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是对战争不了解的人,也肯定听说过这个名字。在1948年的年底,中共双方在徐州附近地区展开了一次一百多万人参加的大型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我军大获全胜,共歼灭改编敌军五十多万人,国民党不仅丢失了徐州这个战略要地,其多年经营的精锐重兵集团也几乎损失殆尽。

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双十协定》的有关内容,突然撕毁了协议,手下几十万部队对我中原、华北等地区的解放军发动了全面进攻。全面爆发战争之前,我军与国民党军力量对比是十分悬殊的,我军一共只有一百二十余万部队,而国民党却有四百三十多万部队,其中还包括大量的经过美式装备训练改编的部队,还有很多的重炮,飞机,坦克等等。从地域来看,我军所控制的解放区主要都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国民党控制了我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和重要的港口、交通枢纽、铁路等等,可谓是势在必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我军就和国民党军队在局部地区进行了多次的交手,从战果上来看,我军还损失了像四平等比较重要的城市。所以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对我军是十分危急的。
然而战争全面爆发后,战果却不像表面实力那样悬殊,考虑到目前我军所面临的现状非常不利,我军就始终坚持打游击战、运动战,通过不断的穿插、不断的转移,从而迷惑敌人,寻求局部的人数优势,慢慢的消灭蒋介石部队的有生力量。仅仅一年的时间,我军不仅打退了敌人的全面进攻以及重点进攻,而且随着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还使得我军呈现战略反攻的态势,已经开始慢慢的向国民党的一些城市发动进攻,收复了很多重要的城市如济南等。而到了1948年的年底,解放战争才过去了两年零几个月的时间,我军经过长期战斗的经验及是实力的提升,总体来说已经可以和国民党重兵集团进行正面交锋。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我军集结主力部队同国民党打了三次大的会战。在这三大战役中,我军可谓是大获全胜,总计歼灭了国民党军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大部分主力部队被我军消灭或者改编,剩下的也只是一群残兵败将。也就是因为这三大战役,我军在解放战争中获取了压倒性优势,国民党自此一蹶不振,虽然依托着长江天堑以及西南、东南地区的复杂地形节节抗击,但最后还是被我强大的解放军各个击破,很快就灰溜溜的逃到了台湾岛上。
在这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在现如今的军事历史讨论中也是经常被提及到的。这场战役中,我军所有的一线作战部队的兵力为60万人,而国民党军为80万人。从武器装备来看,我军以小米加步枪为主,重武器火炮等部署的比较少,坦克飞机更是无从谈起。而国民党军在这次战役中几乎集结了附近的大部分精锐嫡系部队,包括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这些部队几乎全部是用钢铁武装起来的部队,另外还有杜聿明、邱清泉等名将坐镇。从纸面实力而看,我军处于全面的劣势,几乎没有什么获胜的可能,那么最后为什么国民党的精锐重兵集团会败得如此彻底呢?通过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国军老兵回忆,我们或许能够发现其中的答案。
老兵回忆这段历史,感慨颇多。他认为,解放军虽然表面上只有60万的一线作战部队,但是在其背后却有无数的群众来帮他们运送物资和给养,帮助他们解决一切的后顾之忧。这也与我军在平时的一些惠民政策有关,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使得很多农民都分到了土地,从心底里对我军也是十分的感激,因此出现这么多群众帮助我们送给养也是十分正常的。
而反观国民党方面,我们都知道蒋介石发动内战已经是违背了全国大多数人的心愿。而他所代表的政党又是向着大资本大地主阶级,与人民群众所违背。在平时的执政,对老百姓也是要求非常严格,赋税严重,物价飞涨。到1948年时已经几乎失去了大家的信心。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党看似有80万精锐部队,但是很多士兵可能都是抓壮丁而来的,战斗意愿并不算非常的强烈。
不仅是淮海战役,我们再回顾解放战争,都可以发现,实际上,我军对国民党军真正的杀伤是不算特别多的,国民党的大多数部队还是以投降、起义、投诚的方式到了我军这边 可以看出国民党确实不得人心,很多士兵并没有非常高的战斗欲望,可能只是因为想混口饭吃而已。
从红军时期再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甚至到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可以看出我军在战斗中始终能够保持着非常高的纪律性。我想这也是国民党军队所缺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国民党军队平时军纪涣散,对于士兵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很多士兵的战斗素质不够强,很容易就因为一点点小的挫折而放弃投降或者是撤退。从指挥官的角度来说,很多指挥官在指挥战斗时也并没有发挥其指挥的威力,蒋介石在很多军事行动中也多次越级指挥,手下的将领也是敢怒不敢言。
手下将领很多正确的决策却被蒋介石给一口否认。就比如在淮海战役中,杜聿明为了能够达到战略目的,甚至主动的关掉了电台,为了就是躲避蒋介石的干预。然而蒋介石却不以为动,竟然派出空军向杜聿明的部队阵地空投了指令,这样的行为也是使得杜聿明哭笑不得。
我们再回到老兵的回忆。老兵说,其实解放军最主要的胜利因素还是人数,这个人数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局部的人数,也就是说投入一场战斗时的人数,而不是整体战役的人数。我军经常能够形成短时间的多打少,就是因为战术运用十分的得当。而此外,这个老兵回忆道,在当时的淮海战役战场中,国民党部队看到了解放军不要命的往国军阵地上冲锋,还没战斗就已经畏惧三分,战斗打响后很快就突破了自己的防御底线,很多人也并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被解放军冲破阵地,举手投降。老兵还说到,当他们看到解放军战士们一个个不怕牺牲地往前冲,一个个同胞倒在自己的枪口下,心理防线直接冲垮,最终只好放弃了。
根据老兵的这段回忆,其实也不难想到,敌人为什么在这么大优势的情况下,短短三年的时间就退居到台湾岛上,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不得人心。其实我们就算谈起抗日,国民党虽然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细究起来的话,其实很多行为国民党做的也是非常的不人道。像1938年炸断黄河花园口,1942年河南地区的饥荒,还有1944年的豫湘桂大溃败,从这几件事中我们我们也可以看到国民党内部实际上是十分腐败的,很多时候面对危机的处理能力也是十分的不足,很多人过度推诿扯皮,没有有真正有能力担当的人,很多官员非常的腐败,中饱私囊,只顾自己的蝇头小利而忽视舍弃了国家大义,这一切都与蒋介石这个统治者脱不了干系。
在解放战争中,不仅是在战场上,国民党在其他方面也做的是一塌糊涂。这让我想起了国民党曾经多次搞暗杀行动,暗杀了闻一多等爱国进步人士,就是因为他们反对内战,结果却招致如此下场,令人十分气愤。在经济方面,由于常年内战使得国统区的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尤其是在战争的后期,国民党为了防止金融秩序的崩溃,发放了像金圆券、银元券等货币,结果到最后也只是欺压愚弄百姓的手段罢了,很多百姓甚至在一夜之间就倾家荡产。
总而言之,这样的政党我们怎么能够信服他?反观自赶跑蒋介石,成立新中国以后,我国可谓是一步一个台阶的向前迈进,从三大改造的完成再到改革开放再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如今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有了尊严,安居乐业,不再受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欺压,我国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世界都拥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结语:淮海战役的胜利,实际上就是我军与敌军实力差距的全面体现!这个实力差距并不是指表面上的所谓军事数据上的差距,而是多方面的.而像国民党这种政党,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来看,其执政必然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