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者訪談︱李尾:那些無可名狀的情緒,在《但願人長久》裡流淌

作者:豆瓣閱讀

李尾訪談

《但願人長久》作者

Q:為什麼想到要寫《但願人長久》這樣一部作品呢?

寫《但願人長久》的時候,我奶奶因病卧床了,因為春上她老人家扳樹上的槐花時摔倒了……

國慶節我和先生回去探望,九十來歲的老人了嘛,算好了回去見最後一面。家裡我的叔伯長輩們都語氣尋常地商議着身後事,而奶奶就躺在一門之隔的偏卧。當時我就生出了許多無可名狀的情緒,将來我要是癱了,這群不肖子孫在一門之隔外大肆商議我後事,我非把他們統統帶走不可!

……跑題了,我就是這個樣子,東拉一句西扯一句。

作者訪談︱李尾:那些無可名狀的情緒,在《但願人長久》裡流淌

李尾在旅途中随手拍的風景

Q:覺得你的作品還是挺“浪漫”的,包括《但願人長久》,還有之前的《關于我愛的人》,不知道這樣的感覺準不準确?

我對“浪漫”這件事的啟蒙源于很小很小的時候,遠在我還沒有入讀學前班前。那時候我的頭發很長,快到腰,我很喜歡披頭散發瘋子似的在街上跑,那樣我就會想象自己是一位公主。尤其是在農忙的夏天,當大人們在柏油馬路上一下下揚麥殼的時候,漫天的麥殼,那是我認為最好的浪漫。

我姑姑家有一條小河坡,我經常會大晌午獨自一個人跑去河坡玩兒,玩累了就直接趴在大地上睡。我那時候無論在哪兒玩,好像隻要困了,直接就趴在大地上睡。有一回在河坡上睡着,還被放羊的鄰居給撿了回去。如今細想,我喜歡趴地上應該是那樣會讓我感到安心和踏實。

作者訪談︱李尾:那些無可名狀的情緒,在《但願人長久》裡流淌

李尾家裡養的羊

我認為這些事情和我寫作的風格還是有很大關系的。從小我就是個孤獨的小孩,很愛往大人堆裡紮。因為我是小孩嘛,大人們講話自然也不避諱,這個背後嚼那個的舌根,那個背後說這個的閑話,我就跟聽書似的,從中聽得津津有味。以至于我後來寫小說,腦海浮現的全是這樣的語境和畫面。

我的寫作沒什麼章法,相當随意,憑着感覺扯哪兒是哪兒,經常隻要有一些畫面就夠了,人物也是在寫作過程中一點點塑造起來的。遣詞造句也毫不講究,能多簡單就多簡單,隻要能夠遊刃有餘地運用好它,無論多簡單照樣打動人心。出于寫作能力、個人視野的局限性與興趣偏好,我的作品自始至終都圍繞着生活、圍繞着自我。寫作之于我最大的魅力,就是它可以無拘無畏,毫無章法。

作者訪談︱李尾:那些無可名狀的情緒,在《但願人長久》裡流淌

李尾家裡養的小羊

Q: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寫作的?

非要細究的話,那是一天下午,我實在太無聊了,腦海有了一些畫面,當下給人物起名,第二天順着感覺就寫了。寫普通人是因為我就是一個普通的人,我所接觸和了解的圈子也都是平凡普通的人。我覺得我們很可愛,也很值得被書寫。

寫作最初于我沒任何意義,不過消遣罷了。後來寫着寫着有了意義,它可以使我内心強大而平和。也是如今的我,寫給過去的我的一本本笑忘書。

作者訪談︱李尾:那些無可名狀的情緒,在《但願人長久》裡流淌

李尾老家的早晨

Q:你覺得對小說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

小說結構精不精巧,故事出不出彩,這些我都不在意。我在意的是寫作過程中我收獲了什麼、又傳遞出來了什麼?這是自從我寫作激情消失殆盡後、還繼續寫作的根本價值。

關于寫作我一直是最大的受益者,能從容坦然、無拘無畏地寫作是我的心意。不斷地寫作可以讓我檢討,讓我從中得到蛻變,更能讓我與曾經的自己和解。盡管偶爾也會不管用,我會被瞬間擊敗、潰不成軍,但那并不妨礙我事後能迅速地站起來、把擊潰我的這一切化為力量為我所用!

對于作品傳遞出去的價值:如果有讀者被我的作品治愈到,哪怕隻是一瞬,我也會為此感到十分開心。

作者簡介

李尾,豆瓣閱讀簽約作者。

2021 年 4 月在豆瓣閱讀開始連載作品,共創作了 3 部作品:《但願人長久》、《關于我愛的人》和《情人》。

在她的筆下,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充滿了奇遇、充滿了原始的治愈力量。自然天成的文字,能夠直達人心,是以她也收獲了屬于自己的讀者。

作品傳送門

作者訪談︱李尾:那些無可名狀的情緒,在《但願人長久》裡流淌

但願人長久

點選 302 Found 立即閱讀

作者訪談︱李尾:那些無可名狀的情緒,在《但願人長久》裡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