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13師出發前師長指令:邊走邊打,邊吃飯邊睡覺!14小時行軍145裡

1950年11月底,抗美援朝戰争第二次戰役正進行到緊張時刻,志願軍司令部裡一片忙碌。但所有的人都不顧忙碌,每隔半小時就會問同一個問題:113師到了哪裡?由于無線電靜默,司令部現在聯系不上113師,他們還不知道,此刻的113師正在創造一項世界紀錄。

113師出發前師長指令:邊走邊打,邊吃飯邊睡覺!14小時行軍145裡

某地圖軟體上測出的德川到三所裡的距離

在某地圖軟體上用測量工具拉一下就能看到:從德川到三所裡,直線距離顯示的是76.7159公裡。但這隻是直線距離,由于中途全是山地,實際距離隻會大于這個數。這就是113師需要走的路程,11月27日晚上接到的指令,要求28日早上8時到達三所裡,切斷美軍第9軍南逃的退路。

113師師長江潮算了一下,留給他們的時間隻有14個小時。來不及多想,113師(欠339團)就出發了。為了加快速度,他們抛棄了一切不必要的裝備,隻攜帶武器、彈藥就開始在路上玩命地奔跑。副師長劉海青率338團作為前衛。

113師出發前師長指令:邊走邊打,邊吃飯邊睡覺!14小時行軍145裡

出發前338團團長朱月清指令,全團隻帶武器和彈藥輕裝前進,每個營安排一個連作為前衛連。如果路上遭遇敵人,第一個前衛連負責阻擊,其他部隊繼續前進。如果再遇到敵人,再由第二個前衛連阻擊,後面的部隊繼續前進。原則就是打的打,走的走,交替前進,決不戀戰。

為了能做到邊走邊打,各營、連、排都做到指揮提前、兵器提前。團長朱月清親自指揮一個營,營長指揮前衛連,連長指揮前衛排。同時朱月清還指令全團:邊走、邊打、邊下令、邊吃飯、邊睡覺,一刻也不能停留,并且不許一人掉隊。

113師出發前師長指令:邊走邊打,邊吃飯邊睡覺!14小時行軍145裡

志願軍一邊戰鬥一邊急行軍

這樣的安排原是為了防止萬一,但沒想到真的派上了大用場。113師在急行軍的途中,先後遭遇了美25師、美騎兵1師、英軍29旅、土耳其旅、僞7師各一部,均被113師打垮。113師一邊戰鬥一邊急行軍,整個部隊陷入瘋狂的狀态。

從師長到炊事員,思維已經完全凝固,腦子裡隻有“三所裡”三個字,按時趕到三所裡是比生命還重要的事情。潰敗的聯軍正開着汽車朝三所裡急馳,而志願軍戰士們隻能靠自己的兩條腿,必須用兩條腿趕在汽車之前,哪怕整個身體都失去意識,隻能機械地邁着腿。

113師出發前師長指令:邊走邊打,邊吃飯邊睡覺!14小時行軍145裡

戰士們一路狂奔,有的戰士跑着跑着就一頭栽倒在地,再也醒不過來了。有的戰士一邊跑一邊吐血,還有的疲憊已極,隻能在路中間躺一會兒,讓後面的戰友将自己踩醒再起來接着跑。最累的是炮兵,迫擊炮和九二式步兵炮是他們僅有的重火力,根本不舍得丢棄,隻能全部拆散了扛在身上跑,還得跟上步兵的速度。

與此同時,彭老總正在指揮部裡焦急地踱着步。113師出發已經十幾個小時了,還是聯系不上,也不知道到了什麼位置。孤軍深入敵後七八十公裡,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113師究竟能不能按時到達?彭老總心裡也沒有底。

113師出發前師長指令:邊走邊打,邊吃飯邊睡覺!14小時行軍145裡

志願軍炮兵将步兵炮拆散來扛着跑

天已經亮了,113師甩掉僞裝在大路上行軍了,因為時間就要來不及了。師長江潮認為,在大路上行軍非常冒險,如果遭遇美軍戰機轟炸,将會損失慘重。但如果不能按時趕到,任美軍逃走,今後将會給志願軍帶來更大的傷亡。權衡一番之後他決定冒險。

美軍戰機在天上發現了他們,在盤旋了幾圈仔細辨認後美軍認為,如此“衣衫褴褛、軍容不整”的軍隊,必定是僞軍的潰軍無疑。他們沒有投下炸彈,而是用無線電通知三所裡的僞軍準備做飯迎接。當朱月清率領前衛營趕到三所裡時,隻一個沖鋒就把正在做飯的僞軍全殲。

113師出發前師長指令:邊走邊打,邊吃飯邊睡覺!14小時行軍145裡

他爬上東山一看,北邊的公路上煙塵滾滾,一眼望不到頭的美軍敗退過來。113師隻比美軍提前5分鐘趕到預定位置,僅僅是5分鐘,就改寫了整個戰役的程序。僅僅是5分鐘,就決定了整個西線聯軍的生死。

113師報務主任張甫立即打開電台向志司、軍、師發報:

“我部已先敵到達三所裡!”

“敵人企圖通過三所裡撤退!”

“我部請示任務!”

113師出發前師長指令:邊走邊打,邊吃飯邊睡覺!14小時行軍145裡

這是志司發給38軍的電報,彭老總特意加上“卅八軍萬歲”的字樣

從開機到完成發報,張甫一共隻用了5分鐘,為此他立了功。彭老總立即指令:給我像鋼釘一樣釘在那裡!聯軍南逃的大門被徹底關死了。113師還不知道,他們在無意中創造了一項人類軍事史上的紀錄:14小時急行軍145華裡(實際路程不止這麼多),平均每小時行軍5.2公裡,平均每秒行軍2米,中途還打退了敵軍6次。

這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是奇迹,是神迹。它記錄着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輝煌,并将永載史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