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邊是患者遲遲放不下,一邊是醫生遲遲不插管

深夜的救護車,呼嘯着駛入醫院。雖然沒有刺耳的警報聲,但救援的指令早已傳入值班人員的耳朵。瞬間,所有人立即投入“戰鬥”。

一邊是患者遲遲放不下,一邊是醫生遲遲不插管

作為“重火力”的麻醉科,隻有在重大搶救時才會被編入“隊伍”。反過來看,一旦需要麻醉科出手了,病情一定也不輕。

搶救室的門被猛然推開了,沖進來的轉運車上拉着一個滿臉是血的老奶奶。

此次參與搶救的,是麻醉科的劉醫生。常年與生命打交道的他,初步判斷這個人傷得不輕。

沒有多餘時間仔細檢查傷口,大家迅速完成了過床以及監測重要生命體征。

當血壓顯示隻有60的時候,衆人都隐隐覺得可能性不大了:這麼大年齡,這麼大創傷,這麼多流血……

雖然是這樣,但大家手上的動作沒有停:護士立即開始打點滴,劉醫生掰開了搶救藥,超聲機、心電機等都迅速打開了……

一邊是患者遲遲放不下,一邊是醫生遲遲不插管

然而,護士紮了幾次也沒有成功,因為血管太癟了。

見此情形,劉醫生讓急診科同僚到門口和家屬交代一下打深靜脈的風險。與此同時,他迅速撕開了深靜脈穿刺包。

回來的同僚說,隻有一個學生模樣的家屬,說是她的孫子。問大人在哪裡,回答隻有祖孫兩個,大人已不在多年。

意外的身世,讓大家的思維中斷了一下,但手上的動作沒有停。盡管,還沒有簽字,也沒有交費。

穿刺的時候,老奶奶并沒有任何反抗,隻是嘴裡默念着什麼,眼神逐漸渙散。

再次測量血壓,已然測不出來。

這樣的傷情,氣管插管無疑是必要的。于是,劉醫生立刻抄起喉鏡等插管裝置。

就在準備插管的一刹那,他似乎想到了什麼。隻見他停下插管動作後問老奶奶:是否還有話要對孫子說?老奶奶用僅存的力氣點了點頭。

一邊是患者遲遲放不下,一邊是醫生遲遲不插管

盡管老奶奶的生命體征已全面崩盤,但經驗告訴劉醫生:此管,今生恐再難拔掉。眼前的老奶奶,一定有話叮囑那個尚未成年的孫子。另外,人在走掉之前,最後一個消失的感覺是聽力。他也相信老奶奶能夠聽到孫子的答應。于是,孫子被立刻帶到了她的面前。

盡管她沒有看孫子,僅有的力氣也無法支撐她擡起頭。但從孫子到她面前的那一刻,她的眼球似乎一下再次明亮起來。

幾分鐘過去,大家無法聽清她們祖孫兩個到底在說着什麼。孫子似乎也意識到了奶奶的病情嚴重性,一邊默默流眼淚、一邊忍不住點頭答應。

時間不能再等了。一旦心跳沒了,就一點機會都沒了。于是,大家試圖将孫子拉出去。可是,老奶奶的一根手指緊緊勾住孫子的衣角不願放開。

此情此景,大家的心都碎了。但,搶救必須要繼續。于是,孫子被強行拉開了。

一邊是患者遲遲放不下,一邊是醫生遲遲不插管

很快,劉醫生為老奶奶進行了氣管插管。緊接着,各種搶救措施一擁而上。期間,老奶奶的心髒一度停跳。

盡管大家都不敢抱有什麼希望,但最終老奶奶的生命體征終于有了恢複的迹象。

緊急地手術後,老奶奶被推進了重症監護室繼續進一步治療。

也許,正是這種“遲遲放不下”,才讓她的生命得以堅持。

毋庸置疑的,醫療技術是客觀的。但是,在頑強的生命面前,意志也不可或缺。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解密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