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軍在起義初,裝備異常簡陋,後期是如何經營起來叫闆清軍的?

清朝末期,朝政腐敗,自然災害不斷。百姓生活水深火熱,民不聊生。而以慈善為首的一衆皇家貴族生活又極為的奢靡,揮金如土。這樣,吃不了飯的百姓也隻能拿起武器選擇起義反抗。是以清末時期起義不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1895年1月11日,洪秀全以傳教為名,在廣西金田發起的太平天國運動。自此,中國史上一場由農民發起的最大起義運動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太平軍在起義初,裝備異常簡陋,後期是如何經營起來叫闆清軍的?

由于都是農民,手裡的武器極其有限,是以太平軍主要兵器是刀矛和農村土火铳。而且太平軍的鐵制冷兵器主要有刀,矛,三指叉,四指叉等,因為鐵兵器嚴重缺乏,太平軍還大量使用竹矛,稱“竹軍裝”,因為起自廣西,是以太平軍很善于使用藤牌,尤其善于把藤牌和槍炮混合在一起。但之後,憑借着起義軍聲勢的越來越壯大,人數基衆也越來越多,清軍在這股威勢下也一直潰敗。太平軍由此繳獲了不少火器。因為太平軍基本都是漢人,和滿洲貴族不同,有着非常強的實用主義,不局限于什麼洋人、封建習俗的觀念。隻要能夠打勝仗,洋槍洋炮一樣使用。

太平軍在起義初,裝備異常簡陋,後期是如何經營起來叫闆清軍的?

之後太平洋連續攻占湖北、安徽、江蘇等地,又繳獲大批火器,自己也設法制作了一些土造火器,戰鬥力有很大提高。随着太平軍定都天京,西方列強似乎看到了商機。他們為了在中華謀取更多的利益,打着幫助洪秀全的名義,私下向洪秀全兜售大量先進武器。而且太平軍還從A錢腐敗膽子大的清朝官員手裡購買武器。

太平軍在起義初,裝備異常簡陋,後期是如何經營起來叫闆清軍的?

當時,太平軍每攻陷江浙一座城市,繳獲的一半金銀都用于購買洋槍大炮。為了細水長流,太平軍還建立了很多洋槍洋炮部隊,還重金聘請一些洋人教授他們武器使用和制造的方法。比如上海某個洋行,走私給太平軍三千支洋槍,870門大炮還有大量的火器和子彈。而新加坡的洋行在一年内運到太平軍占領區的大炮,就有3500門左右。盡管如此,太平軍的火器雖然不少,但相比國家軍隊清軍還是差了許多。

太平軍在起義初,裝備異常簡陋,後期是如何經營起來叫闆清軍的?

當時除了太平軍專業洋槍洋炮部隊,普通軍隊8個人隻有二個人配有火槍。其餘士兵都是用冷兵器作戰,是以火力比較弱,仍舊不是清軍的對手。而财大氣粗的湘軍雖然不太看重火器,但火器和冷兵器依然可以達到每人裝備一把。李鴻章的淮軍待遇就更高了。後期淮軍已經很少裝備冷兵器,主力部隊多是拿着洋槍扛着洋炮作戰。可太平軍依舊輸了,雖然是洪秀全的作風思想出了問題,可外部裝備問題也占了一大比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