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德最後一戰:争奪國會大廈多慘烈?蘇聯老兵:沒見過這麼野蠻的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政權的更疊,時代與國家的更疊,通常都會伴随着戰争。每當戰争發生,留學和生命的逝去總是不可避免。無數的人民在戰争的熾熱火焰當中,永遠地失去了再次睜開雙眼,迎接新生活到來的機會。

“殺人者,人恒殺之。”一旦時代陷入到亂局當中,那麼作為身處于這個時代的一份子,沒有任何人能夠避免被卷入亂局的命運。手握武器投入戰争的那一刻,意味着自己已經将生死置之度外,殺人的一瞬間,自己的生命也就被懸在了刀尖之上。

随着世界第二次大戰的不斷發展,軸心國逐漸趨于弱勢。身處戰争當中,深陷帝國主義的德國士兵們,直到最後都還在為了帝國主義的理想而浴血奮戰。是以,意識到這一戰所代表的意義的雙方,在戰鬥時都分外努力,抱着必死之志。

蘇德最後一戰:争奪國會大廈多慘烈?蘇聯老兵:沒見過這麼野蠻的

戰争背景

“(柏林會戰是)蘇軍實施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二戰期間,無數原本和平的國家被迫加入到這場戰争當中。整個世界,在以一種極快的速度被加熱,被變紅。熾熱的戰火,以摧枯拉朽之勢,吞噬着大量人民的生命。

蘇聯攻下德國柏林,為世界第二次大戰的結束拉開了序幕。在蘇聯成功攻占德國柏林之後,二戰主導人物,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選擇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很快,德國便在1945年5月9日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

三個月後,為了盡快結束二戰,減少人員傷亡和各方面的損失,美國向日本投擲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曾經在它國土地上肆意屠戮的日本人民,遭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就在日本廣島被原子彈轟炸的3天後,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下了名為“胖子”的原子彈。

蘇德最後一戰:争奪國會大廈多慘烈?蘇聯老兵:沒見過這麼野蠻的

在綜合各方考慮之後,日本最終在8月15号選擇了無條件投降。當日本在9月2号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後,二戰至此結束。從二戰的整個行進過程不難看出,蘇聯紅軍攻占德國柏林,正是二戰走向結束階段的關鍵轉折點。

事實上,雖然按照事先的計劃,攻占柏林原本應當由美軍和蘇聯紅軍共同完成,但當時考慮到人員傷亡等原因,美軍的将領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DwightDavidEisenhower)特意放緩了部隊的行進速度。

在戰争之後,艾森豪威爾曾表示,自己将柏林讓給蘇聯紅軍的主要原因在于,“柏林一役将使盟軍至少付出10萬名士兵的生命。”

蘇德最後一戰:争奪國會大廈多慘烈?蘇聯老兵:沒見過這麼野蠻的

柏林戰役當中的慘烈戰況,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艾森豪威爾當初的選擇。作為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柏林無疑對于德國軍隊有着巨大的意義。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幾乎是每個人的戰鬥意志都被發揮到了極緻。

而對于被迫被德軍拉入這個戰争大熔爐的蘇聯紅軍來說,為了盡快結束戰鬥,為了報在戰争當中,無數同胞們痛苦死去的仇恨,蘇聯紅軍也是報了必死之志在進行戰鬥。

柏林戰役

“幾乎每兩個德軍中就有一個人被蘇軍俘虜。”出于柏林會戰的特殊意義,德軍當時除了退無可退之外,堅守戰場,拖延戰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等美英法盟軍到達柏林地區之後,利用利益沖突讓美英法盟軍和蘇聯紅軍産生沖突,并借此讓德國謀求戰敗後的更多利益。

蘇德最後一戰:争奪國會大廈多慘烈?蘇聯老兵:沒見過這麼野蠻的

然而,蘇聯紅軍的強悍作戰能力,以及美軍對于己方人員的保護,都使得德國的這一圖謀最終沒能成功。在這場持續時間不到一個月的戰役當中,德軍和蘇聯紅軍都産生了巨大的傷亡。戰争結束後,德軍傷亡投降的人數高達40萬,而蘇聯紅軍的傷亡人數也達到了35萬之多。

戰争的一開始,明白德軍圖謀所在,明白這場戰争必須盡快取得勝利的蘇聯紅軍,就做了充分準備。當時,蘇聯紅軍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三個方面軍”的共計有250萬的部隊。

除了部隊當中按照标準建制配備的武器和各方面資源之外,對這三個方面軍,還另外配備了“2450架飛機、14200門火炮、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蘇德最後一戰:争奪國會大廈多慘烈?蘇聯老兵:沒見過這麼野蠻的

巨大的資源投入,足以見證蘇聯方面對于這場戰役的重視。和蘇聯紅軍相比,德國軍隊雖然在人員數量上不占優,但在武器配備上同樣出色。

因為是在客場作戰,且作戰場地本身易守難攻的特點,蘇聯紅軍在綜合考慮之後,采取了“先分割而後各個殲滅”的方法,在實際作戰過程當中,這一方法成功幫助蘇聯紅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攻占國會

“蘇聯紅軍在攻克柏林的戰役中,也将把紅旗插上國會大廈作為最後戰勝希特勒的象征。”為了争奪國會大廈,德國軍隊和蘇聯紅軍發生了極為激烈的一場戰鬥。

蘇德最後一戰:争奪國會大廈多慘烈?蘇聯老兵:沒見過這麼野蠻的

因為德國的國會大廈在二戰期間,被希特勒當成了軍事工事,是以攻打國會大廈的行動進行得十分艱難。當時,德國國會大廈的四個角樓當中,有兩個都被改造建設成了高射炮的掩體,而大廈的窗戶也被全部焊死,讓大廈變成了一座軍事大碉堡。

除了進攻能力之外,因為将大廈的地下室改造成了戰地醫院,是以大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休養能力。除了實際作戰用途之外,國會大廈本身具有極強的政治象征。當初的“國會縱火案是希特勒罪惡統治開始的象征”,是以,對于雙方軍隊來說,國會大廈至關重要。

蘇德最後一戰:争奪國會大廈多慘烈?蘇聯老兵:沒見過這麼野蠻的

出于國會大廈在雙方心中的形象,雙方在争奪國會大廈時,都使出了渾身解數。這場戰争進行得十分激烈,當時,德國柏林的守備司令部把黨衛隊最精銳的部隊都部署在了國會大廈,而蘇聯紅軍則是帶着“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所屬的第3突擊集團軍和近衛第8集團軍”來發起對國會大廈的攻擊。

戰争從4月28号開始進行,在戰争進行當中,各種武器彈藥在瘋狂傾瀉,等達到後來時,雙方甚至陷入到了肉搏戰當中。這場戰鬥一直持續到29号的深夜,德國軍隊幾乎全部都陣亡的情況下,才結束,蘇聯紅軍才得以占領國會大廈。

蘇德最後一戰:争奪國會大廈多慘烈?蘇聯老兵:沒見過這麼野蠻的

在攻占國會大廈的戰争結束之後,為了發洩心中的愉悅和對于德國軍隊的憤怒,蘇聯紅軍們在國會大廈的石牆上刻下了許多留言。後來,在二戰結束後,經過綜合考慮,聯邦議院決定将這一切全部保留,并且拍照記錄下來,“作為資料永久儲存。”

事後,當曾經參與這場戰争的蘇聯老兵回憶起這場戰争的時候,感慨萬千地表示,在這場戰争當中,雙方戰士們的野蠻程度,其之前從未見到過。

蘇德最後一戰:争奪國會大廈多慘烈?蘇聯老兵:沒見過這麼野蠻的

小結:

“以戰去戰,雖戰可也。”在軸心國為了各自的利益悍然發動戰争的時候,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與人民,許多國家内湧現了大量的愛國人士。這些人雖然也和那些入侵者一樣拿起了武器,投入到了戰鬥當中,但愛國人士們的目的和入侵者不同。

作為蘇聯和德國在二戰當中的最後一戰,國會大廈争奪戰的戰況異常慘烈。蘇聯紅軍為了盡快取得戰争勝利瘋狂進攻,而德國軍隊為了拖延時間,為了誓死捍衛國家尊嚴,同樣在浴血奮戰。

因為戰争過于激烈,是以事後,當蘇聯的老兵回憶的時候,會忍不住感歎,戰争的野蠻程度為自己前所未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