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喂奶本來是母親的本職工作,似乎是天經地義的。然而進入封建社會後,大戶人家為了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營養,就聘請一些專門的女性來喂養孩子,這就是乳娘。
清朝愛新覺羅家族是皇族,自然要聘請乳娘,末代皇帝溥儀也不例外。據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記載,他唯一的乳母叫做王焦氏。王焦氏是河間人,原本姓焦,因為嫁給了一個王姓人家,才改稱王焦氏。

王焦氏是個農婦,目不識丁,家裡有2個老人、1個女孩要照料。正因為如此,清廷看中了她。要知道乳娘地位雖低,可是和皇帝的關系卻不一般。依靠這層關系,有些乳娘甚至能幹預朝政!曆史上有一個叫做客氏的明朝乳娘,仗着和皇帝的關系好,就直接幹預朝政,與魏忠賢混在一起,成了類似于“夫妻”的対食關系。
為了預防出現下一個客氏,清朝對乳娘更是百般打壓。據《我的前半生》所描述,宮裡給溥儀的乳娘定下了2條規矩。第1個是必須給溥儀喂奶,這也是每個乳娘的基本職責。為了催奶,乳娘必須每天吃一個豬肘子,但不能放一點鹽!不放鹽的豬肘子味如嚼蠟,可王焦氏每天都必須吃。第2個十分沒有人性,因為乳娘絕對不能回家,也嚴禁與自己的親生兒女相見。
第2條規矩為的是防止乳娘偷偷回家給自己孩子喂奶。天下父母誰不疼自己的兒女,為了不讓乳娘把皇家奶帶給賤民喝,清朝後宮也是無所不用其極。而就在王焦氏為大清朝拼了命地吃肘子,瘋了似地擠奶水時,出大事了!
據溥儀記載,在王焦氏進宮當乳娘的第三年,她的親生女兒因營養不良而死。更沒人性的是,為了防止乳娘情緒受波動影響産奶,王府封鎖了這一消息。王焦氏每日都在竭盡全力喂養溥儀,可是自己的兒女卻沒有一滴奶水吃,連女兒夭折了都不知道。王焦氏靠着一個月2兩的俸祿,每月定時給家人寄錢過去,依然和以前一樣想着“家人終于有口飯吃了”!
溥儀從小就調皮搗蛋,因為自幼是九五之尊,到處搞惡作劇。有一次溥儀為了玩救火用的噴頭,朝着一個老太監噴水。老太監被噴到後一動也不敢動,最後竟然凍得昏死了過去,搶救了好長時間才救活。即便溥儀這麼喜歡虐待别人,可還是沒人敢管。一些老師傅打算用聖賢道理說服他,可是三四歲的小孩子,哪裡肯聽這種說教啊!
可王焦氏勸說溥儀,卻有很大的不同。據說有次溥儀打算往雞蛋糕裡放鐵砂,被王焦氏看見了。這個農村婦女語重心長地說道:“老爺子,你把鐵砂放裡面,人的牙就崩了。牙齒崩了就不能吃東西了,人不能不吃東西。”
雖然農婦的嘴裡說不出聖賢的大道理,可溥儀卻深刻地認識到“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也正因為王焦氏樸實的說教,她也成了唯一一個能不讓溥儀胡鬧的人。為啥一個農婦能讓一個皇帝聽話呢?說白了王焦氏是把溥儀當自己的親生兒子了。
溥儀斷奶的時間很晚,9歲才能離開奶媽。也正是因為溥儀終于斷奶了,王府第二天便将王焦氏打發回了老家。據記載,當時的溥儀又哭又鬧,非要找這位嬷嬷。而王焦氏離開溥儀回到河間老家後,才發現早在6年前,自己的親生女兒就已經離開了人世。王焦氏當時的表現沒有曆史記載,可誰都能猜到一定是“悲痛欲絕”的。
溥儀大婚後,他專門去找到了乳娘,還專門贍養她。後來溥儀成了僞滿洲國的皇帝,他就把王焦氏接到了長春。雖然這位末代皇帝不能救國救民,可是卻完成了自己身為一個“兒子”的基本使命。(溥儀和他的生母沒有任何感情,有一次她和溥儀争吵後服毒自盡)。
1946年,養育了溥儀一輩子的王焦氏撒手人寰,享年59歲,按虛歲是60歲。這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留在人間的,她苦澀又無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