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追宮廷劇,當然所謂的宮廷劇大多數都是清朝的劇。
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各種娘娘嫔妃滿院子跑,這樣的日子其實還是蠻舒服的。
咳咳,大家千萬不要想歪,我們順着這個話題繼續來捋一下。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其實在宮廷劇當中,尤其是牽扯到清朝的妃子問題的時候,那些妃子們都是習慣性的在脖子上帶一個白色的條子。
帶這個白條子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絕大多數的嫔妃包括但不限于皇後都會帶這種白條子呢?
為此,我特意翻看了一下史書以及部分野史記錄,才突然發現這個白條子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他還大有用途。
而最主要的目的,竟然是友善皇上。
一、佩戴白條子的美觀素樸。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皇家的欣賞眼光和咱們普通老百姓的欣賞眼光是不同的,皇家欣賞的講究就是素樸,而普通人則認為越奢侈越好。
這就頗有一點你越是得不到的越想要,你越是擁有的越唾棄一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每天吃大魚大肉,冷不丁的突然來了一個窩頭,你就會覺得這個窩頭可能比大魚大肉還要香。
如果你每天都吃窩頭,偶爾還啃點樹皮,突然之間來了一塊五花肉,這個五花肉可能做的并不是那麼好,甚至還有點膩感的感覺,但是你一口下去還得吧唧吧唧嘴。
事是這麼個事兒,理也是這麼個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希望追求和自己并沒有直接關系的東西,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另一個成語來形容,叫做自尋煩惱。
身處皇宮當中,身處深宮大院裡面,每天的衣食住行都會有專門的人來進行安排,而且他們的吃穿用度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極緻。
就這麼一個背景和行情之下,自然而然的數不清的嫔妃,數不清的皇後,等等,皇後好像能數得清,不出意外的話,一個朝代一般不會超過5個皇後。
畢竟隻有上一任皇後去世,或者因為某些原因離開了後宮,才會挑選下一任皇後。
每天她們穿着的衣服都五顔六色的,各種模樣漂亮極了,如果再在原有基礎之上再添上一些濃妝淡彩,可能就不太适宜了,這個時候直接拿一個白條子裹在自己的脖子上反而更加性感。
這就相當于是一堆五花肉裡面突然長出來一個窩窩頭,古代的帝王即便想不注意這個窩窩頭都很困難。
但當這種審美形成一個固定模式,當這個審美它有一個正面傾向時,越來越多的嫔妃她們開始嘗試着去帶白條子。
二、友善皇上記住人。
大家在職場辦公的時候,應該都有過對應的打卡上班的經驗,什麼叫打卡上班呢?自己拿出一張卡放在機器旁邊,然後隻聽滴的一聲,就把卡打完了。
打完卡之後會對你進行身份辨認和識别,這個時候,系統知道你叫什麼名字了。
如果我們把這些嫔妃當做上班一族的話,把她們身上的白條子當做打卡的那個機器,那麼皇帝就是識别身份的。
一般情況下,這些嫔妃的白條子上會有着自己的個人資訊,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的級别,自己的等級,皇帝一眼看過去就能夠直接把她的名字叫出來。
大家千萬也不要認為皇帝偷懶,後宮不就多了幾個老婆嗎?這幾個老婆的名字都記不住嗎?
沒錯,有的時候就是這樣,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後宮當中的皇帝,他真的記不清楚自己有多少老婆,也不一定能夠記得清楚老婆的名字叫什麼。
但要明白一點,所謂的後宮佳麗3000,這可絕對不是鬧着玩的,保不齊真的能夠有3000佳麗,隻不過這3000佳麗當中能夠和皇上發生關系的,恐怕也就是那幾位而已。
順便再說一下,後宮當中的佳麗,其實是非常可憐的,如果皇帝喜新厭舊的話,那到沒什麼事,畢竟和皇帝發生過關系了,身份地位也就不一樣了。
可是問題的關鍵在于,有一些時候皇帝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嫔妃,就這樣一直在宮裡呆着,從20歲到40歲,人老了也就沒地方住了,到最後的下場非常可憐。
這也是為什麼後宮當中的鬥争甚至要比朝堂上的鬥争還要慘烈,在朝堂上鬥争,大不了就丢個飯碗,隻有運氣不好的時候才會把自己的命搭在這兒。
可是在後宮的鬥争,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孤獨終老。
叫後宮的競争性更強,所有的嫔妃,所有的宮女,所有的娘娘,她們隻有一個競争目标,那個目标就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