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成武上将一生最驚險的戰鬥,日軍重兵圍困,3千人爬天梯突圍

說起55上将楊成武,那是我軍的著名戰将,他的名字與革命戰争年代的一些傳奇故事不可分割。縱觀楊上将一生的百戰曆程,有一次戰鬥堪稱最為驚險萬狀,這就是抗日戰争中期發生的梯子溝突圍戰鬥。要說楊上将經曆的諸如泸定橋、臘子口戰鬥也是兵臨絕境的卓絕奮鬥,名氣響震革命史,不過這些戰鬥畢竟是硬碰硬的正面對決,手中有力量,就看怎麼發揮。而梯子溝突圍則屬于少數部隊帶領大批非戰鬥人員在敵人重兵圍困中尋找出路,無法正面同敵人硬幹,稍一不慎便全部覆滅,可真是九死一生!

抗日戰争爆發後,楊上将從紅一方面軍紅1師師長轉任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團長,率部随師主力東進山西,參加了腰站、馮家溝、義泉嶺等戰鬥,并相繼收複涞源、廣靈、靈邱、易縣、蔚縣、陽原、渾原等縣城,打出了八路軍的威風。此後,楊成武率獨立團1700餘人随聶帥開辟晉察冀根據地,在日本人控制的北平、太原、保定、張家口、石家莊等核心區域外圍紮根,向敵人展開持久抗戰。其中楊上将被任命為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司令員,轄區主要為平漢路以西的察南、雁北和冀西地區,主要活動區域為易縣以南以南管頭為中心的山區,手中掌握有第1、3、20、25、26、34等主力團和地方武裝。

抗日戰争的1937、38、39這幾年,日軍主要在正面戰場發力,企圖逼降重慶國民政府,對敵後抗日根據地比較輕視,這一段也是八路軍、新四軍迅速發展壯大的時期。進入1940年後,日軍對敵後根據地加強了“掃蕩”和“蠶食”,卻引來八路軍發動的“百團大戰”,被打得手忙腳亂,不得不重新審視以華北為重心的後方“治安”。于是,1941年後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日軍對華北敵後根據地發動所謂“治安強化”行動,“掃蕩”更加頻繁密集,并且玩了很多花樣,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一齊下手,使敵後根據地遇到了空前困難。

1941年7月,岡村甯次就任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他繼續執行了前任司令官多田駿制定的“肅正作戰”計劃,經過周密準備,出動華北方面軍和蒙疆軍7萬餘日僞軍,對晉察冀根據地北嶽區為中心進行多縱隊、多梯次加遠端迂回的“鐵壁合圍”式作戰,企圖一舉消滅八路軍首腦機關和主力部隊。這次作戰又稱“百萬大戰”,專為報複“百團大戰”而來,用楊上将的話講,其“規模之大,兵力之多,來勢之猛,是前所未有的。”

楊成武上将一生最驚險的戰鬥,日軍重兵圍困,3千人爬天梯突圍

因為軍力、情報、後勤、機動性等全方位落後,八路軍無法從正面打退敵人,隻能采取避戰政策,且戰且走,掩護後方機關和群衆轉移,以儲存有生力量,當時叫做“跑反”,在這一過程中損失很大。其中路西一分區是敵人掃蕩的重點,為保衛同樣面臨險境的聶帥上司的軍區主力機關,楊上将派出手下最能打的第1團(就是鼎鼎大名的“紅一團”,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55軍163師487團,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殲敵最多的步兵團)前往軍區執行任務,并指揮其他幾個主力團及地方武裝側擊襲擾敵人,掩護群衆向山區轉移。楊上将也率領分區機關,在3個連精幹兵力護衛下,不顧疲勞,頻繁轉移,和敵人兜圈子。

從8月中旬到9月上旬,經過艱苦轉戰并付出較大代價後,晉察冀根據地首腦機關和主力部隊躲過了日軍的第一期“肅正作戰”,打破了敵人一戰成功的妄想。日軍遂轉入第二期作戰,将主力撤回各戰略點和交通幹線,從外圍加強封鎖,并支援部分兵力繼續在我根據地内進行奔襲和搜尋、進剿,以捕捉我有生力量,摧毀我根據地。在這一期間,楊上将率領的分區機關遭遇了重大驚險。

在以往反“掃蕩”的時候,日軍對狼牙山區并不太重視,其小股兵力也不敢深入山區,是以根據地軍民除轉移到外線的人員外,多數人會鑽到狼牙山中躲避,往往能化險為夷。時間長了,這就形成了思維定式。然而此次日軍改變了政策,在大規模“掃蕩”過後,又集中7千餘兵力,以第110師團第133旅團(代号乙兵團)為基幹部隊,在漢奸僞軍引路下,突然向狼牙山區奔襲合圍。當時狼牙山區除在此養病的第1團團長邱蔚所指揮的少數兵力外,其他都是地方機關和群衆,有三四萬人,基本不具戰鬥力,情況非常危急!

9月24日,楊上将率領分區機關轉移到距離狼牙山有兩日路程的張家莊,在接到内線的敵情報告後,非常焦急。他立即打電話給邱蔚,授予其統一指揮權,組織部隊利用山區複雜地形拖住敵人,堅決掩護群衆突圍。同時指令在外圍活動的第3團、20團以全部兵力向敵人發動進攻,打出主力的聲勢,争取吸引敵部分兵力回援,為狼牙山突圍創造條件。

楊成武上将一生最驚險的戰鬥,日軍重兵圍困,3千人爬天梯突圍

這一戰可謂驚心動魄,在一分區部隊的密切協作下,日軍果然中計,回兵作戰,給狼牙山區敞開了一道口子。楊上将得到内線情報後,當即指令邱蔚妥善部署,一面用疑兵吸引敵人,一面帶領群衆乘夜色掩護從狼牙山區突圍。經過一番曲折後,幾萬群衆終于成功跳出了敵人的合圍。在此期間也打出了英雄壯舉,第1團7連6班5名戰士為掩護群衆轉移,吸引敵人上了棋盤坨高峰絕壁,在打光子彈後縱身跳下懸崖。這就是為後世所敬仰的“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的群衆脫險後,楊上将繼續帶領分區機關和少數兵力共700多人,于9月底開始轉移。因為敵人在四面遊動進逼,不走不行。在商量具體方向時,有人提出,敵人向狼牙山過來,我們幹脆就迎着從敵人空隙中鑽過去,跳到狼牙山以北。也有人建議,往西南去花塔山,那裡很偏僻,遠離大道,山勢陡峭,離三分區也近,平時沒有敵情。時間緊迫,考慮到向北走有100多裡路,大家太疲勞了,遂決定往西南向花塔山轉移。不料,這一下竟然跳進了日軍的包圍圈。

隊伍走了一夜,拂曉時分上了花塔山,才發現周圍有很多日軍帳篷,此處前所未有地出現了大量敵人!還有出人意料的,山上另彙集了冀中軍區後勤部、軍區白求恩衛生學校及跑反的群衆,和楊上将的隊伍加一起足有3000餘人。這也就說明了敵人包圍的嚴重性,往前是無路可走了,要不那些非戰鬥人員和群衆是不會退上花塔山的。眼下楊上将帶領的3個連是唯一的武裝力量,他是最高首長,成為了所有人的主心骨。

好個楊上将,臨危不亂,依靠地圖及内線提供情報,發現花塔山以北的石家莊子村東側有一條梯子溝險路,那裡尚未發現敵情。梯子溝位于現在河北省順平縣龍潭湖風景區北部,是一條綿延十餘裡的山溝,地形險要,步步高升,宛如天梯。楊上将非常沉着,在山上觀察敵情,敵不動我亦不動,尋其破綻。當中午時分兩路日軍向石家莊子村掃蕩過去後,楊上将抓住機會,令2個連搶占梯子溝口南北兩側,阻擊向這邊搜尋的敵人,自己率領1個連在前方開路,大隊人馬頑強進入梯子溝突圍。這一路地形絕險,全體人員頑強攀爬,特别是白求恩衛生學校人員多是年紀很輕的女同志,身單力薄,背着書包、糧食,還幫着背運傷員,相比男同志要付出更多的艱苦。

楊成武上将一生最驚險的戰鬥,日軍重兵圍困,3千人爬天梯突圍

日軍發現有一支隊伍進了梯子溝後,立即撲了上來,負責斷後的2個連隊在分區參謀長黃壽發指揮下堅決阻擊敵人。楊上将不顧危險在前頭帶隊,克服饑餓疲憊,終于引導大家爬出了梯子溝。斷後的2個連隊打得異常艱苦,犧牲偵察連代連長胡尚義等20餘人,負傷20餘人,完成了掩護任務,在黃壽發帶領下也撤了出來。日軍作戰方式比較機械,追到溝口後,并未進入,而是繼續執行原任務去了。

雖然暫時擺脫了危險,但大家都是又累又餓,很多人走不動了。此時楊上将敏銳判斷,敵人并未遠去,而是有計劃地來回奔襲合圍,必須堅持急行軍,跳到北面的山區去,把敵人甩掉。可是随隊的一些機關不是一分區的,便不想跟着楊上将等走了,有的自行離開,有的走不動了,要找個地方休息一下。楊上将無奈,隻好囑咐他們不要停留,快點走,然後自己帶領本部繼續轉移。他們連夜行軍,趕了上百裡路,跳到狼牙山以北的九蓮山,總算擺脫了敵人。可是不久,傳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白求恩衛生學校的200餘師生沒有跟着大隊走,而是在政委率領下往東南方向找了個地方休息。不料又有一股日軍迂回堵截上來,架上機槍向學校師生猛烈掃射。學校師生沒有多少武器,又大部分是女同志,無力反抗,景象非常慘烈。最後除50餘人突圍外,其餘全部壯烈犧牲。等到民兵前往現場收容時,隻見山谷内屍堆枕藉,烈士遺體均遭敵人殘害,血流滿溝,真是慘不忍睹,在場的人全都哭了。楊上将晚年在回憶錄中也對此事濃于筆墨,“痛心”“沉痛”“内疚”之言不絕于耳。然而即使回頭來看,如果白求恩衛生學校人員實在走不動了,楊上将他們帶不走人,也是不敢停留的,又能奈何?

這就是戰争,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兇惡敵人,全民族抗戰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作者微信公衆号:沈聽雪的曆史文集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