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丁汝昌淮军马营起家,原是太平军,如何成为清朝北洋舰队的统帅

丁汝昌能成北洋水师提督就两原因:

首先,丁汝昌本人确实有能耐;

其次,丁汝昌是合肥人,是淮军成长起来的李鸿章嫡系。

李鸿章启用合肥老乡、淮军老部下丁汝昌,这个很好理解。李鸿章对北洋寄予厚望,不管是为国家守卫国门,还是为自己升官发财,把北洋舰队紧紧攥到自己手里才够踏实放心。但是,这一切前提,是要找一个能干事、有能耐的人,丁汝昌正好合适。

丁汝昌淮军马营起家,原是太平军,如何成为清朝北洋舰队的统帅

【说说丁汝昌的能耐】

丁汝昌的能耐,不是文官靠嘴皮子混官场混出来的,而是靠的战场拼杀,一步步获得军功,得到了很多大佬的认可。

关于丁汝昌是太平军降将的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战争年代,为了生存各为其主罢了。丁汝昌在太平军时跟着程学启,程学启后来成为淮军著名“悍将”。1853年,太平军攻入安徽,安徽很多人响应,这一年,程学启25岁,丁汝昌18岁,就跟着太平军走了。程学启屡立战功,成为陈玉成手下叶芸来部的一名大将,而丁汝昌尚且事名不见经传的小喽啰。

丁汝昌淮军马营起家,原是太平军,如何成为清朝北洋舰队的统帅

1860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围攻安庆,程学启则守卫安庆城北门外围的石垒阵地,屡次挫败湘军攻势。  屡攻不下后,曾国藩兄弟就策反程学启,程学启就带几百号人投靠了曾国荃,其中就有丁汝昌。

命运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个偶然。前几天,丁汝昌还为保卫安庆而战,几天后,却要为攻破安庆城而战。曾国荃把投降这批人当做炮灰,程学启为了纳投名状,也够卖命。攻破安庆后,程学启升官游击将(从三品),成为一个营的营长;而丁汝昌升官千总(六品),成为统领100人的哨官。

丁汝昌淮军马营起家,原是太平军,如何成为清朝北洋舰队的统帅

在湘军中,安徽人不受待见。正好1862年,李鸿章组建淮军。丁汝昌跟着程学启转到了李鸿章手下。又一次偶然,淮军大咖刘铭传看上丁汝昌作战勇猛,就把丁汝昌要入了铭字营。刘铭传剿灭太平军,平定捻军中功劳显赫,丁汝昌在刘铭传手下也立下汗马功劳。

到1864年,淮军已经从6000多人膨胀到七万多。淮军将领的官职也水涨船高。这时,丁汝昌已经是从二品副将。到1868年,因为灭东捻军有功,丁汝昌已经是带着提督衔的总兵(正二品),还得了“巴图鲁”的勇号。这时,丁汝昌已经成为淮军主要将领之一。

丁汝昌淮军马营起家,原是太平军,如何成为清朝北洋舰队的统帅

【丁汝昌怎么想起干海军?】

1874年,朝廷裁军,刘铭传要裁掉丁汝昌率领的几个营。丁汝昌就跟刘铭传闹了矛盾,回家养老。待了两年,丁汝昌闲不住了,就到李鸿章处走动走动。

李鸿章正好筹备海军,就跟丁汝昌说:“你跟刘铭传闹了别扭,干脆别在陆军混了,去英国学习海军吧”。李鸿章欣赏丁汝昌,左宗棠也欣赏丁汝昌。左宗棠准备收复新疆,要调走丁汝昌,李鸿章硬是没给。于是,丁汝昌全程参与了北洋海军的从无到有。

丁汝昌淮军马营起家,原是太平军,如何成为清朝北洋舰队的统帅

从1879年,李鸿章正式将丁汝昌调入北洋,任“督操”。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将近十年时间,虽然丁汝昌以前在陆军。但是十年时间的学习和出国经历,在英国德国督造军舰,带领舰队返航,带领舰队出访日本......丁汝昌在海军的确可以独当一面。

李鸿章等于对丁汝昌进行了十年打磨,才让他领导北洋舰队,丁汝昌已经成为清朝最了解海军的几个人之一。在丁汝昌建议下,清朝还成立了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由此,丁汝昌才有了从“督操”到“统领”在到“海军提督”领导整个舰队。说实在话,甲午战争,北洋海军虽然败了,但没丢人,丢人的是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