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鴉片戰争之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毫無尊嚴。國家财政沒有那麼多白銀,隻能對百姓橫征暴斂,加重賦稅。

民不聊生,“賣炭翁”形象在當時非常普遍。百姓們饑寒交迫,迫于生計,隻能揭竿而起,當時華夏大地上反抗活動此起彼伏。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以洪秀全為代表掀起的太平天國運動,與清政府角力14年,給清政府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最後由于各種原因,太平天國運動走向滅亡。

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

洪秀全是廣東人,從小就非常聰慧,七歲就可以熟讀四書五經,神童之名廣為流傳。他與馮雲山是表親,他們年齡相仿,從小玩在一起。二人一起讀書,一起考試,親密無間。

洪秀全15歲參加縣試,成績名列前茅,他的“神童”之名更深入人心。遂胸有成竹參加院試,卻三次落敗。從未經曆過失敗的他,接連遭受打擊,他無法接受,甚至精神開始恍惚。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當時清政府被迫打開國門,西方的宗教開始在國内流傳,其中傳播最為迅速的是基督教。

灰心失意的洪秀全在家閉門不出,翻找出以前參加院試時買的《勸世良言》一書,這本書是由基督教徒編寫,宣揚的是基督教,信仰的是上帝。

看完之後,洪秀全做夢夢到一個自稱上帝的人,言明他在這世間遭受的苦難是他的曆練,他是被上帝派下來斬妖除魔的。

之後洪秀全便信仰上帝,并向鄉親們傳播教義。以上帝之口吻,抨擊清政府的黑暗統治。百姓深受其害,卻無能為力,隻能一天天在悲憤、壓迫中度過。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馮雲山身為洪秀全的至交好友,他最先響應。上帝的出現給百姓提供了精神寄托,他們相信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上帝,終有一天會解救他們于水火。在洪秀全二人的鼓吹之下,農民信徒日益增多。

直到1844年洪秀全與馮雲山,成立拜上帝教,在暗中進行反清運動。1950年信徒達到兩萬人之衆,而且當時清政府愈加腐敗,民間怨聲載道,洪秀全知道起義的時機到來了。遂帶領楊秀清、石達開、馮雲山、韋昌輝等人掀起了“金田起義”。

起義軍人數衆多,異軍突起,清政府不得不重視起來,立刻派人圍剿。原本統治者想着,一群大字不識的農民能掀起什麼風浪,他們打仗隻會橫沖直撞,毫無紀律可言,肯定分分鐘就能滅掉他們。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推翻起義,簡直輕而易舉,奈何他們漏掉了多謀善斷的馮雲山。起義軍遭受清軍多次圍剿,在馮雲山的帶領下成功突圍,攻占永安,這是起義軍第一次攻占的領土,具有巨大的意義。

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在永安對他們進行封王,自稱“天王”,封楊秀清為東王,其他各王皆受楊秀清調遣。楊秀清的權力過大,逐漸養肥了他的胃口。

1852年,馮雲山在戰場上不幸中彈身亡,洪秀全悲痛不已。4年,起義軍攻下南京,改稱為“天京”,太平天國定都天京,軍隊被稱為“太平軍”。

正式建國後,洪秀全頒布了一系列法規。《天朝田畝制度》作出“有田同耕,有飯同食,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等保證。百姓參加太平軍,不就是為了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能有一口飯吃,不受權勢壓迫嗎?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天朝田畝制度》吸引了越來越多人投靠,太平軍在天京休養生息,隊伍日益壯大。

《資政新篇》中提出,要向西方積極學習、探索救國的方法,不承認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維護民族的尊嚴,這是太平天國運動的先進之處。

太平天國定都後,經過四年征戰,占領多處省份,一直揮師北上。太平天國是對清政府的最大危險,起義軍遭到了清兵的強烈反擊。奈何太平軍無畏無懼,取得了巨大勝利。

本來以為太平天國有朝一日會推翻清政府的統治,怎料他們的勝利便是衰敗的開始。經過常年征戰,幾大王隻剩楊秀清、韋昌輝和石達開在世。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楊秀清認為太平天國的成功,全歸因于自己,遂居功自傲,逼迫洪秀全封自己“萬歲”。本來太平軍頭領是洪秀全,身為掌權者,被屬下多次冒犯,他的威嚴往哪兒放。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洪秀全派韋昌輝暗中誅殺楊秀清等人。韋昌輝做了這些隐秘的事,為了洪秀全自己在群眾心中的形象,他自然不能活着。

洪秀全找了個由頭,殺掉韋昌輝。至此隻剩石達開一人為王,洪秀全經過楊秀清的事,猜疑舊部。

石達開不願忍受這腌臜氣,率領部下出走,仍然進行反清運動。這次事件之後,太平天國隻剩洪秀全一個上司人,這是太平天國衰敗的開始,史稱“天京事變”。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事變之後,洪秀全想要激勵将士的鬥志,做了一個非常愚蠢的舉措,前前後後共封王兩千七百多個。

太平天國運動的衰敗,皆有迹可循。洪秀全在軍隊中實行禁欲政策,夫妻不能同住。他卻在定都天京之後,廣納妃嫔,沉迷美色,僅他府中就有兩千多妃子。如此行徑,引得軍隊大為不滿。

洪秀全鼓吹的“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并沒有貫徹落實。即便他口口聲聲說追求人人平等,可是他的思想并沒有深化,仍然遵從封建等級制度。定都天京之後,各王大建王府,追求享樂,把自己與農民劃分開來。

洪秀全制定的《太平禮制》,仍然是封建王朝的等級制度,規定了各級官員的尊卑和特權,保障了自己的絕對權位,兜兜轉轉又走上了封建政權的道路。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他們起義的時候,打着上帝的名義。洪秀全是“天王”,是上帝的第二個兒子,而楊秀清是“天父”,就是上帝本人。拜上帝教,宣揚上帝無所不能,無處不在,如此神通廣大的上帝卻被殺害。不禁讓信衆懷疑,他們信仰的上帝到底存不存在。

在多個原因之下,太平天國逐漸衰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被清軍攻陷。标志着,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

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是馮雲山,他與洪秀全互為表親。馮家家境殷實,藏書衆多。馮雲山博覽群書,卻不願考取功名,不願為剝削百姓的清朝服務,隻安心在村裡的私塾教書。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在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時,馮雲山深感百姓生活艱難,憎惡清政府的他積極加入。之後他為了洪秀全的偉業,抛妻棄子,去廣西宣揚基督教教義。

兄弟二人在廣西秘密宣揚三個月,洪秀全回到廣東,而他負責繼續發展教衆。馮雲山聽說在桂平縣有一處紫荊山,位置十分偏僻,鮮少與外界溝通。

位置偏僻,與外界缺少聯系,這簡直是為了讓他宣揚教義量身打造的地方。紫荊山區有炭窯,數千燒炭勞工以賣炭為生,沒日沒夜燒炭仍然吃不飽穿不暖。

這樣的人最需要有一個精神寄托,馮雲山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趁機宣揚拜上帝教。向他們宣揚,隻有上帝才可以做到讓他們人人有衣有食,無災無難。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馮雲山慢慢誘導,使他們痛恨現狀,激起他們的反抗之情。在時機成熟時,他創立了拜上帝會,為以後洪秀全成立太平天國奠定了堅實的群衆基礎。

馮雲山面對教徒的追捧,隻說他是洪秀全派遣來解救他們的,他們真正的救世主是洪秀全。拜上帝會發展得有聲有色,1847年洪秀全與馮雲山會合。

二人一起寫宣傳的小冊子,分發給附近的窮苦百姓,吸引了兩千多人加入。洪秀全的反清運動已經擺在台面上宣傳,農民紛紛罷工,影響了地主的利益。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地主報官把二人抓起來,送往桂平縣縣衙。當時清政府各地大大小小的起義數不勝數,朝廷根本管不過來,地方官員也樂得粉飾太平。隻要交夠足夠的銀錢,就可以釋放他們。

拜上帝教教衆都是窮苦農民,沒有多餘錢财。沒辦法,燒炭工隻能夜以繼日燒炭,忍受饑寒交迫,把賣炭的錢存下來。終于存了一大筆錢,賄賂縣令,終于把洪秀全二人從牢房中救出。

縣令派遣兩名差役,遣返他們二人回廣東,在路上,馮雲山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差役加入拜上帝教。一行人又偷摸回到紫荊山。

今田起義之後,起義軍以風卷殘湧之勢迅速壯大,受到清朝的殘酷鎮壓。馮雲山指揮軍隊作戰,強調隻有軍隊主動性和靈活性互相配合,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馮雲山頗有領軍才能,在他的指揮下起義軍突破清軍的重重包圍,攻上永安。1951年太平天國建立,洪秀全封他為“南王”。

洪秀全為天王,是君王,奈何他規定君王不理朝政,政務都由軍師負責。楊秀清是軍師,是“天父”的代言人,地位高于“天父第二子”洪秀全,洪秀全被處處掣肘,軍隊實權在楊秀清那兒。

本來是領頭人的洪秀全,如今低楊秀清一頭,自然處處看不慣他。多虧有馮雲山在他們之中斡旋,才能確定他們二人相安無事。馮雲山真是巧舌如簧,在他的勸服下,所有人戮力同心,為建立太平天國而奮勇殺敵。

馮雲山能文能武,組織協調能力強,是起義的奠基者,也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後,洪秀全頒布的規章制度,都是由他事先起草制定的。隻不過,馮雲山沒有看到太平天國定都的壯觀情況。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推翻清朝的希望意外去世

1852年,太平天國向湖南進軍,馮雲山領兵出征。途經全州,全州易守難攻,他沒有打算攻打全州。不過全州守城看到,浩浩蕩蕩的太平軍離他們越來越近,以為太平軍要攻打全州。

守将果斷開炮,太平軍被打得猝不及防,一時沒反應過來,死傷無數。馮雲山看到後,以為全州守将故意挑釁,己方軍隊傷亡慘重。遂怒不可遏,下令攻打。

太平軍匆忙攻城,又沒有作戰計劃,可想而知,隻能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而馮雲山也被炮彈重傷,不治身亡。兩軍交戰,不過是一場烏龍,馮雲山卻是以喪命。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洪秀全聽聞馮雲山不幸戰死沙場,不禁悲痛大哭。他調兵遣将,全力攻打全州,下了屠城的指令。不論男女老少,都難逃一死,都要為馮雲山陪葬。即便這樣,也難洩他心頭之恨。

馮雲山是太平天國一衆将領中唯一清醒之人,也是唯一為太平天國考慮的人。在他死後,權利被其他人瓜分,養大了他們的胃口。

如若不然,有着馮雲山的制衡,楊秀清斷不敢做出取洪秀全而代之的事情,也便沒有使太平天國衰落的“天京事變”了。

若馮雲山仍然活着,他必定能協調好各王之間的關系,讓他們舍小家顧大家,放棄一己私利而為百姓着想。如此這般,太平軍還能得不到民心嗎?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史學家曾經評價馮雲山,他的忠勇、才德、智謀與器度是太平天國的第一人。确實如此,馮雲山博覽群書,眼界見識都不是楊秀清等人能比得上的。

太平天國定都之後,洪秀全沉迷于權勢美色,完全忘記他們起義的初心,而其他人隻知道為自己謀劃利益。這樣“人人為己”的王朝,衰敗指日可待。

馮雲山是面對權勢唯一清醒之人,定能勸誡他們,不為眼前短暫的榮華富貴迷了眼。若是他還活着,說不定真的可以推翻清朝的統治。

洪秀全曾經在馮雲山的葬禮上痛哭流涕,“天不欲我定天下耶,何奪我良輔之速也”,上天不願意我奪取天下嗎,為什麼這麼快就奪取我良将的性命?

他是太平天國的“定海神針”,如果不死于意外,或許可以一統天下

看來洪秀全也知道,自己奪取天下能依靠的隻有馮雲山。雖然太平天國的衰敗,不是全都因為馮雲山的逝世,而與其統治階級的衰敗有直接關系。不過洪秀全最終一語成機,太平天國失去了“定海神針”馮雲山,也确實沒能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