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土地革命時期紅軍中央蘇區反“圍剿”戰鬥,打得最精彩一役,那自然是第一次反“圍剿”,是役活捉前線總指揮、第十八師師長張輝瓒中将,有詩為證“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瓒。“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張輝瓒,1885年生,湖南長沙人,字石侯。湖南講武堂和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曾赴德國考察軍事,參加北伐,任師長、副軍長、代軍長。後該部縮編為第18師,張輝瓒任副師長,入贛兼任南昌衛戍司令、陸軍第18師中将師長。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1930年11月,中原大戰結束之後,任命張輝瓒中路右縱前線總指揮,率第18、50師從江西吉安、福建建甯一帶,由北向南,“分兵合擊”,第一次大規模地圍攻中央革命根據地,企圖一舉消滅紅軍,志得意滿意的張輝瓒野心勃勃,揚言要立頭功,于是,率部氣勢洶洶向根據地中心區域進攻,一舉進占富田、東固、龍岡、源頭一帶。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面對強大的敵人,紅一方面軍總前委通過對敵情的分析,決定退出吉安城,向東固和甯都的黃陂、小布一帶進軍,按“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把敵人引入到贛西南蘇區的崇山峻嶺之中,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為監視進攻蘇區的張輝瓒部隊,及時了解動态,紅軍發動群衆加強戒嚴,在交通要道設立了瞭望哨,組織偵察隊,還把油鹽柴米都埋藏起來,斷絕敵人的糧食。敵軍每到一處,找不到吃的,也沒人帶路,使他們成為“瞎子”。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這一天清晨,張輝瓒率主力從龍岡以東,小别山以西撲來,龍岡,位于永豐縣南端,地形十分險要,極有利于紅軍的隐蔽和伏擊。此時,遮天蓋地的大霧籠罩大地,使張輝瓒分不清龍岡的深淺,辨不明紅軍的虛實。他萬萬也沒想到,他的大軍踏進小别村的小石橋後,就鑽進了紅軍設下的大口袋,大夢初醒的他,知道紅軍主力已雲集龍岡,四周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陷入重圍的他下令突圍,以且戰且退的方式向萬功山方向逃跑,然而紅軍豈能讓到手的獵物跑掉。窮追猛打,越戰越勇,很快追上并搗毀了十八師師部,敵人潰不成軍,張輝瓒聽到紅軍吹響全面攻擊信号,吓得魂不附體,深知陷入重圍,難以自拔,眼見已無力回天,便急忙扔掉身上的中将呢子軍服,換上了一件士兵上衣,穿着來不及脫下的将軍服褲子,隻身向萬功山山頂爬去。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這時的張輝瓒才發現,自己的軍隊已經基本消滅,四面八方都是紅軍,趕緊逃命要緊,于是慌不擇路地鑽進一棵大楓樹下的土坑,将邊上的茅草使勁往身上蓋,這時搜山的戰士來到了這棵大楓樹下,見土坑邊的茅草被人剛剛扒拉過,有個戰士撥開茅草,突然驚叫起來:“土坑裡面有人。”其他戰士趕緊過來,便上前用槍一挑,藏在裡面的人露了出來。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幾支步槍對準坑口,厲聲喝道:“快出來,舉手投降!”問他是什麼人,張輝瓒謊稱“我是書記官”,戰士們不知道“書記官”是什麼職務,見他上身穿一件士兵衣服,下身穿一件黃嘩叽長官褲,凍得四肢哆嗦,斷定是一名來不及化妝的國軍長官。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為了搞清他的身份,戰士們叫來了剛抓的俘虜确認,張一見吓得臉色發白,本來天氣就冷,全身哆嗦得更加厲害。戰士們一下子明白了,這人就是張輝瓒!戰士們把他捆綁起來,押往龍岡街。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此役,張輝瓒的9000餘人全部為紅軍消滅或俘虜,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反“圍剿”取得空前勝利,被紅軍活捉的張輝瓒部這些俘虜,紅軍優待政策,根據自願的原則,經過登記,有的發給路費和路條,讓他們回家從事生産,但有一些主動要求加入紅軍隊伍。這批加入紅軍隊伍的俘虜,其中有三個人成就最大,他們加入紅軍隊伍後,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華和抱負,緊跟革命隊伍南征北戰,功勳卓著,立下赫赫戰功,取得了巨大成就,那便是建國後成為開國中将的劉金軒、王诤,還有開國少将李治。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劉金軒,原名劉發宏,出生于湖南祁陽文明鋪鎮絲塘沖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出生14個月後,母親就不幸病故了,父親為了維持生活,經常外出打工,根本沒時間照料劉金軒,小時候的劉金軒就靠着下河摸魚撈蝦,上山砍柴割草,捉泥鳅、掏野鴨蛋賺點零錢補貼家用,可謂嘗盡人間心酸冷暖,村裡人都說,這孩子有“餓不死”的主意。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後來,北伐軍入湘在祁陽招兵,迫于生計的劉金軒報名參了軍,因作戰勇敢,提拔為班長,後任十八師副連長,他跟随張輝瓒對紅軍進行圍剿,在激烈的戰鬥中被紅軍包圍,全軍覆沒,劉金軒也成為了紅軍的俘虜,他自願要求參加紅軍。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至此劉金軒用了7年的時間,從一名普通窮苦百姓變成一名國軍副連長,再到成為一名優秀的紅軍戰士,他的命運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在随後的曆次反“圍剿”作戰中,劉金軒沒有讓大家失望,他作戰勇敢,沖鋒陷陣,奮勇殺敵,出生入死,骁勇頑強,多次負傷,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和大家的好評,不久光榮地入了黨,随後立下戰功,逐漸提拔,先後擔任了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參加長征後到三大主力會師時,他已經成長為師參謀長。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抗日戰争期間,劉金軒先後擔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教導團訓練科科長,第三八五旅教導隊隊長,團參謀長、團長、軍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再,率部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榆遼戰役、南關戰鬥,多次粉碎了日軍的瘋狂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的進攻。他堅持抗日遊擊戰争,為創造和鞏固晉東南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解放戰争時期擔任旅長、軍區司令員、軍長等職務,建國後任鐵道兵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和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王诤原名吳人鑒,1909年7月3日出生于江蘇省武進縣一個普通農家。17歲那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蘇州工業專科學校,接着,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通訊學科,畢業後參加北伐軍第二軍四師,後擔任18師部電台台長兼報務主任。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在第一次反“圍剿”的龍岡戰鬥中,王诤是跟着師部,那天清晨,龍岡戰鬥打響後,張輝瓒還在蒙頭睡大覺,聽到激烈槍聲醒來後,他傲慢地說:“這不過是一些梭标兵,國軍武器精良,要戰勝紅軍易如反掌。”敵軍憑借新式武器阻止紅軍向龍岡方向攻擊。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沒有想到的是紅軍很快從兩翼包圍過來,壓住了敵軍的進攻,緊接着第二梯隊從左側後方奔襲,發起全面進攻,士兵吓得亂跑,陣線大亂,在村裡的師部被紅軍搗毀,接着繳獲了敵人從武漢派駐18師的一部英國15瓦無線電台和16名電務人員,電台報務員王诤舉手投降,并表示願意當紅軍。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王诤參加紅軍後,他用一部英國制造的軍用電台、兩小箱電訊器材和資料。那部電台是靠腳踩發動機轉輪來充電,人稱半部電台起家,他對電訊業務的鑽研精神,成為紅軍的千裡眼和順風耳,後被贊譽為我國通信事業的開山鼻祖”,1955年授予中将軍銜。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同王诤一起在師部被俘的還有一個醫生,他名叫李治,1899年出生于江西永新一個小木材商家庭。他升入中學的時候,家鄉興起了一場霍亂,當時很多人因為沒有醫治好或者是缺乏藥物,最終失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李治正好目睹了這一切,也就在那時他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成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在他28歲的時候,在南昌開了一家自己的小診所,沒有想到被張輝瓒的部隊看中,陰差陽錯成了這支部隊的軍醫,任命為18師上尉軍醫。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兵敗後李治也是以被俘虜了,作為一名醫生,李治心中的念想就是治病救人,于是來到紅軍陣營後,李治沒有反抗,并開始專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加入紅軍就立下大功,在第一次反圍剿中我軍有1000多名戰士受傷。短短時間,李治在中央蘇區被尊為紅軍醫界“四大金剛”之一。他積極籌辦紅軍第一所衛生學校,親任校長兼教員,為培養紅軍醫務人員孜孜不倦地工作,培養出了一大批紅軍的醫療骨幹。

紅軍活捉張輝瓒,他手下3名俘虜要求參軍,後2人授中将1人少将

紅軍長征時,雖然很艱苦,醫院裝置簡陋,藥品奇缺,李治憑借自己高超的醫技,負責救治傷員,為紅軍一些高層上司人做手術,從此名聲大震。後調入幹部休養所,擔任醫務所主任。 抗日戰争時期,任八路軍衛生學校校長,随紅軍總部衛生部開赴抗日前線。後調任陝甘甯邊區衛生處處長。為改變邊區衛生面貌,還經常派醫療隊下鄉給群衆看病治療。他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邊區政府高度贊揚和獎勵。解放戰争時期任西北野戰軍衛生部長。由于他積極籌劃搶救、轉運、治療三個階段的工作,保障了傷員的及時治療,受到第一野戰軍後勤部的表彰。1955年授予少将軍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