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生患者更認進口?抗癌神藥生死競速,誰還不可替代

在癌症風險面前,人人平等。但在癌症用藥的選擇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立馬就會展現出來。

2021年的國家醫保談判,抗癌神藥PD-1、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仍然是業内關注的焦點。不出意外,國産四巨頭攜8項新增适應症順利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而本次入圍國家醫保談判的三家外資藥企,最終仍然沒有進入。

對于這樣的「失利」結果,不斷有唱衰外資藥企的聲音出現。

事實上,沒進入醫保,并不代表進口PD-1、PD-L1将失去中國市場。相反,由于堅守定價政策,外資藥企可能仍然會過得很「滋潤」。

而中國市場的「卷」,可能真的僅僅是「内卷」。

受制全球定價

2014年,百時美施貴寶的O藥「Opdivo」及默沙東的K藥「Keytruda」兩款傳奇藥物的上市并取得巨大成功,掀起了全球藥企對「抗癌神藥」PD-1的研發熱潮。

于是,T藥、I藥、B藥相繼登台——在此後的三年間,羅氏的T藥 「Tecentriq」、阿斯利康的I藥 「Imfinzi」、輝瑞B藥 「Bavencio」上市,PD-1/PD-L1藥物在全球範圍内的競争格局初步形成。

大類癌症的免疫療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基本被上述五款藥物所壟斷。

O藥成為了首款獲批在中國上市的PD-1藥物,由此開啟了中國癌症治療的全新時代。

中國作為全球癌症發病率第一的國家,國内藥企自然不甘心丢掉本土作戰的優勢。

交戰數年後,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恒瑞醫藥、百濟神州牢牢占據了國産PD-1的第一梯隊,且仍在不斷擴大适應症,目前已覆寫了黑色素瘤、鼻咽癌、小細胞肺癌、肝癌、淋巴瘤等大類惡性良性腫瘤的治療範圍。

本次國家醫保談判,除恒瑞醫藥的卡瑞利珠單抗的兩項鼻咽癌适應症沒能進入醫保外,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的新增的8項适應症均成功進入醫保。目前,納入醫保适應症最多的是百濟神州,共5項。

對于恒瑞新增适應症未能納入醫保,公司方面對媒體表示,2021年3月卡瑞利珠單抗剛剛大幅降價,考慮到成本、新增适應症等因素,兩項鼻咽癌适應症或将在2022年與新獲批的适應症一并再次申報。

截至目前,已有七款國産PD-1/PD-L1藥物獲批上市,因為正大天晴、譽衡藥業的兩款PD-1以及康甯傑瑞的PD-L1獲批上市時間,晚于談判的截止時間,是以錯失了納入醫保時機。

外資藥企已經連續三年未能進入醫保。有業内人士猜測,進口藥企放棄醫保,或許與國内PD-1/PD-L1價格持續下降有關。

有藥企向健康界透露,進口藥物的定價會在全球定價體系下制定,對于浮動的範圍也有一定的規制。

阿斯利康相關人士對健康界的回複是「關于業務方面的資訊,不友善對外公布」。

對本次未能進入醫保目錄的原因,默沙東方面則選擇避而不談。

已有藥企「知難而退」

隻用了三年,國内PD-1就從動辄十幾萬美元的「天價藥」淪為了萬元的「白菜價」。但這片紅海,各巨頭依舊在添加籌碼下注。

根據現有的各藥企研發進展程度判斷,預計未來3年内,将要上市的PD-1藥物數量将超10個。

屆時,國内市場競争激烈程度或将進一步加劇。

自從PD-1被納入醫保後,價格逐年下降。2019年底,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就以降價64%的代價進入醫保。2020年12月,信達推出的救助計劃将患者的自付費用降至3.98萬/兩年。

2020年,百濟神州、恒瑞醫藥、君實生物以平均78%的降價幅度進入醫保,進而将治療年費拉低至5萬左右。

2021年醫保談判并未披露具體價格。據平安證券預測,國産PD-1年度用藥金額或将下探至4萬元左右。

逐年下降的價格趨勢、過于集中的靶點,已經大幅壓縮了市場空間,讓「後來者」幾乎喪失了逆襲的可能。

2021年3月初,百奧泰就宣布了終止PD-1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的研發。對于該舉動,百奧泰的解釋為「市場競争日趨激烈」。

隻用了三年,國内PD-1就從動辄十幾萬美元的「天價藥」淪為了萬元的「白菜價」。

在國内PD-1價格「内卷」下,進口藥企也被迫做出了一些讓步。

在2020年醫保談判後,O藥、K藥已将兩年用藥的價格分别降至16.5萬、14萬。這與此前平均超過50萬的價格相比,已經明顯降低了「姿态」。

進了醫保一定放量嗎

以量換價,成為藥企進入醫保的核心訴求。尤其對于創新型藥企,納入醫保,可以降低銷售環節的各項成本,進而成為其快速回籠資金的重要途徑。

不過,僅就PD-1/PD-L1行業而言,進入醫保并不意味着業績的保障。

2021上半年,恒瑞的卡瑞利珠單抗銷售就出現了環比負增長。

而進口PD-1/PD-L1連續三年沒有進入醫保,也并不意味着就将失去中國市場。

從幾大外資巨頭釋出的财報中可以看出,進口PD-1在中國的銷售情況依然強勁。

中國區處方藥業務已經成為默沙東的第三大市場。2020年,該公司來自中國的收入達35.34億美元,同比增長13%。

默沙東在三季報中指出,美國市場之外的銷售額增長,主要是由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推動的。

目前,默沙東的K藥在中國已有8個适應症獲批,涉及黑色素瘤、肺癌、食管癌、頭頸部惡性良性腫瘤和結直腸癌等5大癌種。

阿斯利康三季度在中國的收入環比有所下降,但在I藥的銷售中,中國等新興市場銷售額卻同比大增80%。

對此,君實生物指出,新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的市場還是屬于增量市場,通過新适應症、聯合用藥政策的探索,适合免疫治療的患者人群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是以藥物的銷售業績也在增長。

「目前中國醫生和患者對進口藥的認可程度仍然較高。至少從表面上,他們會認為進口藥在某些層面上會更優。」某藥企高管對健康界表示,

他認為,相對于國産藥而言,進口藥仍然擁有明顯的品牌優勢。從品牌角度上看,中國生物藥快速發展隻是近幾年的事,而進口藥通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在藥品的品質端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進口PD-1仍不可替代

除了認可度之外,适應症是臨床醫生開立處方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從本次醫保談判的結果來看,國産PD-1新增了4項小細胞肺癌一線、1項肝癌一線适應症。

這是否意味着:國産PD-1可以擁有完全替代進口藥的底氣?

「要實事求是的看待國産藥和進口藥的差别。」有業内人士向健康界表示,國産PD-1新增了多項适應症對進口藥的沖擊效果還有待觀察,不同創新藥都有應用層次的問題,而醫保隻是起到了基礎的保障作用。

就适應症範圍來看,本次談判,默沙東、阿斯利康及百時美施貴寶就有12項适應症通過了 2021年醫保談判初審名單。

據統計,默沙東的K藥已覆寫了17種癌症,超20個适應症。而國産藥适應症獲批最多的恒瑞,也僅僅獲得了8個。

PD-L1領域,在國内獲批上市的阿斯利康、羅氏的六個适應症全部為一線治療,在各階段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中具有絕對的優勢。

「目前已經過了必須要用進口藥的階段。」天風證券首席醫藥研究員楊松對健康界表示,從适應症的角度看,國産藥擴大範圍的速度很快,但因為進口PD-1在資料上的豐富度會更高,患者在用藥的選擇上可能會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進行考量。

楊松強調:「如果有醫保報帳,醫生和患者的使用動力會更強。」

待價而沽

無論從财報的數字還是适應症的範圍來看,進口PD-1即使不進入醫保,也并不發愁馬上就會丢掉中國市場。

通過惡性良性腫瘤專家回報的資訊來看,PD-1可能産生的副作用,是醫生在臨床用藥上最為擔憂的一環。

「在副作用上,差距還比較明顯。」有業内人士向健康界表示,适應症範圍是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最關鍵的。決定PD-1用量的核心因素還是藥物的有效率及患者獲益情況。國産PD-1與進口藥在資料上整體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在副作用上差距還比較明顯。

在不考慮經濟因素的前提下,進口PD-1仍然是醫生推薦的首選。

當手握衆多有利優勢的局面下,待價而沽,或許是外資藥企目前的心态。

「5到10年的差距。」這是前文所提到的藥企高管的判斷,他認為,就PD-1這個領域而言,在生産管理和産品品質上,國産藥與進口藥仍然存在着5到10年的差距。

由此可見,醫生及患者對于進口藥的認可度,可能在五年内不會發生根本性的逆轉。

是以,進口PD-1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内,仍會對沒有經濟壓力的患者産生很大吸引力。

這或許正是外資藥企放棄醫保最根本的底氣。

此外,盡管國産PD-1/PD-L1内卷嚴重,但是仍然遠未到「崩潰」的邊緣。

某PD-1業内人士向健康界透露,國産PD-1成本底線應該在1萬至2萬之間,假設本次醫保談判将平均價拉低至4萬左右,那麼對于成本控制理想的藥企而言,毛利率仍然可以達到70%左右。

「根本原因是中國藥物的研發成本低,即使大幅降價,行業頭部企業仍然存在很大的盈利空間。」上述業内人士說。

國内PD-1的「内卷」之路或許僅僅是中途,目前仍然遠沒有到出清泡沫的最後階段。

君實生物對PD-1的前景充滿信心,其特瑞普利單抗就是全球首個獲批鼻咽癌治療的PD-1單抗藥物。其指出,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特别是創新藥企業,已經加入追趕全球領先的跨國藥企的隊列中,甚至已經在某些疾病領域跟上了發達國家的腳步,這是值得整個中國醫藥行業自豪的事情。

差距雖存,但相信未來3到5年間,會有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創新療法企業進入全球醫藥行業前50強。

醫生患者更認進口?抗癌神藥生死競速,誰還不可替代

來源|健康界

撰文|隔壁老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