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yings:
年末這兩天的情緒,實在太複雜了。
我們一邊期待新年,各種許願、立打臉的 flag,一邊又有點沮喪。
想到這一年沒賺到錢,沒談好一場戀愛,想辭職又不敢,感覺“浪費了一年”。
夏日入侵企劃有首歌,叫《人生浪費指南》,我很喜歡這個歌名。
它讓我們在追求标準化的人生外,做點在别人眼裡沒什麼意義的事情。
我找來這樣一些朋友:
他們放棄過機會,走過彎路,還不被人看好,但每個人都無比快樂。
人生哪怕沒有前進,沒有進展,但這樣的時間不意味着沒收獲,沒成長。
因為一年到頭,僅僅是站在這裡,沒倒退就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我可能這輩子,都把時間花在烘焙上面了。
見笑了,這是我做的姜餅人:
還做成這種鬼樣子。
雖然成品不太滿意,但誰說花時間研究一個東西,就馬上有好結果呢。
人這一生,如果過程快樂,玩得開心,也不失為一大幸事啊。
讀博期間,我在 youtube 上學會了水彩和 CG。
山水、人物通通都畫,給你們展示一下我的畫風:
後來還在讀博期間,寫完了一部幾萬字小說,獲得豆瓣征文大獎。
當然,拿那些時間去研究論文怎麼發表,可能會更有利于找工作,但我好像一直不是那麼工具理性的人。
我喜歡畫畫,它能讓我靜下心來。
你花了多少時間,有多少功底,都能從一幅畫裡看出來,一點捷徑都走不了。
這種好心态,對我後來的研究工作也有很大幫助。
人不是時刻都要活得那麼正确,無目的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或許也會有意外收獲。
前 6 年一直在網際網路公司做營運,但我一心隻想搞音樂。
有一年去日本玩,看見東京一家音像店寫着 “No music no life”。
瞬間被擊中,感覺這是老天冥冥之中給我的訊号。
我白天上班,晚上把自己關房間裡聽幾十首音樂,華語流行音樂都研究個遍。
陳奕迅、孫燕姿、王菲循環播放……研究怎麼寫詞,如何編曲。
雖然沒有一畢業就做音樂,也以為自己荒廢了 6 年,但我驚奇地發現,那幾年的營運工作,培養出我優秀的總結和洞察能力。
把找規律的方法用在音樂上,很快就發現大部分流行歌的和弦都是 1645。
隻要練習時間夠長,我也能寫出完整的曲子。
一年後,我考研成功,也辭職了,現在成了作曲系的一名學生。
餘世存先生也說過一句很安慰我的話:
“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我一個 Top 2 名校畢業的男生,畢業後去做家政了。
名牌大學畢業就應該去做外向的、充滿征服欲的精英嗎?我不覺得。
處女座的我,太喜歡那些很多男生不感興趣的,“家裡的雜事兒”了。
日常生活的整潔和秩序感對我來說很重要。
就算畢業租房,我都會認真研究改造出租房,我家光是垃圾桶就有——
貼牆垃圾桶,自動開蓋垃圾桶,自動打包垃圾桶等等。
對我來說,下班後拖地闆洗盤子就是日常快樂。
之前一個宿舍住的哥們兒都會笑我說是家政公司出來的,埋沒了好才華。
其實我就是很喜歡“家政”這些事兒。
名校畢業怎麼了,打勞工的快樂,全靠自娛自樂。
現在我 30 歲,砸了之前全部積蓄開了家政公司,主要業務是幫傭、深度清潔、居家體驗改造等。
做自己喜歡的事,才不會有打勞工的苦感。
再說了,誰說做家政就不是精英了?
我從小是個學霸,考上了上海一所有名的 211 ,學國貿專業。
當時的理想生活,是在上海奮鬥,然後去外企,過光鮮亮麗的白領生活。
萬萬沒想到,大三認識了現在的男朋友。
我倆都是安徽人,他覺得不是所有人都要留在大廠、大城市,想回老家發展。
幾經掙紮後,我決定要為愛私奔。
我老家在安慶,工作不好找,一開始嫌崗位選擇少,工資也低。
可待了一年後,我切實感受到在家鄉工作的快樂——
首先離家近,能經常回家陪媽媽,做貼心小棉襖;
發小朋友們都在身邊,時不時還會一起開車出去玩。
這在上海完全不敢想,上班累得要死,彼此住很遠,周末見一面比登天還難。
回老家可是回到了快樂窩,随時能号召老友出發玩耍。
自駕去周邊的農家樂采草莓、釣魚、泡溫泉……這種淳樸生活讓我輕松自在。
就算 211 學曆沒派上用場也沒關系,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比生活和愛情更值得的東西了。
△我和男友的幸福倒影
30 歲準備建築師第二次考試。
每天早上 6 點起床,晚 12 點睡覺,整整一個月。
上次《場地與建築設計》這門考試沒過,這次把大綱看了不下 10 遍,模拟試卷做了 10 遍,以為這次終于能成,結果還是差幾分。
△一年一度恐怖考試大賽
出成績那天,一個人在街上暴走。看見什麼都想哭,覺得世界末日了,我怎麼這麼慘,還自我懷疑:“都 30 歲了,再考不下來怎麼辦?還要再繼續嗎?”
結果剛過了兩周,下了班忍不住又拿起書本,準備三考。
還想努力試試看吧,不嘗試就永遠無法找到确切答案。
因為直到現在,我還是會看到漂亮的建築走不動路,喜歡研究它的線條、結構、美學基礎和人文氣質,想有一天自己設計的建築被建造出來。
如果在沒人知道、沒人認可的環境裡,還願意去做這件事。
不用懷疑,那是我真的熱愛它。
【寫在最後】
你有沒有發現,做一個決定之前,我們總習慣去談論:
做這件事會有什麼結果?有什麼意義?
我們擔心花出去的時間是不是值得,不敢走彎路,不敢遊離在标準之外。
也沒人敢反問:“為什麼我們隻能談生活的意義,不能談論生命的意義?”
今天,我想請你先停下來,不要急着去争取和得到。
哪怕是一次可能失敗的挑戰,一次無結果的堅持。
大膽花掉一些時間、錯過一些機會……但它能讓你認清自己熱愛什麼,去找到自己的路,并沒有白費。
人生不是考試題,沒有印好的标準答案。
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我們各自賦予意義。
撰稿:祝有肉
責編:袁三點
晚禱時刻:
人生可以沒有意義
但很值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