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王朝》中,康熙要雍正做一個“真正的孤臣”,究竟有何寓意

所謂真正的“孤臣”,是康熙對于雍正的期許和希望,這其中包含着“孤”和“臣”兩層含義。

《雍正王朝》中,第一次提到“孤臣”一詞,是在雍正與十三阿哥胤祥順利完成江南籌款赈災的任務回到京城後,雍正主動表示願意接下追比戶部欠款的差事:

“隻要對朝廷有利,對我大清的江山社稷有利,兒臣大不了做個孤臣罷了。”

此時的雍正所說的“孤臣”,實際上對應的是外界對于他的“鐵石心腸冷面王”的評價。而他之是以會讓王公和朝臣有如此的評價和印象,也是因為其做事認真盡職、為人剛正不阿,并且鐵面無私,從不徇私舞弊。

《雍正王朝》中,康熙要雍正做一個“真正的孤臣”,究竟有何寓意

雍正這個時候提到自己要做一個“孤臣”,也是在向康熙表明自己除了要保持着這份剛正與不屈外,還要堅持國家和朝廷的利益至上,不會因為擔心得罪人而做事畏首畏尾,甚至出現徇私舞弊、同流合污之事。

可以說雍正的“孤臣”,就是在赤裸裸的嘲諷八阿哥胤禩。

在此之前,八阿哥胤禩素以“八賢王”而著稱,而他的好人緣除了他一直以來挖空心思、邀買人心外,便是對于官員們不端行為的縱容。特别是在戶部虧空的問題上,作為主管戶部的阿哥正是因為他的寬待和放縱,才有了官員們可以任意拖欠國庫銀兩,緻使國家遭遇到了如此危機竟然無錢赈災,可以說他是在用國家的資源、在用朝廷的安危來替自己收買人心,朝廷當今的窘境,八阿哥胤禩是難辭其咎的。

是以,雍正所說的的“孤臣”,其核心就是不怕得罪人,不怕遭受其他的排擠與唾罵。

《雍正王朝》中,康熙要雍正做一個“真正的孤臣”,究竟有何寓意

然而,康熙對于雍正如此看待“孤臣”這個概念并不滿意,于是他說:

“朕想叫你做一個真正的孤臣!”

這是雍正在向十三阿哥胤祥請求康熙皇帝的賞賜後,康熙皇帝對于雍正的回答。

“真正的孤臣”,比起“孤臣”來說,多了一個“真正”,那就說明“孤臣”在康熙看來并不僅僅是要不怕得罪人,這其中還有這更為深刻的含義。

《雍正王朝》中,康熙要雍正做一個“真正的孤臣”,究竟有何寓意

“孤”,孤獨、孤立,這是一種心态,也是一種狀态。

就拿雍正向康熙為十三阿哥求情,希望胤祥也能獲得康熙皇帝的賞賜,然而卻遭到了康熙皇帝的駁斥,實際上康熙這是在告訴雍正兩個已經發生并且未來有可能繼續發生的現實:

其一,有的時候,做了事情不一定就會獲得應有的賞賜;

其二,與其他人合作完成了差事,但是功勞就是會像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這樣,隻會算在一個人的頭上。

于是,當這樣的情況發生的時候,就需要當事人具備有足夠的承受力。

當自己的功績不被認可或者沒有的到賞賜的時候,要具備有心理承受能力,不去抱怨,學會接受現實。

當看到與自己一同完成差事的人獲得獎賞,自己卻沒有任何的賞賜時,要直面這樣的現實,不去嫉妒,不去懷疑。

當自己獲得獎賞,而另外的人沒有獲得賞賜的時候,也要有能夠承受别人的質疑、猜忌的目光,能夠安心接受屬于自己的賞賜而不去顧他。

是以,康熙實際上這是在借助雍正為十三阿哥求情的事情,在向雍正講述着為官的道理與一個成熟官員該有的心境,而一個人具備對于這些事情的承受力,其難度遠遠超過了隻在乎是不是得罪人,這才是康熙想要雍正擁有的現實狀态以及應有的心态。

《雍正王朝》中,康熙要雍正做一個“真正的孤臣”,究竟有何寓意

“臣”,為人臣,同樣的既是一種狀态,也是一種心态。

此時的康熙已經發現了朝廷之上,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集團”以及大阿哥胤褆等人,都開始觊觎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并且是對其享盡辦法阻撓,挖空心思掣肘,随時準備着将其扳倒,自己好取而代之。康熙對此雖然是頗為反感,但是卻也無可奈何。

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卻繼續站在了太子胤礽一邊,作為“太子黨”的成員和太子胤礽的支援者,給予了胤礽以莫大的鼓勵與幫助,這一點令康熙感到欣慰。

但是太子胤礽的表現卻令康熙倍感失望,一方面,他本人的荒誕不羁,處事欠妥,經常讓康熙也下不來台,另一方面,從後來胤礽批判雍正“激烈激詐”一事中看到,太子胤礽完全沒有保護自己團隊人的意識和膽魄,根本算不上是一個合格的上司人。

《雍正王朝》中,康熙要雍正做一個“真正的孤臣”,究竟有何寓意

可是太子胤礽即便是這樣,康熙卻仍将其看做是當人不二的接班人人選,畢竟胤礽已經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關系錯綜複雜,其中也還有康熙本人的感情因素在。是以,這個時候的康熙,對于雍正有了些許的期望。

一來,保持對于太子的“為人臣”狀态,繼續扶保、支援太子胤礽,不管是現在,乃至胤礽登基之後,都要對其予以認可與幫助。

二來,保持對于太子的“為人臣”心态,不要惦念着扳倒太子自己取而代之,而是要一如既往的以兄弟和臣子之心對待太子。

這才是康熙所說的“真正的孤臣”中這個“真正”的含義所在。

《雍正王朝》中,康熙要雍正做一個“真正的孤臣”,究竟有何寓意

回到追比戶部欠款的事情上,康熙讓雍正做這個“孤臣”,實際上就是對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的一種保護。

康熙不僅斷然拒絕了雍正替十三阿哥胤祥的求情,并且駁回了其希望同胤祥共同追比戶部欠款的奏請。

除了前文中所說的,康熙希望借由此時,磨砺雍正的心性外,此時的康熙不希望胤祥參與其中,實際上也是對于雍正和胤祥的一種保護。

首先,以十三阿哥胤祥的性格與為人,并不能真正的追回欠款。

胤祥,是除了名“俠肝義膽”,他不像八阿哥胤禩那般的“假仁假義”,他的“仁義”是發自于真心的,但是這卻往往成為了自己的“弱點”,為别人所利用。

比如,九阿哥胤禟讓魏東亭去找十三阿哥胤祥求情,果然,胤祥見不得魏東亭的慘狀,進而希望找雍正求情,在向雍正求情未果後,他又主動自掏腰包,替魏東亭想想辦法。

要知道,康熙這次追比欠款,是下了狠心的,他在乎的隻有國庫能不能填滿,危機能不能度過,是以他不希望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繼續拖欠着國庫的銀兩,哪怕是之後他用自己的體己為朝臣們還款,也要先把這個窟窿填上再說。

《雍正王朝》中,康熙要雍正做一個“真正的孤臣”,究竟有何寓意

而像十三阿哥這樣,别人一求情就相信别人,追比欠款的任務在十三阿哥手上是斷然完不成的,他的存在隻能成為雍正的掣肘,真想要國庫恢複充盈,還是要靠雍正這樣的“鐵石心腸”的人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當然,康熙皇帝也非常擔任胤祥為利用進而将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是以隻能将此時與之隔絕,不讓其參與,才能不讓此事牽連到胤祥。

《雍正王朝》中,康熙要雍正做一個“真正的孤臣”,究竟有何寓意

其次,康熙非常擔心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會是以交惡。

其實在魏東亭被逼自盡以及田文鏡當街被毆打的事情上,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之間,已經出現了關系的裂痕,如果不是田文鏡語重心長的為雍正說好話,告訴胤祥雍正這樣做的良苦用心,說不定這兩人從這個時候開始就已經的分道揚镳了。

十三阿哥胤祥是真“仁義”,但是此時的雍正卻是“隻認錢,不認人”,不參雜任何的感情因素,這必然會與一向重情重義的十三阿哥胤祥的價值觀所背離,也必然會遭到他的誤解。

這個時候的康熙,需要的二人能夠攜手輔佐太子胤礽,成為其重要的支援力量,是以如果因為這件事情而造成這二人的兄弟不和,對于康熙來說必然是得不償失的。

于是,康熙以“孤臣”為名,讓雍正一個人完成追比戶部欠款的任務,并且不讓十三阿哥胤祥參與,可見康熙皇帝的用心良苦呀。

《雍正王朝》中,康熙要雍正做一個“真正的孤臣”,究竟有何寓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