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個好地方,山清水秀也靠大海,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環境,造就了無數的美味佳肴,韭菜已經成為八大菜種之一,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頂級菜,當地人一般都稱它為鍋邊糊,這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小吃, 雖然産地是在福州,但在南方地區,但家庭會做簡單的美味。

在福州高屋路夜市街上,有一位大阿姨做鍋邊糊已經好幾年了,小攤位都整理幹淨,預處理過的食材和米漿整齊地放在一個大碗裡的爐子邊上,讓人看得清楚,同時友善取用。阿姨做的鍋邊糊很簡單,把榛子湯在鍋下煮沸,再加一些蝦和海牡蛎,舀起一勺米漿沿着鍋邊快速倒一圈,隻需幾秒鐘,鍋邊的米漿就已經凝固了,再将凝固的米漿放入榛子湯中炖一會兒, 一大碗米糊放在新鮮出爐的飯上。
這樣的海碗鍋邊貼8元,說不實惠,但是晚上經過攤位的時候,這樣一碗又熱又易消化的鍋邊貼,那真的是美國。不像泸州那種配料超盛大的鍋邊糊,小攤位上這個碗邊糊很簡單,現在每個碗邊糊都準備賣了,吃的時候想吃一個煎餅或者加一個油條,油條浸泡在湯裡,一口滿滿的油味,嘴裡就是甜甜的湯, 阿姨的鍋邊糊雖然簡單,但并沒有失去美味。
在福州,做鍋邊糊的小店攤可以說是開滿了花,即使在家裡也可以做簡單的鍋邊糊,可以看出福州人有多喜歡吃鍋邊糊,也就是因為這個,是以阿姨的小攤位生意特别好, 我一鍋邊糊隻吃了一半,周圍已經滿了,沒有位置的人隻能收拾好回家吃飯,或者多吹一點夜風,等着有人快點吃,好給自己吃個地方。繩子這個碗邊糊雖然挺大的,但大部分都是騾子湯,呼啦呼啦吃得也很快,是以沒過多久原來的位置就已經坐上了新人。
吃完後鍋邊貼上微涼的風,沿着漆黑的街道閑逛吃飯,享受難得的甯靜。後面的鍋邊糊攤位也很熱鬧,不時有人一邊吃着鍋邊糊,一邊吹着吹牛的聲音順風而行,有三兩個人陪同,準備吃一份美味的鍋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