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印度裔公主,卻深受英法兩國人民尊敬,她究竟做了些什麼

英國倫敦的戈登廣場花園附近,有一座女性半身雕像,雕像上的名字寫着“努爾·伊納亞特·汗”,看着這個名字很多人就知道這不是一個英國人,沒錯她其實是一名印度人,還是一名血統高貴的印度人,她的父親是18世紀印度邁索爾王國的穆斯林蘇丹後裔,邁索爾王國曾經統治着印度的卡納塔克邦長達150年,直到被英國侵略所打破,這樣的身份關系,為什麼這位公主卻成了英國的英雄?

她是印度裔公主,卻深受英法兩國人民尊敬,她究竟做了些什麼

1914年,這位亡國公主誕生,後來她跟随父母從莫斯科搬到倫敦,又從倫敦搬到了巴黎定居,汗公主自小就在接受着高等教育,後來在索邦大學和巴黎音樂學院學習兒童心理學和音樂詩歌的創作。後來汗公主的父親去世,二戰爆發後跟随母親乘船前往英國,按理來說英國和她們本該是死仇,但汗公主因為從小就受到父親倡導的和平主義影響,而且她本身也對以前的恩怨紛争不太了解,對于英國也沒什麼抵觸情緒,但對于自己親眼目睹的納粹種種惡行,她非常憤怒,她決定和弟弟一塊加入盟軍。

她是印度裔公主,卻深受英法兩國人民尊敬,她究竟做了些什麼

後來汗公主加入了女子輔助空軍,開始接受無線操作員教育訓練,因為汗公主的基礎很好,後來在操作中表現的相當亮眼,被招募進了特種作戰執行部,很快她就接到了一項艱巨的任務—空降至法國敵占區,擔任秘密無線報務員。1943年6月,汗和幾名特工成功潛入法國,在巴黎地下抵抗組織的協助下開始了工作,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短短幾周後,他們所在的情報圈就被發覺,一起工作的隊友一個接一個都陸續撤離了,但她卻還堅持留下。

她是印度裔公主,卻深受英法兩國人民尊敬,她究竟做了些什麼

此時的汗将自己的樣貌造型進行了改變,而且在不斷變換自己所在位置,以求不被發覺,竭盡全力躲避納粹的追蹤,她成了英國情報組織在法國剩下的唯一無線報務員,代号是“瑪德琳”,她一個人要獨立完成一個團隊的工作量,相當不容易,但她還是咬牙堅持。在随後3個月的時間裡,汗發送接收幫助30名盟軍飛行員逃脫消息,為4名特工擷取假身份證,為地下抵抗組織成員擷取武器和資金幫助,但那個年代世事難料。

她是印度裔公主,卻深受英法兩國人民尊敬,她究竟做了些什麼

1943年10月,一名法國婦女看到了汗的懸賞金額竟然高達10萬法郎,很快就将汗給出賣。汗被關押期間曾兩次試圖逃脫,但很快就被抓到,面對審訊,汗選擇沉默和不合作,看到汗如此不合作,蓋世太保就将其轉移至德國普福爾茨海姆監獄進行單獨監禁和折磨,但一年時間下來,盡管納粹對汗進行了各種毆打、折磨和侮辱,但她卻還是不願透露任何資訊。

她是印度裔公主,卻深受英法兩國人民尊敬,她究竟做了些什麼

1944年,汗被再次轉移,這次是達豪集中營,這個集中營的名聲一點都不怎麼樣。9月13日,汗被秘密槍決。當時有幸存的囚犯看到臨刑前汗遭到毆打,但她最後卻說了句“liberté(法語,自由)!”就在汗被處決後沒過幾天,達豪集中營就被盟軍解放,可惜汗還是沒等到那天,而她去世時才30歲!戰後,汗被英國政府追授“喬治·克羅斯勳章”,成為僅有的第三位獲此殊榮的女性之一,在法國,汗同樣受到了極大的尊敬,人們稱她為“抵抗運動的瑪德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