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諱疾忌醫,無稽之談,汲取教訓才是真理

在中國曆史上有許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語,諱疾忌醫就是其中的一個。這個成語指的是,他雖然已經生病了,但是他隐瞞了自己的病情,并不願意接受治療。

這就是一種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的行為,是以說這當然是一個貶義詞,但是這個成語到底出自哪裡?又出自于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

諱疾忌醫,無稽之談,汲取教訓才是真理

在宋朝的時候周敦頤曾經在他的書中寫過,今人有過,不喜人歸,如諱疾而忌醫,甯滅其身而無物也。

這句話說的就是當一個人有過錯的時候,卻不願意被别人指正,被别人說出來,是以說,他就始終不能夠進行改正,更不能夠進步。

在中國有兩位非常有名的醫生,其中一位呢叫做扁鵲,另一位呢叫做華佗這兩位呢,都被譽為是神醫在世。

諱疾忌醫,無稽之談,汲取教訓才是真理

華佗主要是在東漢時期他創立了重要的麻醉藥,倡導開顱手術,倡導外科手術,這也是在整個醫學史上的一個創舉,因為這是之前之後都沒有人提出來過的。

是以說華佗這樣的建議和這樣的開天辟地的曆史精神也是後市非常鼓舞非常值得學習的。那麼然後我們看到扁鵲扁鵲自然而然也是一位名醫。

他有一天的時候去到見到了蔡桓侯,他看過了這位諸侯的臉色之後,仔細的進行端詳,并且仔細的思考,然後說了一句,你現在得病了,不過你現在的病呢還非常的輕。

諱疾忌醫,無稽之談,汲取教訓才是真理

隻是在皮膚這方面,是以說就應該趕緊去治療,這樣才能容易被治好,但是這個諸侯卻不以為然,因為他覺得我根本就沒有病。

那就更不需要任何人來治我,但是在扁鵲走了以後,蔡桓侯對他的旁邊的人說。這些醫生成天沒事兒找事兒,用這種方法來證明自己醫術高超嗎?這可是十分不道德的。

然後再過了10天,當扁鵲再次見到蔡桓侯的時候,他就說你的疾病已經不是簡單的停留在皮膚表面了,而是已經深入到了肌肉,是以說必須要抓緊采取措施。

諱疾忌醫,無稽之談,汲取教訓才是真理

而蔡桓侯又是随便的扭了一下頭,說那更是無稽之談,因為我根本就沒病,你抓緊走吧,是以說,當扁鵲走後呢,蔡桓侯也非常的不高興,因為他覺得這個老頭沒事找事,就知道對他進行一些不吉利的詛咒。

然後結果又過了十天,一個月過去了,扁鵲再一次見到蔡桓侯的時候,他就說您的病已經進入腸胃了,已經不是單單的平留在了肌肉,是以說必須要立即采取措施。

然後這時候蔡桓侯就可以說是生氣到了極點,根本就沒有對他進行任何理睬,在最後40天之後。

諱疾忌醫,無稽之談,汲取教訓才是真理

當扁鵲再次看到蔡桓侯的時候,他就連看也不看,直接走掉了,這時候有人就非常的納悶,蔡桓侯也十分的納悶。

因為這個老頭這一次的行為十分的反常,然後蔡桓侯就問扁鵲為什麼就扭頭走掉呢?扁鵲這時候的回答,讓大家大吃一驚,他說有病的時候并不可怕。

你隻要經過及時的治療,就一定能夠好起來,而真正害怕的是有病卻并沒有進行采取措施,不肯接受治療,并在皮膚裡面的時候當然非常的好處理。

在肌肉裡面我們可以使用針灸,到了腸胃裡面我們可以吃一些湯藥,但是深入骨髓之後,那就基本上是無藥可救了。

諱疾忌醫,無稽之談,汲取教訓才是真理

然後5天之後也就是45天,蔡桓侯的病,就突然的大禍臨頭發作,這時候他希望扁鵲再來為他治,但這時候扁鵲已經去到了别的國家,然後再過了幾天菜環後就死掉了。

是以說做人做事一定要善于并且積極的去聽取别人對他的一些意見,因為别人不會無動于衷的對你好。

也不會平白無故的,害你,是以說要把自己的新聞打開,不能太過于自以為是,因為這終将難以成為一種大的格局,這也會錯失很多的機會。

舉報/回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