻子董慧等十餘名同志從延安經重慶前往香港,囑咐潘漢年盡快要建設新的情報網絡。

他們由八路軍辦事處安排行程,沒想到,劉人壽、黃承珍竟然通過自己的社會關系,先到了重慶,這件事得到了潘漢年的稱贊。

潘漢年還稱贊劉人壽是難得的“全能特工”。

當時,中國抗日戰争進入相持階段,黨中央為及時掌握形勢大勢,加強情報工作,責成潘漢年主管成立華南情報局,該情報局同時掌管港澳、南洋和上海的情報系統。

組織還要求潘漢年充分利用各種人脈,試圖滲透日僞組織,擷取敵人的核心機密。

1939年9月下旬,潘漢年率領劉人壽從香港到上海,進入秘密鬥争的前線,活躍在各種政治舞台上。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後來,劉人壽了解到,上級潘漢年上司的情報系統的主要任務是收集日軍的戰略情報,了解日軍戰略意圖和動向,供黨中央參考。

是以,這就需要長期潛伏在敵營,并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滲透敵方的決策和情報部門。

于是,潘漢年和中共中央社會部商讨後,把劉人壽派遣到他控制的日僞機關,去做電報收發員。

潘漢年親自将電台的波段和暗号告知劉人壽。

到上海後,劉人壽潛伏的這個日僞情報機構,就是“岩井公館”,這所公館是岩井英一(日軍駐上海領事)的情報機構,該情報機構直屬日本外務省。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岩井公館

岩井公館不同于其他軍事情報機構,它不從事暗殺等行動,而是專門收集有關中國的戰略情報。

經廖承志等人同意,我方提供的“情報”由潘漢年負責,張唯一(華南情報局上司之一)負責“情報”起草。

劉人壽曾說:

“我親自聽廖承志同志說,潘漢年用假情報換日本情報,潘漢年對假情報比較謹慎,每次交換前都會和我一起審查。”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紅色特工廖承志

劉人壽進入“岩井公館”,化名為“楊靜遠”,擔任情報收發員,與潘漢年直接聯絡。

劉人壽進了岩井公館,掌管着頂樓的電台。他每天抄寫延安新華社發出的一些無關緊要的情報,然後選取部分内容給日本人。

在劉人壽隔壁,有一個日本特務的翻譯隊伍。這些日本翻譯遇到無法翻譯的漢字,就向劉人壽咨詢,劉人壽就順便借機擷取日軍的一些資訊。

一天,劉人壽被日本特務翻譯叫來幫忙解決漢字翻譯問題,突然,日本領事岩井英一來了,劉人壽剛走,岩井英一就問日本部下:“這個中國人常來嗎?”

幸好日本特務這樣回答:“這個人不叫不來。”

一日晚上,劉人壽正在頂樓搞情報,突然闖入一群日本海軍特務,抄下了劉人壽電台的波長和呼号。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劉人壽這才明白,雖然自己潛伏已久,原來日本海軍也在監視自己,此後,劉人壽收發電報越來越小心翼翼。

“皖南事變”爆發後,國民黨封鎖了消息。

潘漢年考慮到劉人壽的生命安全,決定指令他退出岩井公館。

劉人壽開始在上海設立秘密電台,分别設在今天的複興中路西襄陽路和黃陂南路,由國際友人德國記者希普(曾赴新四軍前線采訪,後在日軍掃蕩中犧牲)的夫人作為掩護。

劉人壽就是在這裡通過一個秘密電台接收和發送德蘇戰争即将爆發的絕密情報。當時潘漢年在香港。

1941年6月20日12時許,這是潘漢年同劉人壽早先約定的聯絡時間點。

來電者的聲音很奇怪,但說出的暗語是正确的。按照約定,劉人壽立即秘密聯絡點去取白色信件。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蘇德戰争

當打開信封時,信的内容為:“我們了解到,德國對蘇聯的進攻将定于 1941 年 6 月 22 日淩晨。”

信件的署名是一個劉人壽從未見過的代号,心想估計潘漢年直到。于是就将信内容發給了香港的潘漢年。

潘漢年接到電報後,立即用簽名“小K”寄到延安,周恩來立即用俄文翻譯出情報内容,又緊急寄到莫斯科斯大林處。

果然,在1941年6月22日淩晨4點,德國如期向蘇軍發動了閃電襲擊。

劉人壽和潘漢年發出的這一重要情報為蘇聯人赢得了一天的緊急準備時間。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蘇德戰争第二天,延安收到斯大林給中共中央和周恩來的回信:“由于中方的及時情報,使得蘇聯紅軍提前24小時做出了緊急備戰,功不可沒。”

當時在上海,街邊上的日本憲兵隊伍每時每刻都在搜查中共地下電台。劉人壽平時工作中,為了防止暴露電台,有時電台波長不當,會造成電台燈閃,是以門窗要加厚密封。

1942年夏,上海貝勒路地下電台被日軍憲兵發現,但無法确定是哪個房間。日本憲兵多次進屋檢查,幸好機器藏在牆内,沒有被發現。

潘漢年考慮到如果相關人員立即撤離,這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反而暴露了電台,于是決定讓操作員張志申原地堅持幾天。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那時候,潘漢年部下的情報人員和張志申一樣,都不會為個人生死考慮。

直到張志申等人撤離上海後,潘漢年在上海的下屬中,隻有劉人壽一個人懂得收發電報,但是呢,劉人壽他并不了解如何裝配電台。

于是,潘漢年給劉人壽介紹了一位資深電台裝配員塗作潮。但沒學多久,塗作潮趕到劉人壽那裡後,說有關的地下電台都被日本人毀了,劉人壽向潘漢年彙報,試圖将暴露的報務員送到解放區。

後來,劉人壽才知道,塗作潮口中所說的被毀壞的電台,就是中共特工李白的電台,李白是電視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男主原型)。

中共特工李白被日軍逮捕後,遭受了嚴刑拷打,沒有吐出實情。之後,被潘漢年情報系統的華克之保釋出獄。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紅色特工李白(1910年5月7日—1949年5月7日)

抗戰勝利後,李白回到上海,在潘漢年情報系統工作。當被問到是去解放區還是留在上海工作時,當年被捕差點丢了性命的李白毫不畏懼地說:“組織讓我去哪我就去哪!”

從此,李白在張唯一和劉人壽的帶領下,繼續在上海地下電台工作。

1946年6月,潘漢年回到上海,利用影星唐納的住所召開會議,分析國内外形勢,部署情報工作。

潘漢年要求劉人壽他們繼續長期埋伏以執行新的任務。

很快,國共和談因蔣介石的破壞而破裂,兩黨的決戰在所難免。

周恩來認為蔣介石政府會粉碎解放區,同時狂暴地進攻解放區,是以決定撤回任何暴露或不适合長期潛伏的地下同志。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1946年10月30日,潘漢年離開上海前往香港。張唯一也于1947年3月被指令趕赴香港。

張唯一走後,劉人壽(此時化名李清風)接替了張唯一的工作,成為了潘漢年上海情報局的負責人。這一年,劉人壽才27歲。

“我原先即潘漢年情報系統的學生,又是助手,經常受到上司的指點。從1947年3月開始擔任上海情報局負責人,很多事情隻能自己獨立思考和處理。

我還曾受到周恩來總理和老一輩革命家的培養,有豐富的鬥争經驗,是以在張唯一撤離上海後,我情報部還是收集了許多重要的軍事情報的。”

1948年,潘漢年和劉人壽在淮海戰役中擷取的徐州戰場敵情,也是潘漢年、吳仲禧和劉人壽的得意之作。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中共特工吳仲禧:淮海戰役前截取國民黨徐州戰場部署絕密情報

淮海戰役前夕,吳仲禧(潛伏國民黨高層的中共特工)被派往徐州“剿總”,擔任國民黨國防部成員。

吳仲禧抵達徐州後,受到李樹正(國民黨徐州“剿總”參謀長)的熱情接待,并親自帶他到司令部密室觀看戰事地圖。作戰地圖上,詳細标明了雙方部隊的駐地、人數、指揮官和兵種。

東至海州(連雲港)西至商丘的整個戰線情況,都得到了清晰的展現,當時吳仲禧隻是記住了一部分。

第二天,他又找了個借口進了總部機要室,記下了地圖。然後他假裝生病說要回南京就醫,李樹正欣然應允,并同意他回到後方休養。

到達南京後,吳仲禧立即前往上海,将作戰地圖情況口頭和書面報告給潘漢年。

彙報完後吳仲禧馬上離開上海回南京,潘漢年立即趕到醫院,找到了在醫院當文秘的黃承珍,讓她務必将情報交由劉人壽發給黨中央。

這份由吳仲禧截取、劉人壽發出的國民黨絕密情報,就是後來被稱為《徐州剿總情報》的密電,最終于由劉人壽通過電台秘密發往延安。

但是,當時劉人壽并不知道他發出的情報對于淮海戰役如此重要。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李克農

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劉人壽偶然間翻閱李克農的傳記時,在傳記中才突然發現,首份關于淮海戰役敵軍情報的密電,就是他發出的!

李克農的傳記證明了劉人壽發出了淮海戰役第一份敵軍情報密電。

這是解放軍在淮海戰役中獲得的關于國民黨作戰部署的最早、最完整的情報,對解放軍的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這份73年前發出的原始密電,已成為西柏坡國家安全教育中心展出的重要曆史文物。

1949年7月,劉人壽與黃承珍從香港傳回上海。劉人壽曾任華東統戰部副處長。

1952年任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不久,調任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主任。

1955年4月,一場災難從天而降。劉人壽因受潘漢年冤案牽連被捕入獄。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1965年8月,因“潘漢年案”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同年9月獲假釋傳回上海,在工廠勞動。

1967年5月30日又被逮捕,移送公安部入獄。

這兩次入獄,共坐牢18年。

1979年3月,劉人壽改判無罪。

1982年8月,黨中央向全黨發出通知,為潘漢年平反(潘漢年1977年逝世)。

1983年,劉人壽夫婦獲得平反。

1955年,劉人壽被捕入獄18年!李克農:他發出淮海戰役首份密電

紅色特工合影:(從左到右)劉少文、潘漢年、劉人壽、吳克堅

但時光流逝,此時的劉人壽夫婦已是身心疲憊、曆盡艱辛的60多歲的老人了。妻子黃承珍患有慢性抑郁症,病倒了,最後以局級待遇離休。他于 2006年 5月27日去世,享年85歲。

劉人壽于2009年3月12日因病逝世,享年89歲。

劉人壽是一位追求真理的黨員,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曆盡艱辛,然而,他并沒有放棄,他是一位正直高尚的共産主義者。

謹以此文向戰鬥在隐蔽戰線的紅色特工劉人壽緻敬!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