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軍老兵回憶淮海戰役:解放軍不要命的沖,不打是因為我們心軟了

淮海戰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是對戰争不了解的人,也肯定聽說過這個名字。在1948年的年底,中共雙方在徐州附近地區展開了一次一百多萬人參加的大型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我軍大獲全勝,共殲滅改編敵軍五十多萬人,國民黨不僅丢失了徐州這個戰略要地,其多年經營的精銳重兵集團也幾乎損失殆盡。

國軍老兵回憶淮海戰役:解放軍不要命的沖,不打是因為我們心軟了

1946年6月,蔣介石不顧《雙十協定》的有關内容,突然撕毀了協定,手下幾十萬部隊對我中原、華北等地區的解放軍發動了全面進攻。全面爆發戰争之前,我軍與國民黨軍力量對比是十分懸殊的,我軍一共隻有一百二十餘萬部隊,而國民黨卻有四百三十多萬部隊,其中還包括大量的經過美式裝備訓練改編的部隊,還有很多的重炮,飛機,坦克等等。從地域來看,我軍所控制的解放區主要都是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而國民黨控制了我國幾乎所有的大中城市和重要的港口、交通樞紐、鐵路等等,可謂是勢在必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戰争全面爆發之前,我軍就和國民黨軍隊在局部地區進行了多次的交手,從戰果上來看,我軍還損失了像四平等比較重要的城市。是以從當時的情形來看,對我軍是十分危急的。

國軍老兵回憶淮海戰役:解放軍不要命的沖,不打是因為我們心軟了

然而戰争全面爆發後,戰果卻不像表面實力那樣懸殊,考慮到目前我軍所面臨的現狀非常不利,我軍就始終堅持打遊擊戰、運動戰,通過不斷的穿插、不斷的轉移,進而迷惑敵人,尋求局部的人數優勢,慢慢的消滅蔣介石部隊的有生力量。僅僅一年的時間,我軍不僅打退了敵人的全面進攻以及重點進攻,而且随着大軍千裡躍進大别山,還使得我軍呈現戰略反攻的态勢,已經開始慢慢的向國民黨的一些城市發動進攻,收複了很多重要的城市如濟南等。而到了1948年的年底,解放戰争才過去了兩年零幾個月的時間,我軍經過長期戰鬥的經驗及是實力的提升,總體來說已經可以和國民黨重兵集團進行正面交鋒。也正是在這個時間,我軍集結主力部隊同國民黨打了三次大的會戰。在這三大戰役中,我軍可謂是大獲全勝,總計殲滅了國民黨軍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大部分主力部隊被我軍消滅或者改編,剩下的也隻是一群殘兵敗将。也就是因為這三大戰役,我軍在解放戰争中擷取了壓倒性優勢,國民黨自此一蹶不振,雖然依托着長江天塹以及西南、東南地區的複雜地形節節抗擊,但最後還是被我強大的解放軍各個擊破,很快就灰溜溜的逃到了台灣島上。

在這三大戰役中,淮海戰役可以說是非常經典的,在現如今的軍事曆史讨論中也是經常被提及到的。這場戰役中,我軍所有的一線作戰部隊的兵力為60萬人,而國民黨軍為80萬人。從武器裝備來看,我軍以小米加步槍為主,重武器火炮等部署的比較少,坦克飛機更是無從談起。而國民黨軍在這次戰役中幾乎集結了附近的大部分精銳嫡系部隊,包括黃百韬兵團、黃維兵團,這些部隊幾乎全部是用鋼鐵武裝起來的部隊,另外還有杜聿明、邱清泉等名将坐鎮。從紙面實力而看,我軍處于全面的劣勢,幾乎沒有什麼獲勝的可能,那麼最後為什麼國民黨的精銳重兵集團會敗得如此徹底呢?通過參加過淮海戰役的國軍老兵回憶,我們或許能夠發現其中的答案。

國軍老兵回憶淮海戰役:解放軍不要命的沖,不打是因為我們心軟了

老兵回憶這段曆史,感慨頗多。他認為,解放軍雖然表面上隻有60萬的一線作戰部隊,但是在其背後卻有無數的群衆來幫他們運送物資和給養,幫助他們解決一切的後顧之憂。這也與我軍在平時的一些惠民政策有關,通過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使得很多農民都分到了土地,從心底裡對我軍也是十分的感激,是以出現這麼多群衆幫助我們送給養也是十分正常的。

而反觀國民黨方面,我們都知道蔣介石發動内戰已經是違背了全國大多數人的心願。而他所代表的政黨又是向着大資本大地主階級,與人民群衆所違背。在平時的執政,對老百姓也是要求非常嚴格,賦稅嚴重,物價飛漲。到1948年時已經幾乎失去了大家的信心。在這場戰役中,國民黨看似有80萬精銳部隊,但是很多士兵可能都是抓壯丁而來的,戰鬥意願并不算非常的強烈。

不僅是淮海戰役,我們再回顧解放戰争,都可以發現,實際上,我軍對國民黨軍真正的殺傷是不算特别多的,國民黨的大多數部隊還是以投降、起義、投誠的方式到了我軍這邊 可以看出國民黨确實不得人心,很多士兵并沒有非常高的戰鬥欲望,可能隻是因為想混口飯吃而已。

從紅軍時期再到抗日戰争,再到解放戰争,甚至到後來的抗美援朝戰争,可以看出我軍在戰鬥中始終能夠保持着非常高的紀律性。我想這也是國民黨軍隊所缺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國民黨軍隊平時軍紀渙散,對于士兵并沒有特别嚴格的要求,很多士兵的戰鬥素質不夠強,很容易就因為一點點小的挫折而放棄投降或者是撤退。從指揮官的角度來說,很多指揮官在指揮戰鬥時也并沒有發揮其指揮的威力,蔣介石在很多軍事行動中也多次越級指揮,手下的将領也是敢怒不敢言。

手下将領很多正确的決策卻被蔣介石給一口否認。就比如在淮海戰役中,杜聿明為了能夠達到戰略目的,甚至主動的關掉了電台,為了就是躲避蔣介石的幹預。然而蔣介石卻不以為動,竟然派出空軍向杜聿明的部隊陣地空投了指令,這樣的行為也是使得杜聿明哭笑不得。

國軍老兵回憶淮海戰役:解放軍不要命的沖,不打是因為我們心軟了

我們再回到老兵的回憶。老兵說,其實解放軍最主要的勝利因素還是人數,這個人數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局部的人數,也就是說投入一場戰鬥時的人數,而不是整體戰役的人數。我軍經常能夠形成短時間的多打少,就是因為戰術運用十分的得當。而此外,這個老兵回憶道,在當時的淮海戰役戰場中,國民黨部隊看到了解放軍不要命的往國軍陣地上沖鋒,還沒戰鬥就已經畏懼三分,戰鬥打響後很快就突破了自己的防禦底線,很多人也并沒有來得及反應,就被解放軍沖破陣地,舉手投降。老兵還說到,當他們看到解放軍戰士們一個個不怕犧牲地往前沖,一個個同胞倒在自己的槍口下,心理防線直接沖垮,最終隻好放棄了。

國軍老兵回憶淮海戰役:解放軍不要命的沖,不打是因為我們心軟了

根據老兵的這段回憶,其實也不難想到,敵人為什麼在這麼大優勢的情況下,短短三年的時間就退居到台灣島上,實際上就是因為他不得人心。其實我們就算談起抗日,國民黨雖然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細究起來的話,其實很多行為國民黨做的也是非常的不人道。像1938年炸斷黃河花園口,1942年河南地區的饑荒,還有1944年的豫湘桂大潰敗,從這幾件事中我們我們也可以看到國民黨内部實際上是十分腐敗的,很多時候面對危機的處理能力也是十分的不足,很多人過度推诿扯皮,沒有有真正有能力擔當的人,很多官員非常的腐敗,中飽私囊,隻顧自己的蠅頭小利而忽視舍棄了國家大義,這一切都與蔣介石這個統治者脫不了幹系。

國軍老兵回憶淮海戰役:解放軍不要命的沖,不打是因為我們心軟了

在解放戰争中,不僅是在戰場上,國民黨在其他方面也做的是一塌糊塗。這讓我想起了國民黨曾經多次搞暗殺行動,暗殺了聞一多等愛國進步人士,就是因為他們反對内戰,結果卻招緻如此下場,令人十分氣憤。在經濟方面,由于常年内戰使得國統區的物價飛漲,人民生活水準每況愈下。尤其是在戰争的後期,國民黨為了防止金融秩序的崩潰,發放了像金圓券、銀元券等貨币,結果到最後也隻是欺壓愚弄百姓的手段罷了,很多百姓甚至在一夜之間就傾家蕩産。

總而言之,這樣的政黨我們怎麼能夠信服他?反觀自趕跑蔣介石,成立新中國以後,我國可謂是一步一個台階的向前邁進,從三大改造的完成再到改革開放再到實行市場經濟體制,再到如今即将實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有了尊嚴,安居樂業,不再受帝國主義、強權政治的欺壓,我國也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這個世界都擁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國軍老兵回憶淮海戰役:解放軍不要命的沖,不打是因為我們心軟了

結語:淮海戰役的勝利,實際上就是我軍與敵軍實力差距的全面展現!這個實力差距并不是指表面上的所謂軍事資料上的差距,而是多方面的.而像國民黨這種政黨,無論我們從什麼角度來看,其執政必然會失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