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看不起孫立人,認為其“打仗不行”,有什麼事實依據?

孫立人的父親孫熙澤是清末舉人,被派任為山東登州府知府,舉家前往青島居住。清朝末年,由于國土被列強強行租借,當時青島為德國的勢力範圍。

孫立人九歲時,某天在海邊玩耍,發現了一顆極為漂亮的石頭,于是高興地将這顆石頭拿在手裡面玩耍。這時,來了幾個德國小孩,他們看見了孫立人手上的石頭,于是聯手欺負孫立人,搶走了石頭,并且打了孫立人兩記耳光,還辱罵了中國人。這次事件對于孫立人的人生影響極大,他認為“自己的國家一定要強盛,才能夠讓人民都活着有尊嚴”。

蔣介石看不起孫立人,認為其“打仗不行”,有什麼事實依據?

孫立人于1914年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庚子賠款留美預科,接受八年的留美預備訓練,後赴美留學,因其在清華學校已習基礎工程多門,故直入普渡大學三年級土木工程學,1925年學士畢業。期間曾為美國橋梁公司(American Bridge Company)受聘當設計繪圖師。1926年孫立人進入弗吉尼亞軍校,因其已有學士學位,故直入博雅教育系(Liberal Arts)三年級,1927年以文學士畢業,後遊曆歐洲,參觀英、法、德等國軍事。

回國後,得到财政部部長宋子文的賞識,在其建立的财政部稅警總團任第二支隊上校司令兼第四團團長。稅警總團由财政部部長宋子文一手,武器從德國購買,排以上軍官大部分由留美學生擔任。在孫立人的訓練下,其所屬部隊官兵教育水準、以及學科、術科和緝私方式的水準都遠高于一般部隊。

淞滬會戰時,與日軍血戰遭迫擊炮彈攻擊身受十三處創傷,宋子文急忙派弟弟宋子安将孫立人送往香港接受治療。

1941年12月在國民政府急需擴張部隊的要求下,财政部被迫交出緝私總隊半數兵力組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十八師,作為交換條件由财政部系的孫立人晉任少将師長,隸屬于第六十六軍。

蔣介石看不起孫立人,認為其“打仗不行”,有什麼事實依據?

孫立人一生被人稱為“戰神”的兩大戰役分别是:仁安羌大捷和四平之役。

我們先看仁安羌大捷:

1942年2月,中國遠征軍滇緬作戰,孫立人率新三十八師于進駐緬甸曼德勒,兼任衛戍司令,參加曼德勒會戰。4月14日,西線英帝國緬甸軍步兵第一師及裝甲第七旅被日軍包圍于仁安羌,糧盡彈缺,水源斷絕,陷于絕境。孫将軍奉羅卓英之命,派113團星夜馳援,劉放吾團長16日下午四時率部趕到巧克伯當。英緬甸軍司令斯利姆将軍17日親往會晤,指令該團乘汽車至平牆河地區會同安提司準将之戰車,攻擊并消滅平牆河北岸約兩英哩公路兩側之敵。18日淩晨113團會同安提司準将之戰車向日軍發起猛烈攻擊,至午即攻克日軍陣地,殲敵一個大隊,解救了被包圍的英國南方軍區司令哈羅德·亞曆山大上将和威廉·斯利姆中将及七千英軍,并救出被日軍俘虜的美國傳教士、各國新聞記者及婦女五百餘人。

仁安羌大捷是中國遠征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孫立人以一個團不滿一千的兵力,擊退數倍的敵人,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軍,蔣介石頒發四等雲麾勳章表彰孫立人的戰績。美國羅斯福總統亦授予他豐功勳章,英王喬治六世則授予他大英帝國司令勳章。

我們在來看四平之役:

抗戰後國共關系迅速惡化,1946年4月,雙方在東北戰略重鎮吉林四平開始了第一次主力決戰。原先蔣介石曾下令限東北行營4月2日前攻下四平,可是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指揮國軍北上進展遲緩,前後拖延幾近兩月,中間尚有挫敗,蔣介石為此十分焦急,急電孫立人返國指揮新一軍(新三十八師撤出緬甸後,改編為新一軍)。4月18日,在飛機和炮火掩護下,新一軍新三十師由南面,新三十八師由西面和西北面,向四平輪番進攻,持續達3日之久。民主聯軍守城部隊保安第1旅和第7縱隊依托工事頑強抗擊,并組織多次反沖擊,給國民黨軍以重大殺傷,使其進展甚微。民主聯軍雖然挫敗了國民黨軍迂回四平的企圖,但也是以而無機動兵力實施有力的反擊。東北民主聯軍在持續1個多月的防禦作戰中,傷亡8000餘人,為擺脫被動,避免被截斷退路,保持戰鬥力,經請示中央同意決定自四平地區逐次撤退。

然而,對孫立人的仁安羌大捷、四平之役,蔣介石卻不感興趣,曾當面評價孫立人,說他:“訓練部隊很好,不過打仗不行!”

對仁安羌一役,事實上,新三十八師113團參戰官兵約800人,被困仁安羌的有英軍4000餘人、傳教士數人,敵方隻是日軍33師團214聯隊(缺第一大隊)約2800人。這幾千英軍也不是如通常所描述的那樣坐等救援,而是與113團并肩作戰。孫立人在戰後謂此役“擊潰十倍于我之敵人,解救十倍于我之友軍”,自诩為“仁安羌大捷”。其實日軍并未覺得自己戰鬥失敗。國民政府也沒有肯定所謂的“仁安羌大捷”。

對四平之役,當時的國民黨在東北的最高上司是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正是在杜聿明的指揮下,在本溪得手後迅速轉而全力策劃進攻四平。在飛機炮火協同下,國民黨軍隊猛攻,迫使東北民主聯軍實行戰略撤退。杜聿明到東北僅僅半年,就先後侵占了遼西全部及沈陽外圍鐵嶺、撫順、本溪、遼陽、鞍山、海城、營口等重點城市,北沿松花江與東北民主聯軍相對峙。而孫立人不過是恰巧在此役末期,恰到好處走馬上任,順手在四平這個地方摘了個桃子罷了。

蔣介石看不起孫立人,認為其“打仗不行”,有什麼事實依據?

由此可見,蔣介石評價孫立人“打仗不行”,有其事實依據。而蔣之是以在去台之初,起用“打仗不行”的孫立人擔任陸軍總司令,主要是出于政治考量——美國軍政兩界當日對蔣觀感惡劣,而對孫頗有好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