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經《2021強影之路》亮相金雞獎 五年恒之見證 給電影産業帶來新啟發

每經記者:畢媛媛 董興生 每經編輯:宋紅

又來到廈門,又相約金雞。

繼《2020強影之路》在2020年首次亮相中國電影金雞獎之後,2021年12月28日,由每日經濟新聞與萬達影視集團大資料中心聯合出品的電影産業白皮書《2021強影之路》在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官方論壇“5G數智新時代——元宇宙背景下電影創新發展論壇”隆重釋出。

釋出現場彙聚了衆多影視行業的資深人士。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任仲倫、萬達影業總經理尹香今、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編輯劉林鵬、咪咕動漫有限公司總編輯張學偉等共同釋出《2021強影之路》,并啟動釋出儀式。

作為中國電影行業年度觀察報告,張丕民表示,《強影之路》以專業的财經視角呈現電影産業的發展态勢,對推動中國電影産業的全面高品質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連續多年為《強影之路》撰寫序言的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任仲倫認為,《強影之路》是一份有史料與思考雙重價值的中國電影年度性報告。

每經《2021強影之路》亮相金雞獎 五年恒之見證 給電影産業帶來新啟發

《2021強影之路》釋出現場 主辦方供圖

《強影之路》成産業視窗

從2017年起,每日經濟新聞每年釋出《強影之路》白皮書,《2021強影之路》已是第五本。《強影之路》通過财經媒體獨特的觀察視角,由表及裡、由近及遠,以多年的市場研究和權威大資料積累為基礎,深度挖掘電影行業每年的發展趨勢,并邀請專業人士進行深度剖析,全方位呈現新時代中國電影的新生态,以期助力中國電影産業能夠抓住新機遇,守正創新,實作“由大到強”的跨越式發展。

财經和影視産業與生俱來的依存關系,決定了彼此必須融合發展,協同進步的共同需求。劉林鵬表示:“五年恒之見證,迄今為止《強影之路》已成為一份凝結着史料與思考雙重價值的中國電影年度報告,成為觀察産業規律的視窗。”

電影産業的“強筋健骨”離不開技術的支撐,也離不開資本的助力。“在中國電影轉型更新的關鍵時刻,理應集合各方力量,促進共同發展。”張丕民表示。

全次元解析電影産業變化

《2021強影之路》分為四大闆塊:宏觀論、公司論、市場論和金融論。任仲倫稱,這是一份“典型時期的典型報告”。

2021年,電影産業繼續遭受新冠疫情重創,中國電影人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另一方面,當好作品問世時,觀衆又會重新回歸電影院。

市場方面,《長津湖》《你好,李煥英》兩部超級大片給了世界電影行業以信心,電影作為一個獨特的文化創意産業,長線消費特性顯著。其次,看電影不再隻是年輕人的專屬。愛國情懷、父輩、母愛等題材都能觸動中年人的情感,讓其願意走進影院。

當下的電影市場,新老公司共舞。據《2021強影之路》統計,從2011年樂視影業成立算起,今年是網際網路公司入局電影行業的第十年。如今,站在下一個十年的起點上,抖音、快手、B站、泡泡瑪特等年輕一代網際網路公司和新興潮玩龍頭公司再次将目光聚焦在電影賽道。

在金融論篇章,《2021強影之路》發現,電影賽道風起雲湧,影視行業的資金卻在變少。2017~2020年,影視行業整體融資事件數量依次為124次、83次、31次和25次,融資總額分别為194.63億元、172.31億元、14.76億元和30.97億元。另一方面,11月15日,北交所的橫空出世為文化企業打開了投融資新視窗。總體而言,與所有事關國計民生的行業一樣,影視文化行業,也迎來全新發展節點。在“十四五”時期,中國電影行業仍然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電影是宣傳說服的重要陣地,是深受人民群衆喜愛的文藝形式,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辨別。發展和繁榮電影事業,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張丕民表示,在中國電影轉型更新的關鍵時刻,理應集合各方力量,促進共同發展,期待《2021強影之路》給電影人帶來新的啟發。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