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作者访谈︱李尾:那些无可名状的情绪,在《但愿人长久》里流淌

作者:豆瓣阅读

李尾访谈

《但愿人长久》作者

Q:为什么想到要写《但愿人长久》这样一部作品呢?

写《但愿人长久》的时候,我奶奶因病卧床了,因为春上她老人家扳树上的槐花时摔倒了……

国庆节我和先生回去探望,九十来岁的老人了嘛,算好了回去见最后一面。家里我的叔伯长辈们都语气寻常地商议着身后事,而奶奶就躺在一门之隔的偏卧。当时我就生出了许多无可名状的情绪,将来我要是瘫了,这群不肖子孙在一门之隔外大肆商议我后事,我非把他们统统带走不可!

……跑题了,我就是这个样子,东拉一句西扯一句。

作者访谈︱李尾:那些无可名状的情绪,在《但愿人长久》里流淌

李尾在旅途中随手拍的风景

Q:觉得你的作品还是挺“浪漫”的,包括《但愿人长久》,还有之前的《关于我爱的人》,不知道这样的感觉准不准确?

我对“浪漫”这件事的启蒙源于很小很小的时候,远在我还没有入读学前班前。那时候我的头发很长,快到腰,我很喜欢披头散发疯子似的在街上跑,那样我就会想象自己是一位公主。尤其是在农忙的夏天,当大人们在柏油马路上一下下扬麦壳的时候,漫天的麦壳,那是我认为最好的浪漫。

我姑姑家有一条小河坡,我经常会大晌午独自一个人跑去河坡玩儿,玩累了就直接趴在大地上睡。我那时候无论在哪儿玩,好像只要困了,直接就趴在大地上睡。有一回在河坡上睡着,还被放羊的邻居给捡了回去。如今细想,我喜欢趴地上应该是那样会让我感到安心和踏实。

作者访谈︱李尾:那些无可名状的情绪,在《但愿人长久》里流淌

李尾家里养的羊

我认为这些事情和我写作的风格还是有很大关系的。从小我就是个孤独的小孩,很爱往大人堆里扎。因为我是小孩嘛,大人们讲话自然也不避讳,这个背后嚼那个的舌根,那个背后说这个的闲话,我就跟听书似的,从中听得津津有味。以至于我后来写小说,脑海浮现的全是这样的语境和画面。

我的写作没什么章法,相当随意,凭着感觉扯哪儿是哪儿,经常只要有一些画面就够了,人物也是在写作过程中一点点塑造起来的。遣词造句也毫不讲究,能多简单就多简单,只要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好它,无论多简单照样打动人心。出于写作能力、个人视野的局限性与兴趣偏好,我的作品自始至终都围绕着生活、围绕着自我。写作之于我最大的魅力,就是它可以无拘无畏,毫无章法。

作者访谈︱李尾:那些无可名状的情绪,在《但愿人长久》里流淌

李尾家里养的小羊

Q: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

非要细究的话,那是一天下午,我实在太无聊了,脑海有了一些画面,当下给人物起名,第二天顺着感觉就写了。写普通人是因为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我所接触和了解的圈子也都是平凡普通的人。我觉得我们很可爱,也很值得被书写。

写作最初于我没任何意义,不过消遣罢了。后来写着写着有了意义,它可以使我内心强大而平和。也是如今的我,写给过去的我的一本本笑忘书。

作者访谈︱李尾:那些无可名状的情绪,在《但愿人长久》里流淌

李尾老家的早晨

Q:你觉得对小说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小说结构精不精巧,故事出不出彩,这些我都不在意。我在意的是写作过程中我收获了什么、又传递出来了什么?这是自从我写作激情消失殆尽后、还继续写作的根本价值。

关于写作我一直是最大的受益者,能从容坦然、无拘无畏地写作是我的心意。不断地写作可以让我反省,让我从中得到蜕变,更能让我与曾经的自己和解。尽管偶尔也会不管用,我会被瞬间击败、溃不成军,但那并不妨碍我事后能迅速地站起来、把击溃我的这一切化为力量为我所用!

对于作品传递出去的价值:如果有读者被我的作品治愈到,哪怕只是一瞬,我也会为此感到十分开心。

作者简介

李尾,豆瓣阅读签约作者。

2021 年 4 月在豆瓣阅读开始连载作品,共创作了 3 部作品:《但愿人长久》、《关于我爱的人》和《情人》。

在她的笔下,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充满了奇遇、充满了原始的治愈力量。自然天成的文字,能够直达人心,因此她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读者。

作品传送门

作者访谈︱李尾:那些无可名状的情绪,在《但愿人长久》里流淌

但愿人长久

点击 302 Found 立即阅读

作者访谈︱李尾:那些无可名状的情绪,在《但愿人长久》里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