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21歲考上北大,後成八路騎兵營長,懷孕三個月仍騎馬與日軍作戰

抗戰時期,在八路軍隊伍裡,有很多優秀人才,比如,冀東人民抗日聯軍第三路軍(西路軍)政治部主任楊裕民同志,也叫楊十三,就是留學美國的博士,大學教授。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25團團政委淩則之同志,就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

她21歲考上北大,後成八路騎兵營長,懷孕三個月仍騎馬與日軍作戰

今天講的這位,是一名女同志,她叫李林,原名李秀若,福建尤溪縣人,1915年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幼年被僑眷領養,僑居印度尼西亞。14歲時,随着養母回國,在廈門集美學校讀書。18歲時,考入上海愛國女中,21歲時,考入北大,在政治經濟系就讀。由于她長相嬌美,又是南方人,在北大衆學子中,很顯眼,有着“校花”美譽。

她21歲考上北大,後成八路騎兵營長,懷孕三個月仍騎馬與日軍作戰

不過,她在北大學習不到半年,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七君子”事件,作為民國北平四大名校的北大,對于這一事件的反應,肯定不會慢于清華等名校,于是,示威遊行是必須的,李林同志當時就是北大遊行隊伍的旗手,此事之後,由于她表現突出,被黨組織吸收,同年底,她響應北平市委的号召,奔赴太原,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舉辦的國民師範學校軍政訓練班,接受軍事訓練,任特委宣傳委員兼女子第11連黨支部書記。

她21歲考上北大,後成八路騎兵營長,懷孕三個月仍騎馬與日軍作戰

抗日戰争爆發後,李林被派到大同,任犧盟會大同中心區委宣傳部部長。後随晉綏邊區工作委員會到雁北抗日前線,宣傳群組織勞工、農民、學生參加抗日武裝。組織開辦訓練班,編寫軍事、政治教材,親自授課,積極教育和武裝青年。

她21歲考上北大,後成八路騎兵營長,懷孕三個月仍騎馬與日軍作戰

但她對于這些工作,不滿足,她一心想上前線殺敵。1937年11月,她終于如願來到一線抗日部隊,任八路軍雁北抗日遊擊隊第8支隊支隊長兼政治處主任,率部深入敵後與日僞軍展開鬥争。1938年春,八路軍一二0師組建騎兵部隊,李林積極要求參加,成了一二0師獨立支隊騎兵營營長兼教導員,率部馳騁雁北、綏南,與日僞軍作戰,屢建戰功,對于她的表現,賀龍師長稱贊她是“我們的女英雄”。

她21歲考上北大,後成八路騎兵營長,懷孕三個月仍騎馬與日軍作戰
她21歲考上北大,後成八路騎兵營長,懷孕三個月仍騎馬與日軍作戰

1940年4月,日軍集中一萬多兵力,對晉綏邊區進行“掃蕩”。4月26日,晉綏邊區特委、第11行政專員公署機關和群衆團體等500餘人被包圍。此時,李林已懷有身孕三個多月,在她的身邊,也隻有一個騎兵連,為了掩護機關和群衆突圍,她不顧懷有3個月的身孕,率騎兵連勇猛沖殺,将日僞軍引開,自己卻被圍困于小郭家村蔭涼山頂。在腿部和胸部多處負傷後,仍英勇抗擊,斃傷日僞軍6人,最後,她用最後一發子彈射進自己的喉部,英勇犧牲,年僅25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