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飯店女老闆資助落魄青年,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兵團司令

“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範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隐》

在生活中,不乏一些錦上添花的人,他們會在我們功成名就的時候,抛來橄榄枝,但這種溫暖遠不如雪中送炭來的實在。例如有一位上海飯店的女老闆,曾資助過一位落魄青年,兩人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上兵團司令,他們又有哪些淵源呢?

上海飯店女老闆資助落魄青年,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兵團司令

古往今來,無論是戰場還是商場,都不乏女強人的身影。董竹君出生于上個世紀,小時候的她家境貧窮,主動為父母分擔家中瑣事,在12歲那年,由于家中太過凄苦,于是被抵押去賣唱。

在賣唱的時候,董竹君遇到了夏之時,之後對方将她贖出,并且于1914年結婚。婚後兩人長時間分居異地,在1934年時,兩人便結束這段婚姻,當時董竹君帶着4個孩子流落街頭。在董竹君有了一定的資源和人脈後,就在上海開了一家錦江菜館。

上海飯店女老闆資助落魄青年,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兵團司令

董竹君發展好的時候,遇到一個落魄的男青年。她和男青年的這次見面,便給這個年輕男子莫大地幫助,這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時倫。宋時倫出生于1907年,年少就有愛國之情的他,棄文從戎,拿起了槍杆,在民國12年,他在吳佩孚的軍中,并于1926年參加了黃埔軍校,在1927年加入共産黨。

上海飯店女老闆資助落魄青年,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兵團司令

在4、15慘案時,宋時倫不幸被捕入獄,當時他的真正身份并沒有暴露,于是朋友将其救了出來。此時宋時倫知道廣州已不再是他的安身之地,于是便想辦法與組織取得聯系。恰逢此時,遇見一位故友,将他推薦給廣西軍閥張發奎。

上海飯店女老闆資助落魄青年,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兵團司令

此時宋時倫想掩人耳目,于是早早地奔赴到上海。來到上海之後,宋時倫舉目無親,手中的錢也已花光,卻依舊沒有找到自己的組織,于是他隻能留在這裡靠寫稿件為生。這時宋時倫又在上海遇到了廣州獄友,這位獄友同樣是位中共地下黨,同時也是他将董竹君介紹給男青年認識的。

在與宋時倫相遇的時候,他察覺到宋時倫應該也是名地下黨,但他不能明說,于是寫了一封推薦信将他介紹給董竹君,希望對方能幫助宋時輪。

上海飯店女老闆資助落魄青年,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兵團司令

宋時倫便拿着這封信找到董竹君。董竹君見到信之後,為其安排了房間,并且給了他一筆錢财。宋時輪面對陌生人的幫助,心中非常感激,但又不确定對方的身份,于是隻能匆匆道别。當然,董竹君見到宋時輪的時候,也認為他可能是自己人,但緣于他的安全,隻能遠遠的将他送出去,從此20年間兩人再也沒有任何聯系。

上海飯店女老闆資助落魄青年,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兵團司令

轉眼間到了1950年,董竹君與李克農同志相見,其中便有宋時倫的參與。彼時的宋時倫已經成為解放軍兵團司令,兩人再次相見,董竹君并沒有認出他,然而宋時倫卻在會議結束後,來到董竹君面前問道:你可還認識我?

面對眼前的男子,董竹君回憶半天才想起。她認為當年的幫助不值一提。盡管如此,但當時董竹君送給宋時倫的錢是一筆巨款,這筆巨款能夠支撐宋時倫一直找到組織。他憑借這筆錢在湘西建立起一支武警部隊,直至後來加入紅六軍,奔赴井岡山。

上海飯店女老闆資助落魄青年,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兵團司令

盡管過了20年,宋時倫見到曾經的恩人無比激動,他深知這種恩情是自己永遠無法償還的,後來,兩人還成為忘年交。之後,兩人仍保持着姐弟的關系,宋時倫曾在抗美援朝時,将自己獲得一把日軍指揮刀送給董竹君,兩人之間的互助也成為一段佳話。直到1997年,董竹君與世長辭,她在去世後,将自己的錦江飯店幾十年的收入獻給了國家。

上海飯店女老闆資助落魄青年,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兵團司令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志傳》

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忘了做善事。善事再小,但是對于受助之人,都至關重要。生而為人,我們務必要善良。面對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盡量出手相助。董竹君在宋時輪患難的時候,為其雪中送炭,堪稱一代豁達的女性。我們常說“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

上海飯店女老闆資助落魄青年,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兵團司令

在宋時倫最困難的時候,是董竹君為其出手相助,為其送上一筆巨款。時隔多年後,董竹君卻認為自己所做的事不值一提,這是一種寬廣的胸懷。當然,知恩圖報的宋世倫,沒有忘記這段恩情,即便董竹君對此事不以為意,宋時輪卻無法忘記恩人的情義。

參考資料:

範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隐》

《三國志·蜀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