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查|歐美出現“德爾密克戎”新變異毒株?

速覽

- “德爾密克戎”最初是印度醫療官員發明的對德爾塔和奧密克戎兩種毒株的統稱,而非一種最新發現的變異毒株。

- 有印媒将之解釋成結合德爾塔和奧密克戎特性的毒株。但目前,世界範圍内未發現有這種意義上的“德爾密克戎”變異毒株。

事件背景

12月29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歐美如今又出現一種名為“德爾密克戎”(Delmicron)的新變異毒株。據稱,這種新毒株是德爾塔和奧密克戎的兩種變異毒株的組合。

明查|歐美出現“德爾密克戎”新變異毒株?
明查|歐美出現“德爾密克戎”新變異毒株?

這種所謂的“德爾密克戎”究竟是何來路?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是否真的“互相縫合”了?

明查

簡單來說,“德爾密克戎”并不是一種新的變異毒株類型,而是為印度媒體所發明的一種德爾塔(Delta)和奧密克戎(Omicron)兩種毒株的統稱。

公開檢索發現,多家印度媒體都對“德爾密克戎”有所報道。

12月22日,印媒《北方新聞》(The Northern News)刊文《英美激增病例後的“德爾密克戎”,而不僅僅是奧密克戎》('Delmicron', not just Omicron, behind surge in cases in UK, US),援引馬哈拉施特拉邦新冠工作組成員沙山克·喬希(Shashank Joshi)博士的話寫道:“德爾密克戎——德爾塔和奧密克戎的雙峰——在歐洲和美國已經導緻了一場小型的病例‘海嘯’。”

明查|歐美出現“德爾密克戎”新變異毒株?

喬希博士還表示,目前,印度主要的毒株是德爾塔衍生變種和德爾塔的“後代”。“在世界其他部分,奧密克戎正在迅速替代德爾塔,但是(人們)無法預測德爾塔衍生變種和奧密克戎會如何表現。”

12月23日,印度時報電視台(Times Now TV)節目印度前線(India Upfront)邀請富通心髒研究所(Fortis Heart Institute)主席阿紹克·塞斯(Ashok Seth)博士對“德爾密克戎”進行解讀。所謂“德爾密克戎在歐美肆虐”,指的就是歐洲和美國同時面臨激增的德爾塔病例和奧密克戎病例。

明查|歐美出現“德爾密克戎”新變異毒株?

但是,在進一步的傳播中,“德爾密克戎”這一名稱也被賦予了不同的性質和含義。

印媒《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下屬《健康世界》(Health World)12月27日報道稱,專家表示同時感染德爾塔和奧密克戎可能導緻“德爾密克戎”的形成,而“德爾密克戎”将具有奧密克戎的高傳播效率和德爾塔的重症率。

明查|歐美出現“德爾密克戎”新變異毒株?

此說法可能指向的是本月早些時候莫德納首席醫療官保羅·伯頓(Paul Burton)博士的言論。據《每日郵報》報道,在英國議會科學與技術委員會會議上,伯頓警告說,德爾塔和奧密克戎的交叉感染可能會導緻兩種毒株“交換基因”,進而催生一個新的超級變體。

明查|歐美出現“德爾密克戎”新變異毒株?

“莫德納老闆說‘人們可能攜帶’兩種新冠變異毒株”

然而,盡管同時感染德爾塔和奧密克戎從理論上來說是可能的,但是截至12月30日,世界範圍内并無報告有同時感染這兩種變異毒株的病例。

明查|歐美出現“德爾密克戎”新變異毒株?

《病毒研究》(Virus Research)今年4月刊登的論文。結果顯示,新冠的兩種不同毒株(B.1.1.28和VUI-NP13L)可以同時感染。

換言之,至少目前,伯頓所警告的“超級變體”,也就是印媒《健康世界》報道中所指稱的“德爾密克戎”,還沒有成為現實。

12月29日,《中時新聞網》引述台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羅一鈞的解釋稱,奧密克戎患者以輕症居多,比如咳嗽、喉嚨痛等,德爾塔會伴有發燒等全身性症狀。“德爾密克戎”是用來形容印度奧密克戎感染者全身性症狀等發明的名詞。羅一鈞表示,“感染的症狀,在人數多的時候多少都會有不一樣的呈現,還沒有要使用‘德爾密克戎’的症候群來取代原有的奧密克戎病症的必要性。”

截至12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并沒有對“‘德爾密克戎’在歐美肆虐”的說法做出回應。

綜上所述,“德爾密克戎”最初是印度醫療官員發明的對德爾塔和奧密克戎兩種毒株的統稱,而非一種最新發現的變異毒株。在傳播的過程中,有印媒将之解釋成德爾塔和奧密克戎基因交換而形成的結合兩者特性的毒株,但至少目前,這種意義上的“德爾密克戎”變異毒株還沒有成為現實。過度宣傳“德爾密克戎”未免有嘩衆取寵之嫌。

延伸閱讀:

明查|加拿大一列車強迫乘客佩戴标簽以區分是否接種疫苗?

明查|日本新冠死亡率低,是因為日本人有特殊基因?

明查|美民主黨議員煽動群眾“炸掉當選官員的辦公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