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帝問兩個将軍要什麼賞賜?1個要官,1個要美人,結果兩人下場卻大不相同

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古人雲: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古人的話是一定要聽的,因為那是經過曆史實踐得出的經驗,這句伴君如伴虎更是如此。封建社會時期,帝王是一個國家最高統治者,他們掌握了一個國家,也掌握了天下人的生死。大抵是因着有這樣的大權,他們的心思也比平常人更加難以揣測,是以在面對的時候需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皇帝問兩個将軍要什麼賞賜?1個要官,1個要美人,結果兩人下場卻大不相同

然而總有人不聽古人言,這兩位将軍便是對比,皇帝要賞賜。他們一人要了官,一人要了美人,結果一死一善終。說到這兩位将軍就得先說說準噶爾之戰,這場戰争曆經70年,一直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才算是結束。準噶爾之戰十分重要,因為它決定着清朝能否統一西北,不僅鞏固國家對西北的通知,還能打擊沙俄的侵略勢力。

也正是因着如此,清朝才打了70年也要打下來,跨越了三朝。今天說的這兩位将軍是在乾隆一朝,烏爾登和海蘭察是乾隆一朝平定準噶爾的兩位大将,極其骁勇善戰。他們是從一個新兵做起的,但伴随着軍功愈多,職位自然也在往上升。金川戰亂時,溫服是主将,烏爾登是輔助。

皇帝問兩個将軍要什麼賞賜?1個要官,1個要美人,結果兩人下場卻大不相同

不料主将在作戰過程中戰死,大病初愈的海蘭察便補上了這個位置,成為主将。他們兩個人從前便一起配合過,這次也是十分的默契,這場戰争最終以清朝的勝利畫上句号。兩人在作戰中出了不少力,後期也基本上是他們指揮的,仗打赢了,自然是要論功行賞。班師回朝後,乾隆便給烏爾登、海蘭察以及一衆将領舉行了慶功宴,賞下無數珍寶。

皇帝問兩個将軍要什麼賞賜?1個要官,1個要美人,結果兩人下場卻大不相同

大抵是高興,乾隆在宴會上便詢問兩人想要什麼,自己都能賞賜。結果烏爾登沒有客氣,豪言壯語的說想要更多的兵,替皇上掃除障礙。言下之意可不就是要官?暫且不論這一仗他的功勞究竟有多大,就算他再大的功勞,皇帝聽了這話肯定也是不樂意的。自古以來,軍權便代表着皇帝的忌憚,如今你主動提出,皇帝可不是要多想。

皇帝問兩個将軍要什麼賞賜?1個要官,1個要美人,結果兩人下場卻大不相同

這小子是否想造反?而且皇帝至高無上,向來是他可以給,你卻不一定能主動要。是以烏爾登在皇帝的心中便有些微妙了,當然,他或許是直腸子,想的還真隻是表明忠心。可惜這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了,乾隆表面沒說心裡,心裡卻紮下了一個刺。海蘭察的做法與他相反,堪稱是典範,他想要的是美女。

皇帝問兩個将軍要什麼賞賜?1個要官,1個要美人,結果兩人下場卻大不相同

這話對于乾隆來說還是比較中聽的,皇帝向來樂意看見将軍荒淫一些,畢竟這樣的人好控制。兩人的人生便由此走上了完全不一樣的道路,雖然事後乾隆确實滿足了兩人提出的想法。但後來大小和卓戰役中,海蘭察跟烏爾登都吃了敗仗,乾隆卻隻斬了烏爾登。何嘗不是當初他那番話引起的忌憚,相同的海蘭察卻是被罵了幾句。

于是當年一個要官,一個要美人,最終結局也成了一死一善終。海蘭察後來又立了不少功,乾隆将其列入紫光閣功臣。并且允許他入祀昭忠祠,這地兒原先隻有陣亡者才能進入,海蘭察是因着破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