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1955年,軍銜授銜儀式開始之前,彭德懷和羅榮桓在授銜的問題上卻犯了難。當時,他們評定軍銜的标準除了入黨時間,為黨做的貢獻之外,還有就是在戰争時期都擔任過什麼職位,按理說評定這些是很簡單的,可就有一些很特殊的人,讓大家無從下手,比如劉子奇。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劉子奇參加紅軍第二年就當了師長,之後還參加了長征、抗日戰争、解放戰争和抗美援朝戰争,在戰場上立下了不少赫赫戰功。按照常理來說,憑借這些功績他最起碼能被授予大将軍銜,可羅榮桓為何會在他的問題上犯難呢?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原來,在之後的二十年裡,劉子奇的職位從未上升過一級,被稱為是升遷最慢的紅軍師長。

那麼,如此戰功赫赫的師長,為何在之後的二十年裡從沒升過職?他究竟做了什麼事情?最後又會被授予什麼軍銜呢?

悲慘童年,成就可塑之才

劉子奇,出生于湖南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裡,從小家境就不好,一家人靠種地為生。可在當時那個動蕩的年代裡,地主橫行霸道,欺壓百姓,父母在這樣的環境下雙雙離世,劉子奇被迫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在如此困難的生活面前,小小年紀的劉子奇從來都沒有抱怨過生活的苦,他隻想多掙點錢去照顧殘疾的哥哥和年幼的妹妹們。可天天遂人願,在劉子奇19歲那年,家鄉鬧了災荒,一家人被活活餓死,剩下的兩個妹妹也被迫出嫁。劉子奇此時就像是一個孤兒,四處流浪讨飯吃,而在流浪的途中,一次意外徹底改變了劉子奇的命運。

當時,全國上下都處在革命的熱潮中,五四運動也随之爆發,劉子奇就在這個時候意外接觸到了先進的思想,為了救國救民,他義無反顧參加了勞工運動。在這之後,他的革命事業就正式開啟,很快便憑借優秀的表現成了勞工代表。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組織上得知了劉子奇的英勇事迹之後,覺得他是一個可塑之才,便決定讓他加入中國共産黨。在正式加入黨的那一天,劉子奇面對莊嚴神聖的黨旗,堅定了宣讀了誓詞。這一天,想必劉子奇一輩子都不會忘。

加入黨之後沒多久,劉子奇便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任務。當時,蔣介石叛變革命,四處屠殺共産黨,導緻我黨很多工作無法正常進行。在這樣的環境下,劉子奇冒着生命危險接受了組織的安排,開始在農村開展革命,組織農民建立赤衛兵,這其中就包括他的家鄉湖南。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來到湖南老家之後的劉子奇,開始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很快就組建了一支浏陽赤衛隊,而劉子奇自然而然當了赤衛隊隊長。身為隊長的劉子奇自知身上的擔子有多重,是以在農村搞武裝鬥争的這些年裡,他一直盡心盡責,不顧生活條件的艱苦,積極為革命做貢獻。

很快,他就憑借自己超強的武裝上司能力,成為了浏陽赤衛軍第二師的師長,此時的他才22歲。如果當時按照這個速度發展,劉子奇的前途絕對是一片光明,可他為什麼就停滞不前了呢?

多次放棄大好前途,投身學校

原來,就在他輝煌的時候,他卻提出要去學習理論知識,這在當時可是不多見的。但他覺得:實踐雖然重要,可理論知識一樣不可或缺,不然在戰場上兩個作戰圖都看不懂,怎麼打仗!

雖然這個決定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對,可最後他還是義無反顧放棄大好前途,來到了随營學校學習。知道自己的底子比不上别人,是以平時學習的時候他就比别人付出多幾倍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最後以優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畢業回到部隊的劉子奇,擔任了紅軍團長,比之前的師長職位要低,可劉子奇根本不在意這些東西,因為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的。

不出大家的意料,重回部隊的劉子奇,将在學校學習的軍事知識都用到了戰場上,打了一個又一個完美的勝仗。憑借這些戰績,組織上再次将劉子奇升任為師長,本以為他之後會步步高升。誰知,在之後的反圍剿戰鬥中,他又從師長掉到團長,再從團長升為師長,如此反反複複,最高的職位也隻到師長。

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一切都和他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有關系。

參加革命的這些年裡,劉子奇一直淡泊名利,從不在意自己的職位有多高,隻要能為革命做貢獻,他就很開心了。是以平時組織上有什麼表彰活動啥的,他都會極力推薦自己的下屬去争取,到最後功全落在别人身上,而過都自己承擔了。

有一次反圍剿戰鬥中,劉子奇下達的指令被手下的一個團長傳遞錯了,最後導緻我軍部隊傷亡慘重。看着懊悔不已的團長,劉子奇于心不忍,就承擔下了所有的過失,是以被組織上再次降為團長,還在上司面前做了檢讨。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再次被降為團長的劉子奇,一如往常的平靜,他沒有一絲埋怨,反而在之後的戰場上又憑借自己的戰鬥經驗升為了師長。

時間很快來到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被迫開始了長征之路。在長征期間,劉子奇曾多次在團長和師長之間徘徊,一些戰友都看不下去,勸他去找找首長,可劉子奇卻不以為然,隻微微一笑,在他的心裡好像隻有學習和戰鬥。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部隊很快到了甘肅,可就在前往延安的時候,劉子奇再一次做出了驚人的決定,到紅軍大學學習,繼續拓展自己的軍事理論知識。這個時候,有更多的人勸他:“這個時候你為什麼又放棄大好前途呢?可惜不可惜啊!”可劉子奇堅定地說:“隻有不斷學習才能打更多勝仗,名利這些我不在乎,誰願意當就當吧。”

就這樣,劉子奇來到了大學進修。而在他進修的這段時間裡,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劉子奇接到組織的指令,被任命為359旅參謀長,開始了抗日戰争。

在抗戰期間,劉子奇一直低調行事,所有的晉升機會,他都讓給别人,而自己隻全身心投入到戰鬥中。他帶領戰士們和日軍展開殊死搏鬥,憑借豐富的戰鬥經驗,多次攻下日軍城池。在這期間,他幾次經曆生死,可都無所畏懼,組織上也憑借他的表現,調任他為晉中軍區副司令。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後來,他又參加了百團大戰,還帶領戰士們開荒種田,解決了老百姓不少的困難。可就在大家以為他穩定的時候,他又做出了驚人的決定,再次進入了學校學習。最後,導緻他的很多部下都在戰場上立下大功,而他一次次的到學校學習,錯過了一次次晉升的機會。

在評級上犯了難

解放戰争時期,劉子奇又被組織調到東北戰場上,在這裡他參加了大大小小多次戰役,幾乎每一次都是大獲全勝。遼沈戰役中,他更憑借英勇的作戰精神,立下赫赫戰功,為解放東北立下汗馬功勞,又一次擔任了師長。

可直到解放戰争結束,劉子奇的職位始終是師長,這樣的例子在戰争時期真的是不多見的。如果換到其他人身上,估計早就去找首長理論了,可放在劉子奇的身上,他卻覺得無所謂。因為,在他心裡始終覺得自己和别人差了一節,需要不斷學習才能提升自己。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時間來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劉子奇被組織調到湖南軍區,當了參謀長,然而這并不是他戰鬥生涯的終點,而是又一次戰鬥的起點。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劉子奇響應國家号召,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了抗美援朝戰争。在北韓,他将畢生所學全用在戰場上,即便受傷也堅持戰鬥,直到戰争結束。

回到祖國的劉子奇,擔任了廣東軍區副司令員,自此,劉子奇才算真正過上了安穩的生活。他的前半生可以說一直是在學習和戰鬥中度過,如果不是他一次次放棄晉升的機會,在之後授銜的時候,羅榮桓也不會因為他的軍銜而如此犯難。

當時,他們在讨論劉子奇軍銜的時候,出現了很多分歧,有人認為:劉子奇在戰場上立下了不少赫赫戰功,理應評為中将或者上将軍銜,畢竟之前被破格錄取的人也有不少;可也有人認為:他從1930年到1949年,将近二十年的時間裡,都沒有升過一級,少将軍銜足以。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羅榮桓也不是沒有想過,可他的很多部下都被評為中将或者上将了,要是把他評為少将似乎有些不合适。關于這個問題,最後甚至驚動了毛主席,在毛主席的建議下,羅榮桓找到了劉子奇本人。

劉子奇見羅榮桓如此為難,很大方的說:“什麼軍銜都可以,這些都無所謂的,隻要組織上承認我的功績就行了。”就這樣,最終劉子奇被評為了少将軍銜,此外他還榮獲了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等。

升職最慢的紅軍師長,20年從未上升一級,55年授銜時難倒羅榮桓

劉子奇一生淡泊名利,他這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