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每天都會尿尿。
(.....這不是廢話嗎?)
而作為在身體裡兜來兜去的特殊遊客,尿雖說是人體的排洩物,但其中也是蘊藏着較大的道理,在健康這件事還是很有發言權。
是以,尿液也被臨床稱為健康的晴雨表!

一兜合格的尿,到底需要哪些“标準”?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日通過飲食、飲水攝入的總水分大約是1500-3000ml之間。
這些水分并不能都被細胞利用和消耗,多餘的水分會進入腎髒,并在腎髒運轉下和代謝廢物、有毒物質混合在一起形成尿液。成年人每日排尿量大約是1500ml左右,也就是4-6次。
尿液中有近95%都是水分,其餘則是一些身體代謝廢物,這包括了尿酸、無機鹽、鈉離子、尿膽素等等。
由于這些物質占比并不大,是以人排出的尿液就應該是淡黃透明的狀态。
簡單來說,正常的新鮮的尿液并不是“騷”,而且呈現淡黃色,如同沒起泡泡的啤酒那樣。
沒錯,正确的尿液,其實就是淡黃色。
若尿液顔色偏深,呈現深黃色,說明一點---體内水分不夠,你需要及時多補充水分啊!
尿液出現這種顔色,還需要保持警惕
如果男性近期排尿時,突然出現了洗肉水顔色的尿液,這就要警惕起來。臨床看來:莫名排出血尿,很可能與膀胱癌變有關!
所謂膀胱癌,指的就是出現在膀胱黏膜上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這是泌尿系統最為高發的癌變之一,也是我國最為高發的十大惡性良性腫瘤之一,占據了泌尿生殖系惡性良性腫瘤病發率的第一名。
在西方國家,膀胱癌在男性高發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中,病發率僅次于前列腺癌排在第二位。
近些年,我國膀胱癌的病發率也在逐年升高,男性病發率明顯高于女性,甚至是女性的3-4倍之多。且膀胱癌雖然沒有明顯的年齡界限、兒童也可能會患病。
但就目前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膀胱癌比較傾向于中老年人群,越是年齡增長,患癌的可能也就會越大。
膀胱癌,為何會跟血尿有關系?
在所有膀胱癌的症狀中,最為常見的表現就是血尿!
我國全部的膀胱癌患者中,有近80%都出現了血尿症狀,其中17%的患者血尿症狀相當嚴重。有超過了2/3的患者初次就診,就是因為自己發現了尿液顔色的變化。
而在我國臨床上,有50%的血尿症狀出現,都和膀胱癌變有關。
膀胱癌所造成的血尿、出血時間和出血量,都與膀胱癌的具體位置、惡性程度、大小以及病理分期等幾大方面有關。
通常,因膀胱癌造成的血尿主要有兩種:
第一:鏡下血尿
患者尿液顔色沒有明顯改變,隻有在進行檢查時,才發現尿液中的紅細胞有所增加。
第二:肉眼血尿
這種血尿可以是全程發作,也可以是間歇性發作,有部分患者還表現為了初始血尿和終末期血尿。
血尿呈現出了紅色、洗肉水顔色,随着惡性良性腫瘤的不斷侵犯、部分癌組織因血運障礙壞死,患者甚至是可以排出血塊、腐爛肉樣的組織。
當然,肉眼可見的血尿也可能因尿路感染、結石所導緻,尤其是年輕人群,腎、輸尿管等泌尿系統的發育異常都是較為常見的原因,還有可能是惡性良性腫瘤。
但對于高齡人群而言,若出現肉眼血尿,就需要當心惡性良性腫瘤,尤其是那些沒有明顯症狀的血尿,需要及時就醫檢查。
若在尿液檢查的時候發現尿中帶血,那麼需要根據醫生的意見,進行積極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