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總司令陣亡,軍長、師長、旅長反而一個沒死,蔣介石震怒
在抗日戰争的正面戰場上,發生過許多大規模的會戰,讓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嚣張言論化為泡影。這當然離不開國軍将士們的奮勇殺敵,不畏生死。而有這麼一位将軍,他是集團軍上将總司令,原本可以坐鎮指揮所發号施令,沒有任何危險,但他卻選擇用最壯烈的方式投入到前線,決心展現中國軍人的軍魂,決心用自己的死喚醒更多的國人!于是才有了詭異的一戰,總司令陣亡,軍長、師長、旅長反而一個沒死。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運輸線,消滅國軍第五戰區兵力,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當時國民黨第三十三集團軍隻有兩個團駐守襄河西岸。5月1日,身為集團軍總司令的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将領:“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國而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隻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絕不至亡于區區三島倭奴之手!陣地就是我們的墳地,後退者死!”

張自忠決定親自帶兵渡河阻擊日軍。張自忠将軍平素生活簡樸,從來隻穿土布軍裝,與下級軍官無異,但這次出征,他卻一反常态,穿上了黃呢軍裝,這讓送行的人非常吃驚,他們後來才明白,他們的總司令已經做好了回不來的準備。此後10餘日,張自忠身先士卒,與敵血戰。敵我力量極其懸殊,戰鬥異常慘烈,一代抗日名将張自忠及剩餘士兵被圍困在一個山坡上。
最後的戰鬥打響了,張自忠将軍身中16彈,單膝跪地,右手持沖鋒槍支撐身體,日軍第三中隊長堂野射出了一顆子彈,命中他的頭部,但張自忠仍巋然不倒,一等兵藤岡舉起刺刀深深刺下去,張自忠将軍高大的身軀再也支撐不住,轟然倒地。日軍列隊向張自忠的遺體緻敬,并護送他的遺體離開戰場。将軍一去,大樹飄零!日軍用酒精把張自忠的遺體擦洗幹淨,趕制棺材,收殓安葬,并立一墓碑:“支那大将張自忠之墓。”張自忠将軍在對日抗戰所展現軍人武德,連當時崇尚軍國主義的日軍都為之感動。
蔣介石驚聞張自忠殉國的噩耗,大發雷霆,他不明白為什麼隻有總司令戰死,副總司令、軍長、師長、旅長反倒一個也沒死,不知道這仗到底是怎麼打的。他哪裡曉得,張自忠的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陣亡,他是在涅槃,是要用壯烈殉國激勵國人。蔣介石急令第五戰區不惜代價奪回張自忠遺骸。當夜,三十師師長黃維剛率領幾百人的敢死隊,光着膀子,夜襲日軍,幾進幾出,奮勇搶回了張自忠将軍的遺體。
張自忠的遺骨連夜運往重慶安葬,蔣介石親臨迎榇,舉行盛大隆重祭奠儀式,他放聲大哭。周恩來在延安舉行張自忠将軍追悼大會,贊張自忠“一戰淝水,再戰臨沂,三戰徐州,四戰随棗,忠義之士,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張自忠的夫人李敏慧聞噩耗後悲痛欲絕,心念夫君,絕食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慶梅花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