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耳朵開啟閱讀之旅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鼎文并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12月28日 08 版)

用耳朵開啟閱讀之旅

12月25日,《阿加莎經典作品集》有聲劇主創見面會在北京更讀書社舉辦。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一直是懸疑小說愛好者紀池的心頭好。擺在他家書架上的《無人生還》《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等阿加莎經典作品已經不知被他翻過多少遍,而根據這些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他也一部不落地都看過。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紀池正坐在更讀書社裡等待着一場見面會的開始。對于那些紀池即将見到的人,相比起他們的樣貌,他更加熟悉他們的聲音。他們用聲音演繹了阿加莎作品中的經典人物,再現了那些動人心魄的著名情節,讓讀者用耳朵再一次讀懂阿加莎。

做有聲劇就是做“用來聽的電影”

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吳紅涓的履曆中,可以看到不少耳熟能詳的電影名字。《集結号》《無極》《海上鋼琴師》《入殓師》等,這些電影的導演、譯制或其他工作吳紅涓都曾參與過。于她而言,導演《阿加莎經典作品集》有聲劇是一次新鮮的嘗試。沒有了視覺的加入,該如何讓聽衆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作品中的每一個細節、讓故事中性格迥異的人物立于聽衆眼前,是吳紅涓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她認為,雖然電影與有聲劇是兩種不同的創作形式,但從本質上來講都是對文字内容的轉化。是以,吳紅涓決定将《阿加莎經典作品集》有聲劇作為一系列電影進行打造,“我們不是将這8本阿加莎的書簡單地讀出來,而是做了8部‘用來聽的電影’。在我們的團隊中,無論是演職人員,還是錄音師,全部都是參與過電影制作的,在角色的處理、節奏的把握和聲音的混錄上,希望可以給聽衆帶來一種聽覺盛宴般的感受。”

想要将作品中的精髓與内涵更好地呈現出來,少不了對作品、作者等要素的揣摩與研究。吳紅涓在很小的時候就讀過阿加莎的作品,電影學院上學時,根據阿加莎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更是她必須要去研究的一種類型片。在她看來,阿加莎的作品最吸引人的不僅是其中的絕妙詭計和驚悚懸疑元素,而是作品對人性的準确表達和細緻刻畫。這份女性作家獨有的細膩和犀利,同樣也是吳紅涓希望在這個有聲系列作品中側重展現的内容。

吳紅涓曾于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的國際部任導演,參與過數百部譯制片的制作工作,對西方文化、文學和電影都十分熟悉。她認為,西方文學作為非本土文學,在将其轉化為電影或有聲劇時要本着一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不要改造,增進了解。”

“意思就是我們希望能讓中國的聽衆或者是觀衆,通過收聽或觀看文藝作品,更好地了解、了解跟我們處在不一樣的國度、不一樣的時代,擁有跟我們不一樣的膚色和文化傳統的人們的生活狀态和他們的所思所想。這也是我們希望給聽衆和觀衆帶來的一種體驗。如今,很多人會說要把譯制作品生活化,但無論怎樣生活化,都不能把它完全做成我們自己的文學影視的表達,它們畢竟還是西方的産物。”

用聲音為角色“亮相”

在阿加莎塑造的大量文學人物形象中,最為人所熟知的無疑是那位疾惡如仇、性格粗放、屢破奇案的大偵探波洛。在《阿加莎經典作品集》有聲劇中,這一角色則由話劇演員、配音演員王肖兵進行诠釋。“我很喜歡這個角色。他有時候表現得比較招人恨,有點可憎,但同時他确實又是一個很正直的人,他的内心是暖的,他說他生下來就是來鏟除罪惡的,是以他在破案的時候毫不留情,所有罪犯看到他之後都覺得非常害怕。”

為了讓聽衆充分感受到一個他們“看不見”的人的魅力,王肖兵花了大量的心思。他首先去讀了阿加莎·克裡斯蒂的自傳,琢磨阿加莎創造波洛這一人物的意圖以及對他的評價。他有何缺點?又有何可愛之處?接着,更重要的,便是詳細、徹底地精讀原著。通過書中對于角色語言、動作、心理等的描寫,掌握人物的整體形象,最後通過聲音将其變得有血有肉。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頗有難度。

“書中把人物的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來了,是以要把握好這樣一個人物形象,讓他的表現更豐滿,就要把整本書看透,抓住書裡的細節,在書中這段戲裡他表現出的是怎樣的反應和情緒。比如在他破案過程中,對不同人的問詢方式是不一樣的,平時,他是非常溫暖的,對孩子說話會輕聲細語,但是在破案的時候他是讓人害怕的,如果把對方當成罪犯,他就是非常嚴肅的,甚至是尖酸刻薄的,關鍵就是要把這些分别表現好。”王肖兵說。

曾在“98版”《水浒傳》中飾演林沖一角的演員周野芒也參與了《阿加莎經典作品集》有聲劇的制作,他同樣強調熟讀原著的重要性。他認為,通過熟讀原著,除了可以達到了解故事梗概的基本目的外,還可以幫助演員從表演技術和心理上作準備。“在這個故事裡我的語氣、語調應該是怎樣的,我應該用什麼樣的節奏去帶動觀衆,這些在每一部小說裡都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是懸疑小說,但(阿加莎·克裡斯蒂)有些小說是帶着一種悲觀的情緒,比方說《無人生還》。有些是帶着一種慷慨激昂的、宣揚正義的情緒,有些則是浪漫的。”

周野芒除了出演角色,還承擔着《阿加莎經典作品集》8本書所有旁白的錄制工作。他說讀旁白不是簡單地照本宣科,而是要做到承前啟後。不僅僅要對故事進行一般性的交代,同時還要幫助聽衆順利、快速地進入小說所描寫的場景和人物關系中,充分感受小說中的所有元素。“我在其中是個朗讀者。小說的描述非常細膩,我需要把小說中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讀給觀衆聽,把這些内容交代清楚對于之後角色的出現會産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周野芒說,如今很多人都過着快節奏的生活,大家很忙碌,也變得有些急躁,很少有人願意坐下來安安靜靜地讀一些東西,而有聲劇就像給了人們一個“閱讀拐杖”,幫助、鼓勵人們多“讀”書。“一個人的思想應該是不斷在豐富的,人的成長除了身體上的成長,還應該有思想和認識上的成長,而這些成長就可以通過閱讀來實作。”

2021年12月28日 08 版

繼續閱讀