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汝昌淮軍馬營起家,原是太平軍,如何成為清朝北洋艦隊的統帥

丁汝昌能成北洋水師提督就兩原因:

首先,丁汝昌本人确實有能耐;

其次,丁汝昌是合肥人,是淮軍成長起來的李鴻章嫡系。

李鴻章啟用合肥老鄉、淮軍老部下丁汝昌,這個很好了解。李鴻章對北洋寄予厚望,不管是為國家守衛國門,還是為自己升官發财,把北洋艦隊緊緊攥到自己手裡才夠踏實放心。但是,這一切前提,是要找一個能幹事、有能耐的人,丁汝昌正好合适。

丁汝昌淮軍馬營起家,原是太平軍,如何成為清朝北洋艦隊的統帥

【說說丁汝昌的能耐】

丁汝昌的能耐,不是文官靠嘴皮子混官場混出來的,而是靠的戰場拼殺,一步步獲得軍功,得到了很多大佬的認可。

關于丁汝昌是太平軍降将的事,也不是什麼丢人的事。戰争年代,為了生存各為其主罷了。丁汝昌在太平軍時跟着程學啟,程學啟後來成為淮軍著名“悍将”。1853年,太平軍攻入安徽,安徽很多人響應,這一年,程學啟25歲,丁汝昌18歲,就跟着太平軍走了。程學啟屢立戰功,成為陳玉成手下葉芸來部的一名大将,而丁汝昌尚且事名不見經傳的小喽啰。

丁汝昌淮軍馬營起家,原是太平軍,如何成為清朝北洋艦隊的統帥

1860年,曾國藩、曾國荃兄弟圍攻安慶,程學啟則守衛安慶城北門外圍的石壘陣地,屢次挫敗湘軍攻勢。  屢攻不下後,曾國藩兄弟就策反程學啟,程學啟就帶幾百号人投靠了曾國荃,其中就有丁汝昌。

命運其實很多時候,都是一個個偶然。前幾天,丁汝昌還為保衛安慶而戰,幾天後,卻要為攻破安慶城而戰。曾國荃把投降這批人當做炮灰,程學啟為了納投名狀,也夠賣命。攻破安慶後,程學啟升官遊擊将(從三品),成為一個營的營長;而丁汝昌升官千總(六品),成為統領100人的哨官。

丁汝昌淮軍馬營起家,原是太平軍,如何成為清朝北洋艦隊的統帥

在湘軍中,安徽人不受待見。正好1862年,李鴻章組建淮軍。丁汝昌跟着程學啟轉到了李鴻章手下。又一次偶然,淮軍大咖劉銘傳看上丁汝昌作戰勇猛,就把丁汝昌要入了銘字營。劉銘傳剿滅太平軍,平定撚軍中功勞顯赫,丁汝昌在劉銘傳手下也立下汗馬功勞。

到1864年,淮軍已經從6000多人膨脹到七萬多。淮軍将領的官職也水漲船高。這時,丁汝昌已經是從二品副将。到1868年,因為滅東撚軍有功,丁汝昌已經是帶着提督銜的總兵(正二品),還得了“巴圖魯”的勇号。這時,丁汝昌已經成為淮軍主要将領之一。

丁汝昌淮軍馬營起家,原是太平軍,如何成為清朝北洋艦隊的統帥

【丁汝昌怎麼想起幹海軍?】

1874年,朝廷裁軍,劉銘傳要裁掉丁汝昌率領的幾個營。丁汝昌就跟劉銘傳鬧了沖突,回家養老。待了兩年,丁汝昌閑不住了,就到李鴻章處走動走動。

李鴻章正好籌備海軍,就跟丁汝昌說:“你跟劉銘傳鬧了别扭,幹脆别在陸軍混了,去英國學習海軍吧”。李鴻章欣賞丁汝昌,左宗棠也欣賞丁汝昌。左宗棠準備收複新疆,要調走丁汝昌,李鴻章硬是沒給。于是,丁汝昌全程參與了北洋海軍的從無到有。

丁汝昌淮軍馬營起家,原是太平軍,如何成為清朝北洋艦隊的統帥

從1879年,李鴻章正式将丁汝昌調入北洋,任“督操”。到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将近十年時間,雖然丁汝昌以前在陸軍。但是十年時間的學習和出國經曆,在英國德國督造軍艦,帶領艦隊返航,帶領艦隊出訪日本......丁汝昌在海軍的确可以獨當一面。

李鴻章等于對丁汝昌進行了十年打磨,才讓他上司北洋艦隊,丁汝昌已經成為清朝最了解海軍的幾個人之一。在丁汝昌建議下,清朝還成立了水師學堂、武備學堂。由此,丁汝昌才有了從“督操”到“統領”在到“海軍提督”上司整個艦隊。說實在話,甲午戰争,北洋海軍雖然敗了,但沒丢人,丢人的是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