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王爺得罪錦衣衛,被誣蔑和母妃私通,皇帝将他處死焚屍

明英宗天順五年五月,錦衣衛指揮

逯杲

上奏皇帝:他接到密報,江西甯王府支系郡王,弋陽王

朱奠壏

和其親生母妃,“母子通奸”。

明朝王爺得罪錦衣衛,被誣蔑和母妃私通,皇帝将他處死焚屍

朱奠壏是初代甯王朱權之孫,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曾孫,也是當朝天子

明英宗朱祁鎮

的堂叔,和皇室嫡支血緣間隔并不算遠。

是以,這等聳人聽聞之事,确實令明英宗勃然大怒,他在給甯王朱奠培的谕旨中破口大罵:

明朝王爺得罪錦衣衛,被誣蔑和母妃私通,皇帝将他處死焚屍

【(此事)乃天地所無有,禽獸中所不為,不幸于宗室中見之,朕雖欲隐忍不發,然祖宗在天之靈決不能容!】

然而,此事的真相究竟如何?

雖然明朝各藩王宗室的種種“行為藝術”行徑層出不窮,可是身為錦衣玉食的郡王,每年光是祿米就有2000石,抵得上兩個朝中正一品官員的俸祿。若說府中莺莺燕燕,美姬佳麗,更是應有盡有。難道弋陽王朱奠壏當真如此喪心病狂,竟和自己親生母親做出了禽獸不如的行徑?

注:明朝正一品官員,每月支米87石,一年1044石,當時一石米約合現在的160斤,按當下一斤大米=6.5元計算,郡王一年的年薪超過200萬元,正一品官員的年薪超過100萬元。

此事的緣起,要從甯王府始祖、谥号為“甯獻王”

朱權

說起。朱權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初封于長城之北的大甯府,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顔三衛”的蒙古騎兵皆骁勇善戰,是公認的北地強藩,朱權本人也多次和衆兄弟受命出塞,攻擊蒙元殘餘勢力,年紀輕輕便以善于策謀著稱。

甯王:朱權

明朝王爺得罪錦衣衛,被誣蔑和母妃私通,皇帝将他處死焚屍

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後,将朱權這個十七弟視為心腹之患,便假稱求援,派所部精銳士卒埋伏在大甯城外,以自己親身為餌,誘朱權出城相送,趁機将他劫持。從此不止是甯藩兵馬,更連“朵顔三衛”也收入麾下,為此後朱棣奪取皇位的戰争,立下大功。

明成祖文皇帝:朱棣

明朝王爺得罪錦衣衛,被誣蔑和母妃私通,皇帝将他處死焚屍

朱棣為了安撫朱權,曾許諾将來事成,和他平分天下。朱權也在燕軍營中,時時為四哥草拟檄文。等到打下南京,朱棣登上皇位後,立馬變了嘴臉。

朱權求封蘇州,朱棣不許;求封杭州,又被否決。朱棣更稱“建甯、重慶、荊州、東昌皆善地,惟弟擇焉”,朱權無奈,最後選了南昌,從此整日韬光養晦,交往文人雅士,以學術、詩文、戲曲為樂,并有許多相關著述。

然而,對朱棣的算計,朱權作為一個也曾有過雄心壯志、麾下鐵騎縱橫馳騁的皇子,内心深處終究意不能平。朱棣一死,他便上書稱“南昌非其封國”,請求移封,被明仁宗冷淡駁回。宣德年間,他又上書乞賜田地,議論宗室事務,被明宣宗下旨诘責。明英宗正統十三年,這個壯志難酬的藩王,經曆六任帝王,活到七十一歲,抱憾而終。

朱權的嫡長子

朱磐烒

,沒有活過老爹,正統七年就去世了,後來被追谥為“甯惠王”。朱權的另外幾個兒子,在明宣宗宣德年間,分别受封為臨川王,宜春王,新昌王,信豐王。朱磐烒的嫡長子

朱奠培

,在祖父朱權死後,繼承了甯王之位。

朱磐烒的其餘幾個兒子,在明代宗景泰二年,分别受封為瑞昌王,樂安王,石城王,也包括他的庶出第五子,被封為弋陽王的朱奠壏。新任甯王朱奠培其人,繼承了祖父的才學,能詩善文,喜好搜集古帖,書法和山水畫功底也不錯。然而另一方面,性情急躁多疑,所行多有不矩。

甯王:朱奠培

明朝王爺得罪錦衣衛,被誣蔑和母妃私通,皇帝将他處死焚屍

明代宗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弋陽王朱奠壏通過江西巡撫韓雍,奏稱甯王朱奠壏意圖謀反,興起一場大獄,受此案牽連而下獄治罪的軍卒吏民,竟達六七百人。最後此事因為查無實據,不了了之。到明英宗“奪門之變”複辟後,才将他們盡數赦免釋放,但唯獨王府教授遊堅被貶谪。甯王朱奠培是以心懷怨憤,和江西當地官員的關系鬧僵。

江西布政使崔恭,把持甯王府事務,卻有意拖延,不加辦理,遭朱奠培彈劾。崔恭于是和江西按察使原傑上奏,也揭發了朱奠培将其祖父、父親生前的侍女寵幸,又逼宦官熊璧自盡之事。朝廷查實此事後,便以此罪名,削奪了甯王府的護衛軍隊,徹底将甯藩變成了沒牙的老虎。

——三年之後,遂有駭人聽聞的弋陽王朱奠壏與其母妃“通奸”一案。

弋陽王:朱奠壏

明朝王爺得罪錦衣衛,被誣蔑和母妃私通,皇帝将他處死焚屍

在明英宗朱祁鎮複辟後的天順一朝,他經曆瓦剌囚俘、南宮歲月,他不信群臣,不信宗親,而隻信廠衛,大肆以特務統治來威懾百官。

逯杲(lùgǎo)和門達這兩個參與奪門的錦衣衛,便成他最信任的耳目和鷹犬。錦衣衛權勢更加勢傾朝野。

明朝王爺得罪錦衣衛,被誣蔑和母妃私通,皇帝将他處死焚屍

逯杲其人,行事張楊,嚣張跋扈,他向全國各地派遣錦衣衛校尉,刺探朝中勳貴大臣的種種過失,不辨真假便一一上報給明英宗,極得其歡心。如參與“奪門之變”的英國公張懋、太平侯張瑾、外戚會昌侯孫繼宗兄弟等,都因侵奪官田之罪,被逯杲告發,遭到狠狠敲打。

逯杲勢力一步步膨脹後,漸漸脫離了老長官門達的束縛,為非作歹起來。他上奏說要派校尉四處刺探,收集情報,文武官員、豪門大富多向他進獻妓樂貨财,以求獲免,連親藩郡王也不例外。一些沒有送來賄賂的,逯杲就想方設法治他們的罪。

《明史·佞幸傳·逯杲》:【帝以杲強鷙,委任之,杲乃摭群臣細故以稱帝旨。】

明朝王爺得罪錦衣衛,被誣蔑和母妃私通,皇帝将他處死焚屍

從此他們勢傾朝野,文武大吏、富家高門多向他們進獻妓樂貨财,以求獲免,連親藩郡王也不例外。不肯行賄的人,逯杲和門達就将他們嚴刑逼供成獄。弋陽王朱奠壏母子一案,就是他們制造的最匪夷所思的案子。

事關皇族聲譽,明英宗派驸馬都尉薛桓和逯杲一起調查,找不到任何實據,甯王朱奠培也力證此事純系誣告。

弋陽王朱奠壏在獄中:

明朝王爺得罪錦衣衛,被誣蔑和母妃私通,皇帝将他處死焚屍

事情鬧大了,明英宗怒責逯杲,逯杲懼罪,立刻堅持原見,稱确有此事。明英宗“不得已”,為了保住這個得力鷹犬,竟然将錯就錯,處死朱奠壏與其母,焚二人屍骨。擡屍出來時,剛好天降雷雨,平地水深數尺,天下人皆認為是這場奇冤激怒了天地所緻。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天順五年五月戊辰先是,錦衣衛指揮逯杲奏發江西弋陽王奠壏敗倫事,既而有旨令體審,複以無是。事聞,上怒,即遣敕責問杲,杲懼得罪,仍以為實。上不得已,命王母子自盡,曰:無污我宗室。方舁屍出焚時,雷雨大作,平地水深數尺,父老無不驚愕,以為逯杲上罔朝廷,誣陷宗室,故有此異雲。】

《明史·列傳第五·諸王·甯王系》:【初,錦衣衛指揮逯杲聽诇事者言,誣奠壏烝母。帝令奠培具實以聞,複遣驸馬都尉薛桓與杲按問。奠培奏無是事,杲按亦無實。帝怒,責問杲。杲懼,仍以為實,遂賜奠壏母子自盡,焚其屍。是日雷雨大作,平地水深數尺,衆鹹冤之。】

于是,堂堂大明太祖朱元璋的曾孫,當今天子的堂叔。貨真價實的天潢貴胄,僅僅因為得罪了朱祁鎮信用的佞幸,便落得個背負污名冤死,屍骨無存的下場。這就是明英宗複辟後的天順朝,其特務統治之恐怖,可見一斑。

明英宗能制衡和最終鏟除“奪門功臣”石亨、曹吉祥等人,依賴的就是其大力扶植的錦衣衛。是以,哪怕在大庭廣衆之下,面對着鐵證如山衆目睽睽,朱祁鎮也一定要颠倒黑白,一定要甘犯衆怒,一定要草菅人命,隻為保住他的鷹犬們。

此案也令從明成祖朱棣起,就潛藏不滿的甯王一脈蒙受奇恥大辱,徹底寒了心。于是,到明英宗的曾孫明武宗正德年間,方有一場聚衆十萬、震動全國的“甯王之亂”。

甯王:朱宸濠

明朝王爺得罪錦衣衛,被誣蔑和母妃私通,皇帝将他處死焚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